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亮 新華社國際部經濟、北美問題調研員
如果每天晚上給你的賬戶打1萬億美元,第二天早晨再提走,就問你慌不慌?美聯儲如今正面臨同樣的問題。
今年5月以來,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工具(Overnight Reverse Repurchase)使用規模暴增。8月份,隔夜逆回購的規模已超過1萬億美元。
如圖所示,數字單位為十億美元,8月13日規模為10509.4億美元。截圖來自市場觀察網站
對於金融專業人士來說,這一工具的使用規模是判斷短期內美國市場流動性變化的關鍵性資料。隔夜逆回購規模達1萬億美元,意味著貨幣市場基金(MMF)和銀行每天把超過1萬億美元隔夜閒置資金存入美聯儲。錢不拿出去進行高回報率的投資,而是放在利率極低的美聯儲賬戶上,這很說明問題。
逆回購規模暴增 市場熱錢湧動
逆回購是相對美聯儲正回購的一種反向操作。
正回購指的是美聯儲作為投資者,從符合條件的銀行、投資機構或企業那裡購得國債、機構債、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券等有價證券作為質押,約定未來某個時間收回本息。這一過程相當於,金融機構作為借款人,把有價證券出手給作為貸款人的美聯儲,換取現金。在正回購合約到期時,借款人會以略高一點的價格從貸款人那裡“買回”證券。
可以將正回購簡單理解為:美聯儲向機構購買有價證券,與美聯儲交易的機構獲得現金,透過市場機制傳匯出去,給市場注入流動性。說白了,美聯儲透過正回購向市場撒錢。
這是6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聯儲大樓。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逆回購的過程正相反。美聯儲出售有價證券,從機構手中獲得現金。在逆回購合約到期時,美聯儲作為借款人會以略高一點的價格從貸款人,也就是金融機構那裡“買回”證券。
可以將逆回購簡單理解為:美聯儲用有價證券從市場回籠短期流動性。在逆回購合約期限內,相關資金是趴在美聯儲賬戶上的。透過這種方式,美聯儲得以調節市場短期流動性。事實上,美聯儲透過不同期限的逆回購操作來調節市場流動性,是各類流動性工具之首。
與正回購一樣,逆回購合約有不同期限,美聯儲向金融機構“賣出”和“購回”有價證券只相隔一天,就是所謂隔夜逆回購。
因此,隔夜逆回購規模暴增意味著,即便透過逆回購向美聯儲“存錢”沒利息或者利息極低,還是有越來越多的隔夜閒錢存到美聯儲。美國金融機構在市場上找不到足夠的短期投資機會,或者投資收益甚至無法抵消投資成本,所以寧可趴在美聯儲賬戶上。這意味著,美國現在處於市場流動性過剩的時期。只有市場流動性處於過剩狀態,隔夜逆回購才是市場閒置資金的庇護所。彭博社在報道中指出,逆回購工具已經成為閒置資金“最受歡迎的安置點”。
“撒錢”一時爽 “縮表”需謹慎
美國在新冠疫情後採取無限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大規模經濟刺激的財政政策,究竟對市場流動性產生了什麼影響?今年隔夜逆回購規模激增就是答案:流動性過剩正愈發嚴重。
逆回購工具為短期流動性過剩提供了“蓄水池”,但現在水池的“水位”正在不斷創紀錄。如果流動性過剩持續下去,將導致美國已經高企的通脹繼續加碼,給實體經濟帶來影響。美聯儲在不斷承壓下,勢必提前縮減量化寬鬆的規模,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縮表”的到來。如果說美國眼下的金融市場是一個嚴重依賴量化寬鬆的“巨嬰”,“縮表”就是這個嬰兒晚上的噩夢。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開啟量化寬鬆,購買美國國債和當年臭名昭著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這就相當於正回購的過程,透過從金融機構手中“購買”有價證券,向市場瘋狂注入流動性。在美聯儲的賬目上,這一過程擴大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也就是所謂“擴表”。
如今,美聯儲為了避免流動性過剩損害實體經濟,勢必會祭出“縮表”。對於一個習慣打嗎啡的病人,如果病癒了,戒斷嗎啡將會非常艱難。“擴表”容易,“縮表”很難。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僅僅在聽證會上提到了“縮表”,美國金融市場就經歷了一輪“縮表慌”:投資者擔心“縮表”會導致市場流動性枯竭,大量的猜忌和恐慌性預期導致市場波動。
這是6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聯儲大樓。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針對金融市場這種聞風即動的特點,對美聯儲來說,較為穩妥的方式就是不斷釋放訊號,在還沒有到達“縮表”條件之前就不斷談論“縮表”,讓市場設定預期,提前釋放紓解利空,之後再真正“縮表”,把市場流動性調整到合適的水平。否則,這個“巨嬰”的噩夢會重挫投資者信心,甚至導致股市崩盤。
在市場情緒得到有效紓解之前,主要流動性指標大規模激增,很有可能導致投資者對後市造成誤判。在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縮表”已是共識的背景下,美聯儲什麼時候“縮表”?會採取什麼樣的節奏“縮表”?會不會因為逆回購規模擴大不得不提前“縮表”?這些問題都在影響投資者的情緒,也會影響市場走勢。這就是為什麼眼下美聯儲隔夜逆回購規模暴增特別值得關注的原因。
目前,美國紐約股市主要股指連創新高,投資者對於市場回撥已經非常敏感。隔夜逆回購規模激增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如果這一規模持續高位,市場信心很可能難以承壓,導致股市大規模回撥並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編輯:劉海燕、孫萍、王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