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據證監會官網資訊,證監會已接收重慶三峽銀行《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相關資料,這意味著該行持續近4年的IPO工作有了新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週銀保監會官網公佈重慶三峽銀行IPO獲批不久後,證監會官網也披露,廣州銀行的IPO材料也已被接收。
而相比較於2019年銀行IPO大年的表現,今年年初至今,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市場,仍未有銀行確切完成上市工作。
有分析人士向藍鯨財經指出,一方面由於比較優質的金融機構已經上市,市場資金的需求可能並不會轉向體量較小的機構;另一方面,由於中小銀行市場關注度也不多,再加上資金流向會受疫情的影響,因而今年上半年銀行IPO沒有什麼進展。
IPO佇列再添兩家中小行
6月22日,據證監會官網,證監會已接收重慶三峽銀行《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相關資料,意味著該行持續近4年的IPO工作有了新進展。
銀保監會官網17日訊息稱,重慶銀保監局已作出關於重慶三峽銀行公開首次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批覆,同意該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1857991653股。批覆指出,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資料顯示,成立於2008年的重慶三峽銀行是由原萬州商業銀行基礎上重組而成的城商行。截至2019年末,該行註冊資本55.74億元,資產總額2083.85億元,同比增長1.81%;實現利潤總額21.45億元,較上年增長33.94%;不良貸款率為1.31%。目前,該行員工2200餘人,營業網點86個。
據悉,早在2016年,重慶三峽銀行就開始推動IPO的相關工作,已於重慶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彼時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2018年11月,中國銀河證券與該行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書,此後至2019年12月期間對該行持續開展上市輔導工作。
去年12月17日,銀河證券於證監會官網披露關於重慶三峽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其綜合評估認為,該行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具備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銀保監會官網公佈重慶三峽銀行IPO獲批不久,證監會官網也披露,廣州銀行的IPO材料也已被接收。
資料顯示,成立於1996年9月廣州銀行,原是在4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廣州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7月,更名為廣州市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多次增資擴股。
該行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廣州銀行資產規模5612.31億元,各項存款餘額3565.4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45.3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1.02億元,淨利潤43.24億元,不良貸款率1.19%。
年內尚未有銀行IPO“落地”
除上述IPO排隊中的兩家中小行外,藍鯨財經梳理發現,目前,A股正在排隊IPO的銀行還有17家銀行,且多為中小銀行。
具體為:重慶銀行、瑞豐農商行、上海農商行、廈門銀行、廈門農商行、齊魯銀行、蘭州銀行、海安農商行、大豐農商行、湖州銀行、廣州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東莞銀行、藥都農商行、崑山農商行和馬鞍山農商行。
對比來看,2019年可謂銀行IPO大年,去年年內共有8家銀行相繼登陸A股,而中小銀行也佔其中半數以上,如渝農商行、蘇州銀行、青農商行等。同時,港股市場中也有銀行IPO進展順利,貴州銀行和晉商銀行均實現赴港上市。
而相比較於2019年銀行IPO大年的表現,今年年初至今,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市場,仍未有銀行確切完成上市。
有分析人士向藍鯨財經指出,儘管相較於消費等領域,金融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並不大,但今年上半年,相較於TMT、基建等行業,金融行業IPO活動表現一般,IPO數量和籌資額均不在前列。
安永華明審計服務合夥人湯哲輝告訴藍鯨財經,金融行業IPO不會明確放緩,但從市場角度看還是支援實體經濟佔更多。安永華明審計服務合夥人劉國華也向藍鯨財經表示,一方面由於比較優質的金融機構已經上市了,市場資金的需求可能並不會轉向體量較小的機構;另一方面,由於中小銀行市場關注度也不多,再加上資金流向會受疫情的影響,因而今年上半年銀行IPO並沒有什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