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千億市值縮水7成,留給完美日記的時間不多了
作為美股“中國美妝第一股”逸仙電商釋出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逸仙電商仍然延續虧損狀態,淨虧損同比擴大21.6%,股價腰斬。靠營銷、融資堆起來的國貨美妝市場,情況並不樂觀。
鳳凰網《風暴眼》欄目出品
近日,逸仙電商(YSG.US)公佈了第二季度財報。資料顯示,第二季度逸仙電商淨營收15.25億元,同比增長53.5%,淨虧3.91億元,同比擴大21.6%,逸仙電商仍處於虧損狀態。
財報公佈後,逸仙電商股價持續下跌,截至美股8月27日收盤,逸仙電商股價報收4.7美元,與發行價10.5美元相比已經腰斬,曾經的“千億市值”更是縮水近7成。總市值已遠遠低於珀萊雅(316.16億元)、貝泰妮(849.32億元)等國貨美妝品牌公司。
截自逸仙電商Q2財報
逸仙電商是高瓴創投在消費領域的第一個IPO,也是第一家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的國貨美妝品牌,從創立到上市僅用4年時間。然而在業務層面和“賺錢”能力上,逸仙電商卻沒有保持狂奔速度。
完美日記是逸仙電商孵化的主品牌,前期增長勢頭迅猛,然而早期的口碑主要依靠在社交平臺大規模使用KOL合作,產品質量卻經不起考驗。因而越來越多質疑的聲音出現,甚至評價完美日記是“用心做營銷,用腳做產品”。
逸仙電商釋出的第二季度財報,又釋放了哪些訊號,是否還過度依賴營銷,他們做出的改變又能否打破“上市即巔峰”的新消費魔咒?
01 營銷費用不降反增
燒錢換增長已然行不通
今年3月逸仙電商公佈了上市後首份財報,營收52億的背後,營銷費用高達55億,呈大幅虧損狀態。而最新的財報同樣披露了營業費用為14.12億元,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佔9.73億元,佔總營收的63.8%,較上年同期增長1.1%。“被詬病已久”的營銷費用不降反增,且仍高於大多數國產美妝品牌。
靠營銷起家的逸仙似乎嚐到了其中的甜頭,且一發不可收拾。從小紅書、抖音、微博、B站等社交平臺的大量網紅推廣,到直播界頂流李佳琦、薇婭的直播間,再到簽下代言人周迅及後續開展的系列藝人合作,還有電梯裡、地鐵上、機場裡等隨處可見的廣告牌,逸仙可以說在營銷上砸了大量資金。
透過“低價產品+瘋狂營銷”的飽和式投放打法,完美日記等品牌前期確實吸引了一大批使用者快速起量,也使得完美日記成立兩三年就成為備受矚目的國貨彩妝品牌。
然而物極必反,在這種高密度的曝光下,完美日記的品控經不起考驗,負面評價隨之激增。在微博搜尋“完美日記質量”能看到諸如“我們越是罵它,他家出新品速度就越快!質量做不好就算了,還一直圈我們錢!”“完美日記家的這個上新速度比我換季買衣服速度都快,質量真心不敢恭維。”等網友吐槽。
截至8月30日發稿前,在黑貓投訴平臺搜尋“完美日記”,相關投訴413條,投訴量258條,多是產品有瑕疵、產品與詳情頁描述不符等內容。
套路用多了就會失靈,過度依賴簡單粗暴的砸錢做營銷,反而暴露產品的更多問題,使用者也越來越不買賬了。甚至有網友評價,逸仙燒完自有資金就開始燒投資人的錢,燒完再燒中小股民的錢,簡直是個大坑。
這種情況下,逸仙也嘗試了一些自救方法,很可惜,營銷慣性下的自救依然不被認可,也無法扭轉局面。
02 營銷慣性下的自救依然不被看好
逸仙電商自救第一步就是加大研發經費,第二季度的研發費用為3521.6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6.84%,佔比僅為2.3%。
完美日記的願景是“做中國的歐萊雅”,但資料顯示,歐萊雅集團2020年的全年銷售額279.9億歐元,其中研發費用佔比約為3.4%,達到了9.5億歐元,遠遠超過逸仙電商。前期跑營銷,後期補齊產品,這也是國內這一波消費品常用的手段,從研發投入與營銷投入的對比來看,逸仙電商仍是一家“營銷驅動”的公司。
逸仙電商的自救還在於積極拓寬業務線。比如先後收購了潮玩彩妝品牌小奧汀、法國高階美妝品牌Galénic、醫師專研護膚品牌DR.WU中國大陸地區業務、英國高階美容品牌Eve Lom,加上逸仙公司孵化的完美日記、完子心選、Pink Bear,形成七大品牌矩陣。
然而在自有品牌表現平平的情況下,這一系列動作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質疑,龐大的業務線過於分散精力,或許不利於主品牌發展。網友的反饋中,除了“好有錢”的感慨之外,也不乏“它配嗎”的質疑,對逸仙電商自身產生疑問。接連併購後,逸仙電商怎樣進一步整合併發揮品牌間的協同效應,仍是未知數。
除了橫向拓展品牌維度,逸仙電商在縱向也在拓展品類。上個月,“完美日記隱形眼鏡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和天貓,在售產品有“動物系列”日拋和“星月系列”季拋等。逸仙電商也在今年佈局男士賽道,正式進軍男性彩妝及護膚品市場。在自身根基還沒有扎穩的情況下,就忙著把手伸向更多的品類,顯然逸仙電商是著急了。
03 完美日記們還有賺錢的可能嗎?
“上市即巔峰,股價攔腰斬”,似乎已成為新銳國貨的宿命。而還未上市的國貨美妝情況也並不樂觀。
今年7月,國貨彩妝品牌橘朵母公司上海橘宜化妝品公司發生股權變動,目前其已成為美國泛大西洋資本的100%全資子公司,包括品牌創始人鄭自躍在內的其他股東已全員退出。事實上從去年10月開始,品牌創始人鄭自躍在上海橘宜的持股比例就一直在減少,2020年他的持股已經減少至36.0234%,在上海橘宜被美國泛大西洋100%控股之前,鄭自躍的持股比例僅剩9.0536%,已失去公司實際控制權。橘朵而後給出了官方回應,表示橘朵依然是國貨品牌,但顯然網友並不買賬。
不靠鋪天蓋地的營銷,走有調性品牌路線的“花西子“也面臨困境。今年4月,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主打國風定位的美妝品牌花西子第一次對外尋求融資。事隔4個月,融資結果還沒有公開定論。業內曾調侃李佳琦是花西子的產品經理,甚至李佳琦對花西子有一票否決權。頭部主播的地位越來越強勢,新銳品牌只有被挑選的命運。
市場上靠營銷、融資堆起來的美麗泡泡,正在一點點破碎。
留給完美日記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