集採品種被清場,代理商還能做大做強嗎?
在競爭日益激烈、利潤日益微薄的行業大環境下,小代理商如何做大,大代理商如何做強,成為當下不同層次代理商關心的問題。
小代理商如何做大
所謂的“小”只是一個暫時和相對的概念,很多大經銷商都是由小做大的。小代理商變成大經銷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適合的產品。大品牌、大品種是稀缺資源,基本上在研發階段,上市前就已經被大經銷商瓜分完畢。況且大品牌對經銷商的要求比較高,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元的保證金,三五億元的年銷售額指標,都是大代理商進入這個“圈子”的條件,資金實力一般的經銷商還需三思。
代理商選擇品種講究門當戶對。目前,除了品牌廠家和新特藥,很多中小廠家每年都會調整產品銷售思路。有的從流通調整到OTC,有的從臨床調整到DTP,無論如何調整,廠家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即新的醫藥細分市場銷售網路搭建和拓展。有實力的往往自建團隊,更多的廠家招聘職業經理人,以招商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有想法、有野心、有潛力的廠家和產品,就能讓代理商踏上成長的快車道。
2.充實銷售網路。不栽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沒有金剛鑽,更攬不來瓷器活。梧桐樹就好比終端網路建設。手裡掌握的終端越多,話語權就越強。終端活躍度越高,客情關係越好,終端就更能下貨,你的“梧桐樹”就越茂盛,很多金鳳凰都會擠著來。
在臨床市場,只做三五家醫院和做三五百家醫院的代理商無法相提並論。所謂的代理商“大佬”無非平臺大一些,醫院多一些,客情好一些,運營能力強一些,開發上量快一些,下貨就會多一些。就廠家而言,省代和終端招商的政策是不同的,代理商想要拿到更好的政策,取得廠家更多的支援,打鐵還需自身硬。終端網路的大小強弱決定了品種的好壞優劣。
臨床有這樣一個銷量公式,醫院數×科室數×醫生數×有效處方數=代理商銷量,而這些工作的承接由代理商團隊醫藥代表的數量和能力水平決定。OTC零售市場也一樣,網點越多,質量越高,銷量就會越大。
大經銷商如何做強
很多醫藥行業的代理商看上去體量很大,但不一定很強。有些醫藥公司年銷售額三五十億元,但淨利潤並沒有多少,只是”搬運工“,這就是典型的“大而不強”。衡量“強”的標準是什麼?是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高才能稱為“強”。大代理商做強,就是要想辦法提高盈利能力,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入手:
1.調整品種結構,向產品要效益。調整代理產品結構,向產品要利潤。很多代理商沒有利潤,深入分析原因,要麼是配送商,要麼是搬運工,不是做藥品營銷,而是做藥品物流。同樣10億元的銷售體量,同樣賣給央企,如果按臨床終端推廣公司來估值可能值10億元,但若按終端配送公司來估值可能只有三五千萬元。差距就在這裡,一個強,一個不強。
產品結構調整後,利用配送搭建的網路,針對高毛利品種做推廣工作,和理念相同的廠家合作。在廠家提供質量穩定、區域保護,並且有推廣利潤和價值的優勢品種的前提下,建立推廣團隊,做好推廣工作。這時,品牌廠家的二線品種和非品牌廠家的主打優勢品種成為綜合考慮、優先選擇的物件。
2.加強運營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很多代理商每天忙著進貨、送貨、要賬、回款,看上去很忙,但只是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性工作、機械性勞作,很少有時間思考,如何從管理上要效益。這裡講的運營管理主要體現在對終端網點的梳理和管理、對倉儲團隊的管理,以及對廠家的逆向管理。
大經銷商終端網點多、事業部多、經營產品多,代理商出身的老闆往往喜歡親力親為。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就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管理漏洞,重複機械性舒適區的業務好管理,深度、創新的管理沒精力。
比如連鎖藥店,如果只有三五家門店,老闆從商品採購到店面運營,再到動銷活動、消費者宣教、店員管理等問題面面俱到,問題不大。一旦連鎖門店達到三五十家,就要聘請採購老總、運營老總、財務老總負責部門管理。做到三五百家門店,就要引進財務、銷售、商品等各種管理軟體和體系,藉助資料化和自動化協助管理。
3.加強人員培訓,向團隊要效益。辦事靠的是人,人的素質和水平決定了事情做得怎麼樣。很多大經銷商忙於日常事務,既不注重自身的提升,也不注重手下銷售人員水平的提高,因此很多經銷商很迷惑:“我整天很忙,但為什麼業績沒有提升呢?”問題就出在人的身上。培訓就是解決業務人員素質和技能的必由路徑,透過培訓,培養一種共同的價值觀,讓一線員工掌握做事的方法和技能,員工水準提高了,業績能不提升嗎?
很多中小企業談業務喜歡壓價格,甚至有的企業三百、五百元地壓縮培訓費用。但是一線大企業價格談判基本不耗精力,一兩句就能約定,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培訓內容和目的的溝通,很多細節性問題都在討論之列。由此可見,越是注重培訓的代理商,業績做得越好。業績做得越好的代理商,越是注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