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啤酒業“關廠潮”仍在持續 高階之爭愈演愈烈:未來誰執牛耳?

由 展東明 釋出於 財經

能否長期提升盈利能力?

近日,據媒體報道稱,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潤啤酒”)未來平均每年要關廠3家,公司將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明確本年度關廠計劃。

去年9月20日,青島啤酒也表示,接下來計劃透過3-5年關閉整合10家工廠。實際上,自2015年起,嘉士伯、華潤啤酒、重慶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巨頭就先後開始關閉工廠。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時間財經,國內啤酒廠從2015年開始陸續關停,到現在還沒結束,部分原因是涉及到溝通問題,很難一步到位。此次華潤啤酒關廠主要是因為一些工廠太老,需要進行產能最佳化。此前做中低端產品時,生產基地和市場靠得很近,可以降低成本。但隨著整個啤酒行業中高階消費紅利的到來,生產基地跟市場離得遠一點也沒問題。因此,酒廠的佈局與之前必然有所區別,需要作出調整。

朱丹蓬還表示,不論關廠併購、還是研發,國內啤酒市場唯一的主題就是高階化。但要如何實現高階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紛紛關廠

國內較大的啤酒公司中,重慶啤酒是最早開始關廠的內地酒企。2013年重慶啤酒被嘉士伯收購後,於2015年關閉5家工廠,2016年至2018年每年關閉1家工廠,基本實現了關廠當年承擔大額一次性資產減值損失,並於次年享受到關廠帶來的降費提效紅利。

華潤啤酒緊跟重慶啤酒節奏,是關廠最多的啤酒企業。2017年華潤啤酒關廠7家, 2018年迎來關廠高峰,共關廠13家,計提一次性減值損失20.4億元、員工安置費用4.83億元。2019年,公司再度關閉7家工廠。

青島啤酒2018年關掉2家工廠,2019年關掉2家工廠,此外還計劃5年關閉10家工廠,目前已經關閉4家,按計劃未來3年每年還會關閉2家工廠。

此外,百威亞太在2016年至2017年關停了8家工廠,嘉士伯在2017年一年內就關閉並處理了17家工廠,珠江啤酒也於2017年3月關閉生產低端瓶裝啤酒的汕頭工廠,2017年以來燕京啤酒也頻發公告宣佈關停部分工廠。

規模效應是很多行業排名前列公司的追求,但啤酒行業巨頭紛紛關廠,顯然已無心規模之爭。由於人口結構老齡化導致的啤酒消費群體基數呈現下降趨勢,啤酒行業2013年行業產量達到最高點5062萬噸後開始逐年下滑。

行業經歷過產能擴張期、和併購整合期之後,競爭格局已定,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行業前十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已達85%,前三的市場佔有率為70%。

2018年,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的銷量佔有率分別為29.6%、21.1%、20%,華潤啤酒雖在銷量上處於首位,但據瞭解,當前主要品牌為華潤雪花啤酒,價格在5元以下,銷量佔公司啤酒總銷量約為90%。

華潤啤酒執行長侯孝海曾公開表示,華潤啤酒已經是最大塊頭了,但不是最強的。國內啤酒競爭已經進入決戰階段。華潤啤酒從大到強,決戰就需要在高階啤酒方面打敗百威。

侯孝海曾還曾提出,到2020年利潤較2017年翻番,即利潤每年要有30%以上的增速。青島啤酒也在2019年7月提出五年後“再造一個青島啤酒”的目標。

高階化之戰

與無心規模增長相反的是,高階化給啤酒巨頭仍留有空間一搏。2018年中國人均啤酒消費金額為46元每人每年,與可比國家巴西(200元每人每年)、韓國(547元每人每年)等相比,仍有5-10倍的空間。

2019年國內啤酒高階化率為16%,百威高階產品佔比最高為28%,嘉士伯高階產品佔比也在25%以上,重慶啤酒、青島啤酒則是國產品牌中高階化率較高的代表,分別為23%和22%。華潤雪花由於總量大,低端產品數量較多,故高階產品佔比最低。

此外,華潤啤酒對於高階產品的佈局時間也晚了一步。青島啤酒自2010年佈局高階產品矩陣,推出奧古特和逸品純生布局高階產品線,目前奧古特已在高階啤酒市場中形成了較好的口碑,隨後推出的鴻運當頭、經典1903、全麥白啤、皮爾森等也均有較好的反響。華潤啤酒2013年推出臉譜系列,再次發力已是5年之後的SuperX、匠心營造和馬爾斯綠等。

2019年4月,華潤啤酒完成對喜力的股份交割,是其高階化的最大手筆。侯孝海曾表示,喜力中國對華潤啤酒2019年的業績貢獻並沒有那麼大,銷量也沒有較大增長。但喜力有全球高檔品牌運作的經驗,擁有全球的資源和平臺,對進一步做大高階酒將作出一定貢獻。

對此,朱丹蓬表示,華潤啤酒的高階化確實慢一點,其收購喜力目前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做高階並不容易,沒有五年根本看不出喜力的品牌效益。

產品結構上,青島啤酒高階產品的價格跨度較大,從6-8元到20元以上均有產品佈局。而華潤啤酒價格帶集中在8-14元之間,在20元以上的超高階價格區間尚無產品佔位。

地域品牌中,朱丹蓬表示,重慶啤酒在本地高階化做得不錯,但燕京啤酒就不行,這兩年已經完全被落下,被嘉士伯反超,未來估計也沒有太多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受疫情影響,2020年1-3月國內啤酒產量累計同比下滑33.8%,幾大巨頭也未能倖免。

青島啤酒公佈的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期間收入為62.93億元,同比下滑20.86%;淨利潤5.54億元,同比下滑34.32%;華潤啤酒暫未公佈一季報,此前公告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的未經稽核綜合營業額及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約26%和42%。

此外,百威亞太2020年一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和銷量分別下降了45.4%和46.5%,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下跌69.3%;重慶啤酒2020年第一季度顯示,其一季度營收5.55億元,下跌33.36%,歸屬淨利3410萬元,重挫60.2%;燕京啤酒的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20億元,同比下滑41.86%;淨利潤為-2.46億元,同比下降518.03%。

同樣是利潤下降,不同的啤酒企業表現也不盡相同。據尼爾森資料,在零售渠道方面,雖然行業出現大幅衰退,但在高階及超高階組合的強勁表現下,百威亞太的市場份額持續取得增長。百威亞太的電商渠道於2020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幾乎為第二名的兩倍。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何勇此前表示,今年2月天貓商城的啤酒銷售量同比增長了42.5%,銷售額同比增長48.2%,啤酒均價同比上浮了4%。所有品牌中又以百威啤酒和青島啤酒的銷售額漲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中金公司曾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啤酒行業正迎來關廠潮,市場認為這是行業盈利能力提升拐點的訊號。中金公司卻認為,關廠之後公司盈利能力會有短暫的明顯提升,但提效紅利消失後,在無差異化大單品的前提下,此舉無法帶來長期盈利能力的提升。(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