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斥資2億元收購貝貝熊,虧損的愛嬰室圖什麼?

由 公羊易綠 釋出於 財經

作者丨啾一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母嬰零售第一股”愛嬰室(603214.SH)釋出公告稱,擬以2億元收購貝貝熊孕嬰童連鎖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貝熊”)100%股權。公告稱,貝貝熊是華中區域排名第一的母嬰連鎖,此次交易有利於愛嬰室快速切入華中區域。

自“放開三孩”政策實施以來,母嬰行業再次收穫無數聚光燈,不少公司也趁機搶佔賽道。不過,對於本次收購議案,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連愛嬰室公司董事劉盛也投出了反對票的警示。

究其原因,首先愛嬰室本身已經有一定的經營壓力,去年到今年的營利出現了下滑的跡象。加上標的貝貝熊的財務狀況也並不理想,處於持續虧損的窘境。因此,愛嬰室收購貝貝熊的整合效果,仍有待觀察。

標的“資不抵債”引爭議

在疫情影響下,整個線下零售處於經營困難的大環境,愛嬰室卻擬逆勢收購一家處於“資不抵債”且虧損的母嬰連鎖平臺,暗藏著巨大的不確定風險。

愛嬰室是國內主要的母嬰連鎖企業之一,截至2020年末擁有門店290家,主要集中於華東地區。

成立於2009年貝貝熊號稱“華中區域排名第一”的母嬰連鎖,貝貝熊現有全國門店逾200多家,主要市場分佈於湖南、湖北及江蘇。

值得一提的是,貝貝熊實際由美的集團實控人何享健的兒子何劍峰控股,另一股東是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伍學剛。

市場空間的互補是愛嬰室收購貝貝熊的重要原因。愛嬰室表示,貝貝熊在門店分佈區域上與公司重合率低,與其在市場開發、供應渠道、產品品類等方面存在一定互補空間。

透過收購貝貝熊,上市公司可以實現快速切入華中區域,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

但根據公告,貝貝熊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甚至已處於“資不抵債”的困境。

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貝貝熊營業收入分別為8.86億元和2.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41.02萬元和-210.63萬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貝貝熊淨資產為-1.74億元,處於資不抵債狀態。

對此,劉盛並不看好:“對公司的協同效應表示支援,但是技術上面還是有擔憂,公司此次如成功實現對貝貝熊收購,預計公司賬面會產生較高的商譽,後期可能會產生計提減值的風險。”

業界認為,貝貝熊如今賣身也證明了目前母嬰的生意並不是太好做。“目前母嬰連鎖行業處於低谷期,此時整合成本和難度都會更低,而且對行業來說也是一種提振。不過併購之後,愛嬰室依然要面臨整合難題,貝貝熊作為大型母嬰連鎖,門店管理,供應鏈整合的難度和流動資金壓力都比較大。”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

併購擴張未見成效

目前在國內3-5線市場,母嬰店渠道依然佔據市場主導,雖然沒有及具體的數字統計,但行業中卻流傳著10萬家母嬰店的說法。

但隨著近年來國內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加之疫情的影響,導致母嬰門店消費者進店率的減少,母嬰連鎖行業正面臨困難。

即便身為母嬰行業率先上市的連鎖平臺,愛嬰室近年業績也並不亮眼。2020年愛嬰室總收入22.6億元,同比下滑8.3%,淨利潤1.2億元,下降24.4%。2021年一季度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1111.6萬元,同比增長25.9%。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愛嬰室優化了門店位置,調整低坪效門店,全年新開門店33家,閉店40家,期末門店數為290家,較同期減少7家,下降2.4%。

收購貝貝熊完成後,愛嬰室全國線下門店數量將在短期內顯著提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愛嬰室的門店正在最佳化調整,一下子攬入貝貝熊這麼大體量的門店無疑會更加加劇其整合難度。

愛嬰室8月11日表示,收購完成後,公司將繼續保留“貝貝熊”母嬰品牌。

利潤影響方面,貝貝熊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並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短期來看,與貝貝熊的整合尚需要時間,不能立刻看到效果,但是長期對公司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有很大幫助。

受疫情對實體零售的影響,在核心營收品類增長乏力的局面下,愛嬰室也正在積極轉型,近兩年頻繁進行收購。2020年5月至11月,愛嬰室陸續收購和入股稚宜樂公司、蛙酷文化和南通星愛孕嬰用品有限公司等。

以20%的持股比例成為母嬰類MCN頭部平臺蛙酷文化第二大股東後,雖然電商成為愛嬰室唯一正向增長的業務,但2020年銷售額約1.17億,僅佔營業收入的5.16%。為尋求發展,雖然愛嬰室在線上電商和線下門店同時發力,但目前來看收效甚微。

雖然生育政策紅利、收入提升、消費觀念升級等因素無疑進一步推動母嬰市場的快速發展,但斥巨資收購一家處於虧損狀態且資不抵債的公司,後期需要相當大的精力去整合。

業內人士指出,改善業績虧損的現狀無法依靠盲目擴張門店解決,把握市場趨勢,找出問題核心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