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標驅動,企業如何理性發力綠色轉型

“碳中和”目標驅動,企業如何理性發力綠色轉型

兩會期間,“碳中和”再度成為業界關注熱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繼3月8日集體漲停後,碳中和概念股仍持續拉昇。碳中和板塊熱度不減,企業在綠色轉型中應如何理性對待其中的機遇與挑戰?

從源頭應對碳減排

碳中和的定義為: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動態零排放。

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企業應遵行哪些規則?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煙氣多汙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俊華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企業進行碳減排最重要的是兩方面:一是從消耗節能上,儘量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二是從製造工藝上,儘量發展綠色可持續技術。

李俊華認為,如果工廠所進行的鋼鐵冶煉能用氫冶煉替代,就可以大幅減少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也就是說,工廠應從源頭減少二氧化碳產生量,同時,將二氧化碳在排放之前就補集下來很重要。因為當二氧化碳已經排到大氣後再去補集,成本會較高。”

同樣,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趙一新告訴記者,綠色轉型過程中,企業要根據行業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碳減排目標,增加技術投入,從源頭上減少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轉化效率。

“企業還要抓住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所帶來的機遇,儘快在綠色低碳行業抓住關鍵智慧財產權以及核心技術。”趙一新說。

2011年我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截至2020年8月,試點七省市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接近3000家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

“我國企業,尤其是工業製造業,除了部分被納入試點碳交易市場的企業以外,其他企業在低碳發展方面仍然是一張白紙。”永祥股份碳資產管理總監汪軍近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企業的實踐路徑

下階段,產業應作何調整、企業的實踐路徑該怎樣制定?

在產業調整上,趙一新表示,一方面,以電力、化工、交通運輸等為代表的高能源消耗行業亟需產業升級,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則要引入太陽能、風能、水電能等清潔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發展智慧電力電氣化。

“最後,可以在封存、化學或者生物酶法轉化方面引進、研發新技術,這可以針對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做資源化利用。”趙一新說。

汪軍認為,首先,企業要摸清自身、以及其供應鏈上下游的碳排放情況。對於高排放企業(如電力、鋼鐵、水泥等),其重心主要在自身的碳排放管理上;對於低排放企業(電子產品、快消品、日化產品等)尤其是面向終端使用者的企業,其重心應放在供應鏈碳管理上。

其次,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碳管理體系。再次,是建立合理地減排目標,制定減排實施方案。企業碳排放的目標設定,可以從技術創新、能效提升、燃料替代、新能源使用比列提升、裝置電氣化、推動供應鏈減排等幾方面考量。

此外,企業也要積極參與環境資源市場。“所有的碳排放都將在未來實現碳定價,這是行業共識與趨勢。”汪軍解釋,“因此,無論企業目前是否為碳交易市場的控排企業,都可以開始適時參與碳交易、綠證交易、用能源交易等環境資源市場。”

中國投資協會此前釋出《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顯示,中國綠色低碳市場發展將撬動約70萬億投資規模。

據華泰證券分析,我國涉碳中和板塊大致可分為四大類:電力脫碳(儲能、分散式光伏、特高壓產業鏈)、終端電化(廢鋼處理、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節能提效(自動化解決方案、變頻家電)、以及排放綠化(生物降解塑膠、碳捕獲利用和封存)。

汪軍表示,儲能是現階段的一大投資熱門。“不論新能源車、還是新能源電力領域都對儲能板塊有需求,且未來國內的風電、光伏專案都將強制要求配套儲能設施。這些都將成為儲能領域新的增長點。

此外,對於正處於培育期的市場,氫能和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也是潛在重點。

汪軍表示,氫能在工業製造業領域的減排過程中將會有很大潛力。因為,鋼鐵、水泥等工業企業很難完全實現電氣化,要實現碳減排的目標,綠氫、CCUS都是選擇方式。

“但目前來看,氫能和CCUS都處於培育期,技術方向仍不明朗,成本也居高不下,現階段投資仍有一定風險。”汪軍補充說。

文章作者
“碳中和”目標驅動,企業如何理性發力綠色轉型
  • 鄒臻傑

  •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27 字。

    轉載請註明: “碳中和”目標驅動,企業如何理性發力綠色轉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