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五個維度看未來之城與“新經濟”

由 鹹春葉 釋出於 財經

成都日報

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空港新城,依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匯聚航空經濟、國際金融、國際商貿、國際消費等功能,與新經濟內涵、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圖為東部新區空港新城企業總部

三年,一個“新”成都正蝶變而出。

2017年4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東進戰略,推動城市發展格局的“千年之變”。2017年也是成都新經濟元年。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成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抉擇,從“給優惠”到“給機會”,從“政府配菜”到“企業點菜”,發展新經濟已成為成都謀變的重要突破口。當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成都東部新區一成立,便將“新經濟發展新引擎”作為其五個新定位之一。

剛剛過去的6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滿月了。在極不平凡的30多天裡,《成都經濟觀察》持續聚焦成都東部新區,引發各界關注。本期,5位本報首席觀察員再度聯手,從五個“新”維度著眼“新引擎”,聚焦“新經濟”。

維度1 新定位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四川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智庫主席兼首席專家 楊繼瑞

作為新引擎 貴在有三“新”

設立成都東部新區,其中的一個重要定位,就是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四川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智庫主席兼首席專家楊繼瑞看來,成都東部新區作為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貴在新引擎的“新”字。

首先,成都東部新區發展新經濟的應用場景“新”。成都東部新區著力聚焦先進製造、智慧製造等重點領域,打造現代高階產業集聚區,推動新經濟業態與現代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構建服務新經濟發展的承載平臺、政策體系、創新生態、應用場景,培育塑造以新經濟、新消費、新功能為主的新驅動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高地。比如,成都東部新區的智聯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智慧經濟、綠色經濟,以大資料、物聯網為支撐的數字經濟,以智慧出行為方向的共享經濟正在如火如荼地規劃和建設。目前,成都東部新區已聚集一汽紅旗、比克電池、吉利銘泰方程時空港等重大專案20餘個,正圍繞航空經濟、現代物流、國際消費、智慧製造、總部經濟等應用新場景,凸顯出發展新經濟的比較優勢。

其次,成都東部新區發展新經濟的路徑“新”。發展新經濟,成都東部新區將著力在硬核科技聚集上使勁。新經濟的核心動力是具有先導性、顛覆性、帶動性的“硬核科技”,沒有演算法的突破就不會有人工智慧、區塊鏈產業,沒有感測技術的突破就不會有物聯網產業。因此,在成都東部新區拿出了“招大引強”的看家本領,促進新經濟的硬核科技形成高度整合化的“技術叢集”,以新經濟產業鏈邏輯催生和壯大新經濟。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成都東部新區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在東部新區創設特色學院、聯合實驗室、資訊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中心;設立東部新區科技創新智庫,搭建新興技術和學科交叉研究平臺,支援前沿領域技術創新實驗和應用在東部新區先行先試;推動創新型、高成長型高科技和新經濟企業在東部新區成長集聚,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生產型服務業共生共融、協同發展。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未來科學城,打造智慧製造全國領先、創新轉化國際一流的科技引領發展新高地;依託產業鏈構建創新鏈,聚焦智慧製造、航天裝備等主導產業,匯聚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打造全球科學技術創新研發叢集;打造集研發設計、創新轉化、場景營造、社群服務等為一體的生產生活服務高品質科創空間,重點打造創新街區、總部創新空間和微創新空間3類高品質科創空間,以多元創新空間激發創新活力。特別是,成都東部新區將按照建城營城優城邏輯,以卓越的科技服務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以“人城境業文”的五位一體,打造新經濟發展的“生態圈”,為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營商環境高鐵”。

最後,成都東部新區發展新經濟的基礎設施“新”。成都東部新區的新經濟是基於新型基礎設施為土壤的升級版新經濟產業體系。所謂新基建,就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成都東部新區的新基建,一定是國際一流的新基建。“因此,我們可以斷言,成都東部新區新經濟的發展,勢必‘先天足,後天強’。”楊繼瑞表示。

維度2 新平臺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詹國樞

硬體新、軟體新 打造新經濟發展新平臺

“成都東部新區將‘新經濟發展新引擎’作為其新定位之一,這意味著,成都東部新區將以發展新經濟為主,而新經濟的迅速穩健發展,將成為成都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換句話說,成都東部新區的定位之一,就是要打造成為新經濟發展新平臺。”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詹國樞這樣分析。

那麼,這個新平臺到底新在哪裡呢?詹國樞認為,主要體現在“兩新”,即硬體新、軟體新。“硬體方面,基礎設施和工作生活環境要新。成都東部新區既然要成為新經濟平臺,就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夠吸引大批從事新經濟的人才到此工作、生活。這樣的人才,必然會喜歡與之相適應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要讓他們一來到成都東部新區,就像來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世界!讓他們能夠做到四心,即,工作稱心、生活舒心、後方安心、天天開心。有了這樣的硬體即硬環境,就相當於栽起了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何愁鳳凰不紛紛飛來?”

軟體方面的“新”,主要指這裡的體制和政策要新。詹國樞建議,成都東部新區要建立一套能夠吸引人才、有利於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分配政策、就業政策。比如,對於來到成都東部新區的人才,可不可以在其培訓就業、收入分配、入股參股、住房購買、退休養老等方面,出臺一整套比在其他地方更加合理、更加優惠因而也更有吸引力的政策?這才能夠在成都原有“天府科技城”“高新區”和“天府國際生物城”等新經濟平臺的基礎上,後發制人,後來居上,切切實實打造出成都新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維度3 新內涵

人民日報社會版主編 李智勇

對接市場需求 以產品賦能新經濟發展

“成都東部新區,有一個新字;新經濟,也有一個新字。都姓新。這不是簡單的巧合!”

“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高地。”日前公佈的《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對面向世介面向未來的這片熱土擘畫了藍圖。對此,人民日報社會版主編李智勇表達了上述意見。

成都東進與發展新經濟,同樣是從三年前開始,如今,在由東進演進而來的成都東部新區再提大力發展新經濟,將為成都這座“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增添新內涵。

為什麼這樣說?長期關注西部發展的李智勇注意到,在成都東部新區之前,成都新經濟發展主要佈局在“天府科技城”“高新區”和“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區域。“成都東部新區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誕生的,國家戰略支援無疑能夠為新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更高的平臺。”

“在這樣的優勢平臺上,新經濟能夠有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他告訴記者,在各類技術革命爆發、產業跨界融合創新的背景下,智慧製造、自動駕駛、無人零售、共享出行等具有前沿性、科技感、體驗感和創造性的商業機會層出不窮,只有建立起新的應用場景、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才能真正推動制度、技術、模式、業態整合落地。成都東部新區在先進製造、智慧製造等重點領域,可以推動新經濟業態與現代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從而構建起服務新經濟發展的承載平臺、政策體系、創新生態、應用場景,培育塑造起以新經濟、新消費、新功能為主的新驅動力。

“好比一間新蓋好的房子,四白落地,就更適合進新的電器、進行風格化的裝修,更何況這房子被納入小區的樣板工程,有各種資源的傾斜呢!”李智勇這樣比喻道。

經過三年蓄勢發展,成都新經濟活力指數、新職業人群規模位居全國第三,新經濟引領下的公園城市進一步彰顯優雅時尚的生活氣息和文化氣質。李智勇建議,未來在成都東部新區發展新經濟,應進一步做好相應的制度安排與政策配套,破解政企、產業以及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難題,切實做到以產品賦能新經濟發展。

“愛迪生有句名言,我不發明市場上不需要的東西。新經濟,一頭是新技術,一頭是市場需求。對接好了,就會產生核聚變,需求給技術提供強勁的動力,而且會提供現實校準。不要讓實驗室到市場攤位的距離,成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李智勇表示,要透過解決新經濟發展中廣泛存在的供需對接不佳、有效供給不足、碎片化供給等頑瘴痼疾,推動企業新產品新服務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激發出城市的創新活力和內生動能。

維度4 新動能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貿區綜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霍偉東

規劃與功能定位與新經濟發展不謀而合

新經濟是建立在資訊科技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並存,經濟週期的階段性特徵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新經濟的核心是以資訊為媒介,實現以高科技創新產業為引領的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空港新城,其依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匯聚航空經濟、國際金融、國際商貿、國際消費、科技創新、國際教育和文化交往等功能,同時簡州新城匯聚以新經濟為引領的商業商務、生活服務、文化教育中心,集聚創新研發、智慧製造、商務辦公、特色文創等功能。“因此,東部新區城市規劃與功能定位與新經濟內涵、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自貿區綜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霍偉東如是說。

他告訴記者,“另一方面,新經濟行業涵蓋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資訊服務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節能與環保業,金融和法律服務業,高階裝備製造產業,文化、體育與娛樂業等新興產業。天府奧體公園依託山水生態資源優勢,以能舉辦國際頂級賽事、符合高品質公園城市功能要求為標準,大力發展體育競賽、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體育貿易、體育康養五大產業;沱江發展軸規劃沿江(河)佈局大型城市公園、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金簡仁產業帶集聚航空服務、航空製造、創新研發、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數字經濟、國際教育等現代產業。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成都東部新區產業形態、佈局與新經濟行業正相契合。”

“不論是產業形態的經濟地理佈局,還是新經濟發展自身所要求的軟硬體,新經濟與成都東部新區均呈現了相互耦合的互動機制。”在霍偉東看來,一方面,新經濟的發展內涵和創新要求引領成都東部新區的總體規劃、產業佈局以及發展方向;另一方面,成都東部新區在建設中不斷創新是新經濟的客觀表現與內在要求,並不斷促進新經濟的發展。這種相得益彰的耦合機制正是為成都東部新區在新發展理念引導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用好這個良好機制,也必將為成都東進戰略、南向開放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動力強勁的新引擎。”

維度5 新未來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 陳光

拓展應用場景 將航空經濟作為標誌和引擎

成都東部新區“新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定位將為成都城市未來經濟發展繪就怎樣的空間藍圖?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光。

“它確定了東部新區發展的‘大方向’,也夯實了東部新區發展的‘原動力’。”在陳光看來,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那就是——供應鏈重構與新經濟勃發。這是成都重視新經濟發展,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的緣由,也是日前專門召開“成都科技創新大會”,推動成都科技能力建設的初衷,亦是成都東部新區將“新經濟發展新引擎”作為發展定位的意義。

在陳光眼中,成都新經濟發展一直處於全國第一方陣,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與全球知名知識經濟聚集區的影響力相比,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要求來看,成都新經濟發展和產業現代化水平還有明顯差距。基於這樣的認識,問題也愈發清晰。陳光認為,要深度思考的是,“矽谷”如何成為引領世界科技-產業正規化變革的策源地?倫敦如何促進全球金融與科技協同成為“世界創新之都”?東京如何透過官產學研結合成為全球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上海、深圳如何透過人才、資本和創新要素的匯聚正在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和最具活力的創新型城市?……成都,又該如何透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都東部新區”等國家戰略及區域行動,建設全國和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學城?

為此,陳光談道,在成都東部新區之前,成都新經濟主要佈局在高新區等區域,重點發展包括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但在成都新經濟場景中,尚缺諾貝爾級科學家雲集的研發基地和世界級的產業叢集發展,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啟動和“東部新區”建設都是最佳化和拓展成都新經濟發展佈局的重要契機。他建議,成都新經濟發展要著眼長遠,按照“一核N區”方式做好區域佈局,“一核”即“天府科技城”,“N區”包括“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學城”“新一代資訊科技創新基地”等,為未來新經濟的發展留足空間。

同時,陳光強調,在新區規劃建設之初,就要按照世界知識經濟聚集地、國家級新區的規格來謀劃和發展,規劃“成渝融合產業試驗區”,使成都東部新區成為成渝創新要素輻射、雲集之地。其次,還要最佳化新區“未來科學城”結構,按照核心研發區、科學教育區和產業功能區的結構佈局未來科學城,要與成都已有的新經濟區域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上形成差異和互補。

除此之外,要大力拓展新經濟應用場景,重點發展航空經濟、現代物流、國際消費、智慧製造、總部經濟,特別要將航空經濟作為新經濟的標誌和引擎。陳光表示,以航空樞紐為核心依託,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支撐,在提供高品質、高效率、高附加值航空運輸服務的同時,吸引全球全國航空運輸相關產業、高階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打造“航空 新經濟”產業叢集,是新區發展的獨特優勢。

同時,還要完善新區新經濟創新發展生態。陳光認為,新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有三,超前的新知識供給與新市場機會、活躍的創新創業主體行為、優越的營商生態環境等。“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和政策鏈相銜接,高階產業、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相呼應,創新街區、總部創新空間和微創新空間星羅棋佈,這是可以暢想的未來科學城建設的美好圖景。”

(成都日報記者 李豔玲 孟浩 攝影 呂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