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老廠區外的新事業

  盛夏的濟鋼創智谷孵化基地裡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在對這座老建築進行裝修,85年出生的呂厚鵬是這裡一家企業的創始人,一路之隔的濟鋼集團老廠區,是他曾工作了9年的地方。

  呂厚鵬:我父親在濟鋼工作了一輩子,我對濟鋼從小就耳濡目染……

  子從父業,2008年大學一畢業,呂厚鵬就進了濟鋼能源環保設計部,9年間,從一名普通工程師一路成長為業務骨幹。但隨著鋼鐵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嚴重,跌到“白菜價”的窘境讓整個行業都面臨轉型陣痛。呂厚鵬的一些同事們為了補貼家用開起了網約車。

  2017年7月8日,出完了最後一爐鐵水的濟鋼集團鋼鐵生產線全線關停,新舊動能轉換的勢在必行與兩萬名職工的出路都擺在檯面上。那時,呂厚鵬的妻子懷著的雙胞胎馬上就要出生,原本可以繼續留下的他決定出去闖一闖。

  呂厚鵬:我離開的時候和我媳婦探討,如果我做得不好,我媳婦養著我。如果我做得好,我們全家改變一種生活方式。

  拿著濟鋼20多萬元的補償款,憑藉多年積累的專業技能,呂厚鵬組建了一家節能環保服務公司,而公司的落腳地就在老廠區對面的濟鋼轉型發展十大專案之一――創智谷產業孵化基地。

  呂厚鵬:創智谷是個創業平臺,經常會提供一些創業指導,比如現行的關於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包括人才引進政策的解讀等,他們做的相關的創業配套的工作其實也是比較完善。

  現在,濟鋼創智谷裡已經有60多家企業,入駐企業年產值約3億元。藉助在濟鋼積累的技能和平臺的支援,短短3年間,呂厚鵬的團隊就在節能環保領域嶄露頭角,國家電網等行業一流公司相繼拋來橄欖枝,公司年產值也已經過千萬。在外奮力打拼的他對濟鋼的歸屬感更深了。

  呂厚鵬:我個人覺得濟鋼轉型後發展會更好,因為過去受限於人員眾多、裝置陳舊、環保壓力……我覺得對它來說是個很好的釋放。

  在濟鋼創智谷大樓正對面,有一塊約10米長的鋼板,上面刻著10個鮮紅的大字――“續燃一團火,再造新濟鋼”。當年的老同事們已經各奔東西,呂厚鵬還是常常在微信群裡碰到他們,偶爾一起吃飯聊天。滾燙的鐵水成為一種記憶,轉型陣痛中的努力拼搏卻一直在路上,迎接新生的喜悅與希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78 字。

轉載請註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老廠區外的新事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