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臨近,又到了老生常談的話題:持幣還是持股過節?
機構觀點出現了分歧。一方面是對股市下調風險的擔憂,另一方面是不宜錯過節前回調帶來的低吸機會。
從歷年股市節後收益,對比近期貨幣基金收益來看,一旦股市節後迎來利好,持股過節投資收益比持幣明顯得多。操作上,機構推薦關注傳媒、酒店、航空等有望迎來節日利好的板塊個股。
持股or持幣?機構出現分歧
萬和證券分析師沈彥東認為,國慶長假日益臨近,由於本次今年國內外形勢不確定性較多,資金更多傾向於“持幣過節”,節前市場觀望情緒較濃,量能持續收縮。我們認為當前市場仍將以震盪為主,市場波動或將趨緩。華西證券同樣發表觀點表示,從過去十年節前情況來看,多數年份國慶節前市場均呈現明顯調整,投資者節前仍需保持謹慎。
而國泰君安的策略觀點則完全不同。國泰君安研報稱,A股維持3100-3500震盪格局,再次接近下沿,不要讓恐慌情緒遮蔽當前寶貴的賠率和勝率,珍惜每次回撥機會,建議持股過節。
歷史收益對比懸殊:
過去10年股市節後5日平均收益相當於貨基近期年化收益
從過去10年的A股市場表現來看,歷史上國慶長假前往往跌多漲少,而節後,市場整體上行的確定性相對較高。節後的上漲往往能回補節前的下跌。以往市場上,股民保持耐心持倉不動,便可以躺賺一波。
具體來看,過去10年資料(2010-2019年)顯示,國慶節後5個、10個、20個交易日上漲的機率分別為80%、70%、80%;平均來看,國慶節後5個、10個和20個交易日漲跌幅分別為2.05%、1.82%、4.19%。
貨幣基金方面,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截至9月24日,傳統貨幣基金最新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站上2%,一年的平均收益才相當於股市節後5個工作日的漲幅。
基金對比股市投資收益微乎其微,可見更適合於流動性資金的節前避險。而想要在節前節後,完成資金在股市、基金市場間的輾轉騰挪也不現實。一方面,據媒體報道,貨基已經陸續在節前“閉門謝客”,另一方面,節後買入股市也會錯過節後可能到來的第一波上漲行情。
國內市場:
傳媒、酒店、航空等部分板塊迎來節日利好
在國內市場,數個板塊迎來節日利好。
十一檔期利好電影領域。渤海證券指出,目前院線上座率放寬至75%,結合十一檔期票房陣容較強,建議繼續關注院線龍頭和相關製片發行公司;此外建議關注下半年景氣度回暖的廣告行業相關龍頭公司,此外可以關注低位的業績優質細分龍頭;
“十一”長假民眾出行意願高漲,根據攜程近期搜尋、預訂資料顯示,截至9月中旬,今年國慶期間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已超200%,火車票出票量出現明顯增長,部分熱門線路一票難求。全國範圍高星酒店都已進入預訂高峰,高星酒店預訂均價穩步回升。由此可見,將利好A股航空、酒店等板塊。
今年對節後股價的影響因素,還有海外風險事件。華西證券指出,長假期間容易出現對市場造成擾動。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1)當前海外疫情進一步爆發風險上升,歐洲部分國家面臨新一輪經濟封鎖;(2)美國大選臨近,需要擔心美股波動率上升和特朗普對華進一步施壓;(3)受颶風影響,美國經濟資料可能低於預期;(4)英國脫歐仍然存在變數。整體來看,當前投資者不宜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