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車企半年報:上汽集團最賺錢、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經濟網 |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呂江濤 | 北京報道

近日,隨著A股市場半年報披露落下帷幕,上市車企紛紛亮出了“中考成績單”。總體來看,與去年同期業績普遍下滑、車企競相“比慘”形成鮮明對比,今年上半年全行業迎來了強勁反彈,一片“陽光燦爛”。

上市車企半年報:上汽集團最賺錢、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而從半年報披露的更多細節來看,傳統車企在關注業績的同時,更加看重在新能源和智慧化方面的轉型。12家在A股上市的乘用車製造企業,在2021年半年報中提及“新能源”這一關鍵詞的平均次數超過60次,提及“智慧”的平均次數也超過30次。可見,新能源與智慧化轉型在2021年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共識。

此外,“缺芯”也是今年汽車行業最頭痛的問題之一。超六成的上市車企在半年報中直言:晶片短缺造成的影響可能還將持續。

收入與股價同增

截至8月末,12家在A股上市的乘用車整車製造企業的2021年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截至8月31日,這12家乘用車上市企業總市值比2020年底增長超過25%,而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僅為3%。可見,在A股市場,車企的股價表現遠遠好於大盤。

股價的強勁表現源於業績亮眼。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在營收方面,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城汽車分別以3566億元、908億元、619億元位列前三,海馬汽車以9.25億元墊底。從營收增速看,除北汽藍谷外,其餘各車企均比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增長。其中,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的營收增幅都超過70%。

在淨利潤方面,上汽集團憑藉133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居第一,廣汽集團和長城汽車分別以43億元和35億元位列第二、三位。從增速看,長城汽車、江淮汽車和力帆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100%,其中江淮汽車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77億元,其去年同期虧損1.47億元。

上市車企半年報:上汽集團最賺錢、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在港股上市的車企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同樣不俗。其中,吉利汽車實現營業收入450.3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歸母淨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3.7%。而受益於北汽賓士銷量大增,北京汽車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03.75億元,同比上漲16.1%,實現歸母淨利潤27.58億元,同比增長163.5%。

對於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的優秀表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上半年國內車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但銷量依舊突破千萬輛,可以說守住了大盤。基於上半年的良好表現,中汽協再度調高全年銷量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以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佔有率普遍在40%上下浮動,且近年逐年走低,2020年僅為38.4%,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而從今年開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佔有率快速走高。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乘用車銷量達419.8萬輛,同比增長46.8%,市場佔有率為42%,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6.3%。

此外,自主品牌的品牌溢價能力也在穩步提升。頭部車企中,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的單車平均收入為8.42萬元,同比增長10%;長城汽車的單車售價達10.08萬元,同比增長12.15%;比亞迪的單車均價更是達到了15.18萬元,比大眾品牌的14.78萬元還貴4000元。

新能源汽車貢獻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56.9萬輛和128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4.2%和25.6%。

雖然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量顯著增長,但各月之間也表現出了“冷熱不均”的現象。其中,6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4.3萬輛和201.5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8%和5.3%,同比分別下降16.5%和12.4%。而這並不是今年國內車市的首次下滑。5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量也出現了環比和同比雙下滑的局面。

對此,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5月份,世界經濟復甦加快,全球購車需求尤其是歐美車市需求回暖,進一步擴大了晶片供給缺口,導致中國部分車企生產減產損失超出預期。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起到了“穩定器”作用,且貢獻度不斷增大。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5.6萬輛,同比增長139.3%,創下單月銷量新高。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5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均增長2倍。

新能源汽車對整體銷量的貢獻不斷增加,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也在快速提高。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12家在A股上市的乘用車整車製造企業,在2021年半年報中提及“新能源”這一關鍵詞的平均次數超過60次,提及“智慧”的平均次數也超過30次。其中,北汽藍谷、比亞迪提及“新能源”次數最多,分別有154次和107次,長城汽車和小康股份提及“智慧”的次數最多,分別有69次和55次。可見,新能源與智慧化轉型在2021年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共識。

陳士華認為,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恢復好於預期,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度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油耗和新能源雙積分”的目標也倒逼車企向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

上市車企半年報:上汽集團最賺錢、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今年上半年,影響汽車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就是晶片供應。從上市車企公司半年報來看,晶片供應的確對整車企業造成了顯著影響。

以上半年業績遙遙領先的上汽集團為例,其此前最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上汽大眾上半年表現不佳。財報資料顯示,上汽大眾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59.22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8.85億元,而去年同期該數字分別為737.98億元、69.06億元。受此影響,在晶片短缺較為嚴重的第二季度,上汽集團取得營收1770億元,同比下降0.45%,環比下降6.4%;實現歸母淨利潤64.67億元,同比下降11.1%,環比下降5.54%。

對此,東吳證券的研報分析指出,上汽集團二季度盈利水平下降,主要是晶片短缺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而上汽集團在半年報中也直言:“報告期內,全球車用晶片供應嚴重短缺,對公司生產和批發銷量的完成進度造成較大影響。”

吉利汽車在半年報中也提到,“相信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將於今年餘下時間逐漸消散,唯晶片短缺會於期內持續造成影響。”

而長城汽車去年上市的熱銷車型坦克300也因晶片、關鍵零部件短缺等問題數次宣佈暫停接受訂單。長城汽車在半年報中表示:“晶片供應問題對企業生產的影響依然較為突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

此外,江淮汽車、江鈴汽車、東風集團也均在半年報中提及了未來將面臨的晶片短缺風險。

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12家在A股上市的乘用車整車製造企業中,超六成車企喊“缺芯”,僅比亞迪、力帆科技、海馬汽車和北汽藍谷4家未提及受到晶片短缺影響。其中,後3家目前產銷量相對較低,而比亞迪是國內最早佈局IGBT元件的廠家之一,IGBT佔全車半導體的比例達56%,是新能源車的第一大半導體器件。相比同行車企多依賴國際供應商,比亞迪很早以前就開始採用自主生產的車規級晶片,這也使比亞迪在2021年受國際晶片短缺的影響較小。

比亞迪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半導體與智慧化領域,比亞迪依託自身深厚的晶片和智慧化技術積澱,積極佈局人工智慧晶片、演算法等技術研發層面的縱深探索。

責編 | 楊琳

版式 | 孟凡婷

微信值班:賈璇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06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市車企半年報:上汽集團最賺錢、超六成車企喊“缺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