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差速耐久

導語:文章封面是一輛在彎道處疾駛的汽車,汽車工程師透過差速系統的應用,保證了車輛在轉彎(彎道、超車)或不平路面等情形下,左右兩輪以不同轉速滾動,避免了吃胎、側滑或者轉彎失控等情形的發生。那麼,整車在全生命週期內,如何保證差速系統功能持續且穩定的執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差速系統的耐久試驗。

本文按如下邏輯論述:

1. 為什麼要做差速耐久試驗?

2. 差速系統結構與功能架構(本文核心)

3. 差速系統失效模式與機理

4. 如何從整車視角"定製化"差速耐久試驗(下次解讀)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差速耐久

1. 為什麼要做差速耐久試驗?

差速器在行使差速功能時,由齒輪副和滑動摩擦副實現;當未行使差速功能時,應用產品由類鍵(齒輪鍵)實現。新能源汽車一般對終端客戶的承諾是:XX年、XX萬公里壽命,同時,考慮到真實的駕駛工況的複雜程度,差速系統需要在時間維度(壽命期內)和載入維度(面對各種彎道和不平路面等駕駛綜合工況)內,確保差速系統使用功能的持續和穩定。

2. 差速系統結構與功能架構

現代汽車上的差速器通常按其工作特性分為齒輪式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兩大類。存在很多型別,本部分主要基於下圖齒輪式差速器,進行結構介紹和功能架構分析。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差速耐久

一張圖說明差速系統功能架構(放大檢視):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差速耐久

3. 差速系統失效模式與機理

上一節對差速器結構和功能進行了闡述,在使用工況下,會面對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失效模式:

功能喪失(即無法操作、突然失效)

功能退化(即效能隨時間損失)

功能間歇(即操作隨機開始/停止/開始)

部分功能喪失(即效能損失)

非預期功能(即在錯誤的時間操作、意外的方向、不相等的效能)

功能超範圍(即超出可接受極限的操作)

功能延遲(即非預期時間間隔後的操作)

以上所列的失效模式與差速系統功能架構圖息息相關,可以很好地反映差速系統功能傳遞過程中的特徵因素,在此基礎上,可以更為充分的對失效機理進行分析。

從功能架構圖中可以看出,各個功能模組最終都連結至對應的物理介面,具體如摩擦副,齒輪副、類鍵、墊片、差速器殼體、卷簧銷、行星軸、潤滑油等,為保證在整車XX年、XX萬公里壽命內差速系統功能持續且穩定,我們要做的就是基於失效理論,在差速系統上,針對特定工況,對整車耐久進行等效折算,具體內容我們下次討論。

感謝大家的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4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差速耐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