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額不再歐洲第一 荷德法正在爭搶接盤
本報駐荷蘭、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於 夫 紀雙城 青 木
“阿姆斯特丹超過倫敦!”德國《明鏡》週刊日前報道稱,不是法蘭克福或巴黎,而是阿姆斯特丹現在取代倫敦成為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自今年年初英國脫離歐盟單一市場以來,倫敦的金融機構和業務正加速湧向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巴黎等城市。德國慕尼黑金融政策學者克勞維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歐盟金融中心的爭奪才剛剛開始,這對走進歐洲的中國企業來說是新的契機。”
阿姆斯特丹“後來居上”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資料顯示,1月,阿姆斯特丹各交易平臺日均交易額達到92億歐元,為去年12月的4倍多;同月,倫敦的日均交易額則降至86億歐元(見右圖)。而去年,倫敦日均交易額還是175億歐元,法蘭克福和阿姆斯特丹分別為59億歐元和26億歐元。
金融政策學者克勞維特表示,自2016年6月英國透過脫歐公投以來,倫敦金融城的金融機構就開始逐漸搬遷。而今年1月起,總部位於英國的金融機構又失去了歐盟單一市場的平等權利,導致英國的機構和業務最終大撤離。這是因為,在歐盟與英國去年12月達成的脫歐貿易協議中沒有金融服務協議。不過,倫敦撤出的大部分交易沒有轉移至法蘭克福或巴黎,而是阿姆斯特丹。
荷蘭具有悠久的金融創新歷史,阿姆斯特丹曾是世界最早的金融中心。1609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比倫敦證券交易所早了一個多世紀。雖然此後阿姆斯特丹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被倫敦、紐約等城市取代,但它的金融業一直很發達。
由於營商環境好、稅制極具吸引力,許多跨國公司在荷蘭設立歐洲總部或控股公司,以降低集團整體稅負。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20世界投資報告》的資料,截至2019年底,荷蘭對外投資存量為2565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吸引外資存量1749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五。因為“錢來錢往”,阿姆斯特丹的金融服務業十分發達。荷蘭央行、大型銀行總部都設在這裡,50多家跨國銀行在當地設立辦事處。金融從業人員多達20萬。
阿姆斯特丹是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吸引了來自170多個國家的人才。在2020版“英孚英語熟練指標”排行榜中,荷蘭在100個母語非英語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此外,阿姆斯特丹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傳輸樞紐之一,阿姆斯特丹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的流量在歐洲名列第二,這為股票投資高頻交易提供了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
法蘭克福、巴黎各有優勢
雖然阿姆斯特丹旗開得勝,但是法蘭克福、巴黎、米蘭、都柏林、盧森堡等金融中心也被認為是英國脫歐的贏家。
“法蘭克福從英國脫歐中受益。”法蘭克福城市營銷部門負責人德格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2016年英國透過脫歐公投以來,至少來自15個國家的32家金融機構已從倫敦遷至法蘭克福。
德格曼表示,法蘭克福的優勢很多。一是金融生態系統完善,是歐洲央行、德國央行、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德意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總部所在地。二是辦公用房價格較低,只有巴黎、盧森堡等競爭對手的一半左右。此外,德國是歐盟中的第一大經濟體,有利於外國投資者開展業務。不過,德國金融監管制度也相對嚴格,且法蘭克福相比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城市生活相對單調。
作為國際大都市,巴黎的優勢也不少。歐盟十大銀行中有一半來自法國;巴黎在金融科技業和數碼經濟等方面居歐盟前列,在市場前景不俗的可持續及環保金融範疇更有世界級地位;巴黎與倫敦距離近,金融機構可以更好地兼顧英國和歐盟的生意。但是,巴黎也存在金融結構性問題以及其他社會問題。
克勞維特表示,最近幾年,中國和歐洲加強了金融合作。尤其是去年底雙方完成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金融合作是一個“重中之重”。他認為,中國企業和歐洲金融合作可以聚焦幾個方面:
一是投資歐洲的金融機構。最近五六年,中國企業已經收購了一些歐洲銀行。比如,復星集團2016年以2.1億歐元收購德國最古老私人銀行“豪克和奧夫豪瑟銀行”。
二是中企到歐洲上市。目前較為突出的是D股,即中國股份公司在境外發行、在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上市的股票。隨著巴黎、阿姆斯特丹、米蘭、都柏林、盧森堡等股市向中企招手,選擇的道路也將更寬。不過,至今,中企在D股的表現並不出色。不少投資者因為之前個別中企隱瞞資料等原因而不再青睞中企股票。
三是離岸結算業務擴大。2014年法蘭克福成為歐元區內第一家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後盧森堡、巴黎和倫敦等城市也建立了人民幣清算中心。
四是綠色金融投資。為實現2030年氣候和能源目標,歐盟每年將額外投資2600億歐元。為此,歐盟將加強與歐洲投資銀行、歐盟成員的開發銀行等機構及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的合作。
此外,中資保險也將加快走向歐洲。早在2016年11月,中國人壽首個境外代表處就在倫敦金融城正式開業。但中國保險企業在歐洲整體存在感仍較低。
給倫敦下定義為時尚早?
不過,克勞維特也表示,由於目前歐洲的金融中心在英國脫歐後變得“群龍無首”,加上歐盟和英國平行發展,中國企業可能不得不分散投資。
而且,英國目前仍未放棄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國政府針對倫敦被阿姆斯特丹超越回應稱,這主要是因為英國脫歐後,在金融服務業領域,歐盟希望以歐元計價的金融活動由倫敦移出,轉至歐盟能直接監管的區域內,而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就順理成章地扮演了接力棒的角色。對於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前景,英國政府認為,在脫歐之後,對倫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真正發起挑戰的,是東京、紐約而不是歐陸國家。
路透社早前的調查顯示,英國的金融業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沒有受到脫歐的影響。根據對包括倫敦132家最大或最重要的國際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公司和交易所的調查,這些機構預計英國仍將是他們在歐洲開展業務最主要的中心。倫敦還希望與布魯塞爾在3月前就金融服務業政策達成相關協議。因此,給倫敦下定義為時尚早。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倫敦乃至英國的金融市場仍然值得投身參與,只是要留意英歐貿易談判的進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