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1月4日,君實生物釋出公告稱,公司終止與阿斯利康製藥推廣合作,收回原協議約定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PD-1)推廣權。
受該訊息的影響,昨日收盤,君實生物在A、H股同時暴跌,A股跌近10%;H股跌近17%。
港股生物醫藥股集體跳水,君實生物以16.92%領跌,昭衍新藥跌超12%,康希諾跌超10%、加科思跌超8%,騰盛博藥和藥明康德均跌超6%。
對此訊息,君實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公司自建的商業化團隊逐步成熟,特瑞普利單抗更多適應症成功納入最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該藥物的市場推廣、提升整體銷售規模。為更好地落實君實生物下一發展階段的產品商業化推廣策略,積極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雙方經友好協商後簽署終止協議。
根據披露,君實生物收回原協議約定的特瑞普利單抗推廣權,公司商業化團隊將負責特瑞普利單抗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部推廣活動,並加強在非核心城市區域的推廣力度。
眼下,PD-1“內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的PD-1產品共有8個,其中國產6家、進口2家,此外在研專案還有近百個。
隨著上市產品越來越多,各家在適應症、產能、價格、渠道等方面的競逐越來越激烈,PD-1市場爭奪已完全白熱化。目前許多人認為PD-1市場從業界寵兒漸漸走向了不被看好甚至被冷落的階段,但在腫瘤領域PD-1依舊會被廣泛應用,PD-1未來甚至會作為基礎藥物存在,市場空間可以達到百億的規模。
實際上,除了君實生物,信達與禮來在中國的PD-1合作也在發生變化。去年12月初,禮來中國總裁兼總經理季禮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也透露,自2022年1月1日起,禮來與合作伙伴信達將針對達伯舒與達伯華重新分配雙方在合作中的職責。信達將負責這兩款產品在中國的醫院拜訪。不過,雙方將繼續緊密合作進行研發、醫學事務、質量以及市場戰略的制定,禮來將繼續負責商業分銷,同時也將繼續為將合作成果帶給全球範圍內的患者而努力。
曾經的“網紅”PD-1,如今行業“內卷”的代名詞,如此不禁讓人思考,這個賽道未來將如何繼續?
國產PD-1之爭,孰勝孰負?
目前對已獲批上市的PD-1產品來說,競爭不再限於產品本身,更在於後續商業化能力,包括新的適應證、藥品質量、產能、渠道、銷售團隊以及醫保等要素,這無一不是企業爭奪的焦點。
2021年醫保談判,四大國產PD-1企業中百濟神州和信達生物成為大贏家。
儘管4款國產“網紅”PD-1產品均被納入醫保目錄,但此次醫保談判主要圍繞的是新增適應證。包括:
- 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新增“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非鱗 NSCLC+一線肝癌”3項適應證;
- 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新增“一線鱗狀 NSCLC+一線非鱗 NSCLC+二線肝癌”3項適應證;
- 恆瑞醫藥卡瑞利珠單抗新增“一線+三線鼻咽癌”2項適應證;
- 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新增“三線鼻咽癌+二線尿路上皮癌”2項適應證。
至於兩大進口PD-1產品,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和默沙東的“K”藥並不在列,從醫保談判前的訊息來看,兩家的態度皆是戰略性放棄。
此外,君實生物PD-1在商業化業績上可能也不理想。2021年前三季度,君實生物營業收入約27.18億,同比增幅168.9%,至於PD-1特瑞普利單抗三季度的銷售額資料,君實生物並未披露。
此外,恆瑞醫藥公佈的三季度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01.99億元,同比上升4.05%;淨利潤42.07億元,同比下降1.21%。
雖然財報中並未具體提及PD-1的業績資料,不過,在此之前,恆瑞醫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透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國內市場定價為2928元/支。而卡瑞利珠單抗自2021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醫保談判價格,降幅達85%,加上產品進院難、各地醫保執行時間不一等諸多問題,造成卡瑞利珠單抗今年銷售收入環比負增長。
相比之下,百濟神州及信達生物的資料相對亮眼。
2021年11月5日,百濟神州在公司三季度財報中提到,2021年第三季度產品收入共計1.925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9110萬美元增長111%。其中,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為7700萬美元,去年同期資料為4990萬美元,同比增長54%。
2021年10月26日,信達生物公告表示,公司PD-1產品三季度銷售額約為8億元。
根據禮來資料,信迪利單抗三季度銷售額為1.256億美元,二季度為1.053億美元。信達的信迪利單抗(達伯舒)前三季度銷售額達到21.7億元,已經逼近2020年全年的銷售額。
可見,醫保和商業化因素可能是引發君實生物與阿斯利康此次“分手”的重要原因,君實生物需要在後續競爭中“發力”。
後市場競爭,入局者還有機會嗎?
隨著恆瑞、百濟、信達、君實四大國產PD-1多項新增適應證被納入醫保目錄,國內PD-1市場這四家已經牢牢佔據了領先位置,後入局者想要分一杯羹挑戰不小。
然而,哪怕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依舊有企業將目光瞄準了這一塊蛋糕。
當下我國已經成為PD-1產品開發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之一。國內除2款進口外,算上去年8月獲批的康方生物/正大天晴PD-1、譽衡藥業/藥明生物PD-1,國產獲批上市的PD-1單抗已達6款。據西南證券統計,國內已經有85個獨自研發或合作研發的PD-1產品,預計未來2-3年國內上市的PD-1單抗將達到15個。
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PD-(L)1抑制劑的市場規模為163億美元,到2023年預計將達639億美元。而在中國,預計2023年PD-(L)1抑制劑的市場規模將達664億元人民幣,2030年則將增長至988億元人民幣。
在PD-1市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之際,後入者還有多大的機會?特別是在價格戰已經打響之際,伴隨著康方生物PD-1在宣佈上市後,傳出的年費用是“3.9萬元”,被業內形容為“價格屠夫”。
面對“拼殺”日益激烈的PD-1市場,企業如何能夠脫穎而出也成為各家聚焦的重點話題,臨床資料的有效性是一方面,如何更有效的推動臨床轉化更是舉足輕重。
對此,在百濟神州科創板上市新聞釋出會上,百濟神州總裁、營運長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等表示,一方面,需要將商業化的團隊和研發團隊緊密配合在一起,並與最新的科學和臨床發展緊密連線;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廣闊市場的團隊,在推動醫聯體政策的基礎上,將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與基層縣級醫院進行資源互通,以此提高地級市、縣級醫院的腫瘤防、治、診斷水平。
在百濟神州將目光瞄準商業化團隊推動之際,復宏漢霖也在進一步加大商業化投入。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斯魯利單抗為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抗PD-1單抗,其針對經標準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適應症的上市註冊申請(NDA)於2021年4月獲NMPA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式,有望於2022年上半年獲批上市,成為國內首個治療MSI-H實體瘤的抗PD-1單抗。
近日在復宏漢霖公司全球研發日活動上,復宏漢霖董事長、執行董事兼執行長張文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透露,公司PD-1產品斯魯利單抗預計半年後獲批,目前在價格的制定策略上尚且不便透露。不過,對於該藥的定價策略,公司會把患者的需求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綜合考量因素。
“對於PD-1進入醫保砍價,最開始大家都感覺較為殘酷,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說愈趨溫和。而復宏漢霖的PD-1商業化佈局,也將聚焦差異化的策略,很幸運,斯魯利單抗的臨床資料已經與現有產品具有一定的差異化能力,接下來,復宏漢霖將依靠准入、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努力,不斷髮力。”張文傑說。
PD-1一直不缺入局者,後續誰能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