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陳子帥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彭博社近日報道,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在軟銀最新財季報告會上宣佈,將退出該公司的日常經營,併為英國晶片設計巨頭ARM的上市做全力準備。軟銀向英國《金融時報》證實,孫正義目前個人對公司欠款總額達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有媒體稱,創造無數投資神話的軟銀在近年來連連虧損,這讓孫正義的“退場”顯得不夠體面。但也有人指出,孫正義押注ARM這張“底牌”,是為了軟銀再度崛起。
將出身劣勢視為人生優勢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孫正義1957年出生於韓國貧窮家庭,後來全家透過藏身在小漁船裡偷渡到日本。然而,在孫正義看來,正是出身劣勢賦予了他人生優勢。他向日本傳記作家井上篤夫說道:“我拿到的牌意味著,與其他人相比,我一開始就處於虧損狀態。但最終證明,這是一種非凡的靈感和能量來源,支援我前進、創造‘不可能’。”
井上篤夫為孫正義所著的傳記記錄道,儘管出身貧寒,但天生智慧以及擁有不屈之心的孫正義,在20世紀70年代末計算機革命開始重塑世界之時,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自此,他結識了包括比爾·蓋茨、喬布斯在內的科技領軍人物,認識到科技的潛力與可能性。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孫正義在高中時便向他的偶像——當時的日本麥當勞董事長藤田田請教如何做生意。根據傳記描述,在大四時,孫正義已成為“一流商人”,他將日本流行的街機遊戲機空運至加州,租給當地餐館和酒吧。當對方表示不感興趣時,孫正義並沒有接受“不”的回答,他會固執地堅持進行面對面談判,“這對他的一些同行來說過於激進”。畢業後,孫正義回到日本並於1981年創辦了軟銀。
英國《金融時報》評價,和許多企業家一樣,孫正義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觀點,並對成功抱有決心。儘管他成長在講等級、機會少的社會,但由於他天資聰慧、工作拼命,擁有古怪的魅力和能夠預測下一個技術風口的本領,這令其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投資者之一。
激進投資伴隨“神話”與失意
在4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軟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就是20世紀90年代先後投資雅虎與阿里巴巴。據說這兩次投資最初的溝通加決策時間分別只用了30分鐘和6分鐘。同時,伴隨世界網際網路科技浪潮的興起、發展與繁榮,孫正義與軟銀不斷透過豪賭式的投資、孵化,打造出龐大的產業帝國,版圖中不乏微軟、沃達豐、谷歌等產業巨頭。
激進的投資風格貫穿孫正義的投資生涯始終,也帶來了豐厚回報。然而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失敗的案例同樣比比皆是,在市場波動期間尤其表現明顯。2021年,孫正義坦言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所投資的公司中,超過90%未實現盈利甚至陷於虧損。同時,近年來全球科技公司股價經歷暴跌,帶動軟銀虧損持續擴大。孫正義開始就投資失誤向投資者們頻頻道歉,表示“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同時拋售各類科技公司股票。近日,在軟銀由擴張戰略調整到防禦戰略時,孫正義宣佈離場。
個人投資風格激進的孫正義曾公開表示,更希望支援敢於冒險的科技企業家,以改變未來。但孫正義的這一做法引來了不少批評,英國《新政治家》雜誌稱,孫正義的危險做法讓整個行業的價值變得扭曲。該雜誌稱,他把自己標榜為現代上流社會中的一員,掌管著一個不斷擴張的技術帝國,並且奪走了消費者的權利,有權自行決定哪些行業被顛覆、哪些企業將倒下。
儘管軟銀集團在過去一年的市值大幅縮水,但孫正義仍保持樂觀,彭博社將他的這種精神描述為“永恆的樂觀主義”。據報道,孫正義數月前曾向股東表示,他對資訊革命的信念構成了他投資戰略的基本主題,而他的追隨者也認為,這種信念終將得到回報。
專心去“設計未來世界”
在軟銀財季報告會上,孫正義宣佈將軟銀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首席財務官後藤芳光等幾位高管,孫正義直言:“我是一位好鬥者,而不是擅長防禦的人,因此我想暫時把精力集中在ARM身上。”據報道,2016年,軟銀集團收購ARM,之後一度將其視為出售物件以彌補虧損但未能實現交易。現在,孫正義看到了ARM“爆發式增長”的前景,將要全力推進其上市。
孫正義表示,當前他能對改善軟銀業績做出的“最好貢獻”便是思考ARM的未來該如何發展。他說道:“我會考慮ARM的商業機會——這是我精力的源泉、快樂的源泉、興奮的源泉。”後藤芳光表示,軟銀讓孫正義肩上的擔子太重了,“我們已經被孫正義寵壞了,必須要擺脫依賴他的習慣”。
彭博社評論稱,當孫正義講到要把軟銀交給後藤芳光打理時,有一種時代終結的感覺。隨著孫正義計劃暫時專注於ARM公司,這甚至有些像“資訊時代風險投資家”軟銀的絕唱。
儘管孫正義認為ARM將在手機革命、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成為創新中心,且ARM公司高管承諾“在2023年某個時間點實現上市”,但是ARM要想以理想估值上市還面臨重重挑戰。
時代的引領者在一個舞臺上謝幕轉身,尚不能輕言“告別”。而這個曾經帶動全人類的科技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時代,如何在波動後以新的形式演進發展,也只能今後在一個更長的歷史週期中去觀察、去評判。孫正義曾經表示:“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天,所有的行業都將被超級智慧機器所重新定義。而我們也希望成為一家對人性發展具有巨大影響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