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大資料:幫助宏觀經濟決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

  啟用寶貴的資料資源,幫助宏觀經濟決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

  走近和了解稅收大資料(深度觀察)

  本報記者 王 觀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2日 第 18 版)

  一張薄薄的增值稅發票,蘊藏著經濟執行的萬千氣象。

  企業有生產就有銷售,有銷售就要開具增值稅發票,一張張發票記錄下企業經營的寶貴資料,這些各行各業的資料匯聚起來,反映出中國經濟執行的方方面面。

  可別小看這些稅收資料。企業經營好不好、產業鏈條通不通、經濟發展是否有活力,透過稅收大資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用活用好稅收大資料,既能幫助宏觀經濟決策,也能增強微觀主體活力。

  近日,記者深入一家化肥生產企業、一條熔噴料產業鏈、一個稅務局採訪,看“活”起來的稅收大資料如何服務經濟發展。

  一家企業的故事:

  172萬元退稅款送上門

  “我們忘記申請留抵退稅,稅務部門主動提醒,比企業還了解企業”

  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

  早上8點,在安徽阜陽市潁州區臨泉路356號的辦公大樓5層,國家稅務總局阜陽市潁州區稅務局幹部李巖巖正和同事們對電腦上的稅收大資料進行“體檢”。

  提取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資料、與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申請納稅人名單比對……再熟悉不過的操作流程,李巖巖幾下就弄好了。很快,電腦顯示出幾家可能存在“異常”情況的企業。

  “咦?這個文勝生物工程公司,不是在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名單裡嗎,怎麼沒有申請退稅?”因為定期進行資料分析,李巖巖早就對當地重點企業爛熟於心。

  發現“異常”的他立刻去隔壁辦公室找稅收管理員儲大志,作為文勝公司的聯絡人,儲大志對這家企業十分了解。“文勝公司怕是忘記申請了,咱們下午趕緊去一趟。”儲大志說。

  彼時,在文勝公司的智慧配肥車間裡,3條生產線轟鳴運轉。新廠區剛投入使用,產能充分釋放,訂單量也成倍增長,原料卻“亮了紅燈”。

  “買原料,得用錢啊。” 在廠區財務辦公室裡,文勝公司財務總監徐光正在和財務人員一起緊急開會——公司賬上流動資金告急了。

  對文勝公司來說,春耕前是生產旺季。令徐光沒想到的是,產能增加了,現有的原料根本不夠用,還得接著買。

  “新建廠區花費了大量資金,原料價格又出現上漲。”一邊是訂單量不斷增長,一邊是購買原料的資金告急,徐光不斷搖頭嘆氣。

  “不行就去銀行貸款吧。”一位財務人員提出了建議。“等銀行批下來,又要等一段時間,交貨日就得往後推了,不行!”徐光反對。

  “要不,不接新訂單了?”又有人提出。也被徐光否定了:“現在市場形勢這麼好,不接訂單會丟掉很多客戶。”

  討論來討論去,還是得抓緊尋找資金。

  “徐總監,我們給你們送錢來了!”儲大志對著徐光開玩笑說。

  “大志,你又不是開銀行的,哪來的錢?”看到在稅務局工作的儲大志和李巖巖到訪,徐光很驚訝。

  “快看看,是不是這筆留抵退稅忘了申請啊?”儲大志把幾頁紙擺在了徐光桌上。“啊?我們還能享受這個政策?”這筆“意外之財”,出乎徐光意料。

  “你們前期購買了大量原料,但產品銷售額卻不高,賬面就會趴著這筆應退稅款。”儲大志耐心解釋起來,企業購買原料、裝置等支出會形成可以抵扣的進項增值稅,而留抵退稅,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退還。

  “趕快填單子,申請退稅!”徐光和財務人員興奮起來。

  拿著文勝公司填好的申請單,李巖巖和儲大志立刻回到稅務局,透過綠色通道為文勝公司辦理留抵退稅。很快,172萬元到賬。

  “我們忘記申請退稅,稅務部門主動提醒,比企業還了解企業,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事後,徐光連連感慨。

  “企業採購、銷售資料,在增值稅發票系統裡都很清晰。稅收大資料分析,讓我們有了‘千里眼’‘順風耳’。”儲大志笑著說,如今,每一個稅收管理員背後,都有“李巖巖們”的大資料分析做強力支援,能動態掌握每家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時幫助企業。

  不僅如此,稅務部門正在不斷拓展稅收大資料分析範圍,不僅能實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和個性化涉稅需求,還能輕鬆實現稅費優惠政策輔導、應享未享稅費政策提醒、涉稅難題解決等。

  “公司上半年訂單已排滿了,一季度銷售額比去年全年翻了兩倍。稅收大資料幫了大忙!”徐光說。

  一條產業鏈的故事:

  上下游企業一拍即合

  “再也不用為找不到供應商發愁了,產業鏈一下子活了起來”

  2020年4月10日,廣東東莞市。微風拂面,走在路上的程旭心情格外好。

  看著下游口罩企業訂購的40噸聚丙烯熔噴料順利發出,作為東莞市泰合塑膠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程旭長出了一口氣。半個月前,他的企業差點遭遇一場“斷鏈”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口罩原材料成了各家企業的緊俏物資,剛剛復工復產的泰合接到一批聚丙烯熔噴料訂單。有訂單在手本是好事,公司採購員卻焦急地跑過來告訴程旭,“咱們一直合作的上游供應商都還沒復工,這可怎麼辦啊?”

  接下來幾天,程旭打了很多電話、找了很多朋友,採購員們也沒日沒夜四處聯絡,眼見交貨日期一天天臨近,供應商卻依然沒有著落。

  “復工的企業還不太多,供應商短時間內怕是找不到了。”採購人員想放棄的念頭愈發強烈,“程總,咱們的訂單估計完不成了。”

  一邊是下游客戶頻繁打電話催交貨,一邊是大海撈針找上游供應商沒結果。“訂單沒法按時交付,不僅是延誤交貨賠錢的問題,還會損害企業信用,甚至可能就此丟掉長期合作的夥伴。”程旭壓力倍增。

  幾天後,好訊息卻從稅務局傳來了。

  “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電話那頭,稅收服務專員何深在電話里語氣如常。他哪裡知道,這通本是瞭解復工復產情況的例行電話,成了企業的“救命”熱線。

  何深告訴程旭,廣東稅務部門剛剛上線了“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能幫上下游企業打通產業鏈。在何深輔導下,將信將疑的程旭立刻開啟手機,透過“粵稅通”小程式登入智聯平臺,完成註冊後在“尋找貨源”功能介面輸入“聚丙烯熔噴料”進行查詢篩選,一批近期銷售過這種材料的供應商名單就出現了。

  “我在網上查過供應商,沒有找到這些企業啊,稅務局為啥能知道誰手中有原材料?”程旭感到好奇。

  “單個稅收資料的資訊量有限,但稅務部門彙總了所有企業的增值稅發票資訊,透過大資料分析,產業鏈上的供需狀況就比較清楚了。”何深進一步解釋說。原來,作為智聯平臺的運營者,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透過對發票中的原材料商品名稱資訊進行語義分析、智慧分詞與模糊匹配,對供應商的產能產量、信用評級、需求強度、風險因素等資訊進行綜合計算,並結合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優先順序匹配排序,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我特意在‘地區篩選’功能裡選了‘東莞市’,想著企業離得近採購方便些。”最終,程旭選中了東莞市基爍實業有限公司,立刻撥通了該公司總經理王勇的電話。

  此時的基爍公司也同樣深受產業鏈不暢之苦。因疫情防控需要,基爍公司將幾乎一半的生產線轉產聚丙烯熔噴料,產品有了,卻找不到買家。“聚丙烯熔噴料產量大幅提高,倉庫都要堆滿了,我們也發愁啊!”王勇說。

  接到程旭的電話,王勇特別高興,兩家一拍即合,一條口罩產業鏈由此打通。“我們很快談妥了交易,總算給下游企業有了交代,他們可等著這批貨生產口罩呢!”程旭說。

  從那以後,程旭便成了“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的常客。“之前若想找供應商都是靠熟人介紹、網上搜索,好比在大海里撈針,現在有了平臺的幫助,再也不用為找不到供應商發愁了,產業鏈一下子活了起來。”程旭感慨道。

  “年底一算賬發現,去年全年銷售額比2019年多了4倍呢。”提起企業逆風前行的經歷,程旭特別自豪,“這不,現在的訂單量也比去年這個時候多了百分之二三十。”

  “東莞地區製造業企業居多,產業鏈暢通對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尤為重要。”國家稅務總局東莞市稅務局總會計師吳文傑說,開發智聯平臺有助於解決企業原料供應不暢、上下游產銷脫節等關鍵堵點,為省內產業鏈供需雙方打造雙向展示的平臺。“企業生產了什麼材料、哪些企業銷售過材料等等,都能透過稅收大資料反映出來,稅務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幫助,藉助智聯平臺暢通企業‘生命線’。”

  一個稅務局的故事:

  稅收指數助力把脈宏觀經濟

  “稅收指數成了釋出會上的‘明星’,幫企業解決了諸多難題,我們打心底裡高興”

  2021年3月13日,週六。

  已是深夜,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辦公大樓的一間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57,58,59,0點,開始。”週日0點,系統會自動開始增值稅發票資料統計,稅收大資料和風險管理局的技術人員會在一旁盯著,防止系統出現卡頓或異常。

  週日7點,大樓的另一間辦公室裡,稅收經濟分析處主任科員尉小寶早已坐在辦公桌前,盤算著今天的工作計劃,“差不多到8點,系統就能跑完這些資料,統計出總量了。”

  8點一到,資料果然就同步顯示到尉小寶的電腦裡。他迅速把資料按周、月、季度、年度以及同比、環比增幅等指標製作完成。此後,還要對資料進行檢驗,比如,看看變化波幅是否正常,分析有沒有假期、政策等特殊因素影響。

  9點45分,尉小寶完成檢驗工作,拿出圖文兼具的詳實報告。在經歷了一系列嚴格稽核程式後,尉小寶將局領導審完簽字的報告電子版傳送給省發改委。週一一早,這份報告要與其他重要經濟資料一起報給省領導,作為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

  去年2月至今,這樣的工作節奏已經成為尉小寶的常態。

  幫企業解決涉稅問題、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稅收大資料在微觀主體經營層面已經體現出很高的價值,但這座“富礦”能否在宏觀經濟層面發揮更大作用?稅務部門很早就在思考,如何透過稅收大資料更好地“觀”經濟,開發出能夠助力把脈宏觀經濟的拳頭產品。

  2020年,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山東稅務部門創立了山東稅收經濟指數體系。“稅收指數是透過深度分析徵管資料、增值稅發票資料、企業申報資料得來的,包含納稅主體活力指數、發展指數、盈利指數、綜合指數等一系列具體指標,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納稅主體參與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變動趨勢和盈利狀況,當好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謀。”山東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主任科員劉偉說。

  很快,這套稅收指數的價值就得到了充分體現。去年4月,有資料顯示,全省90%的企業已經開門營業。然而,稅收指數反映出的情況卻並不這麼樂觀。

  “90%的企業開門營業,並不意味著都能恢復生產,即使恢復生產,也可能銷售得並不好……”透過分析稅收指數各項具體指標,山東稅務部門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內容。很快,尉小寶和同事們寫好了題為《規上工業企業復銷好中趨緩亟待再加力》的報告。

  報告專門提出要重點關注企業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如一些未復銷企業情況堪憂、部分地區產業結構佈局需進一步最佳化、國際油價變動對省內重點行業影響較大等。報告還發現,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庫存積壓嚴重、國際人流物流不暢等因素可能造成已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再次減產停產的風險,有的企業由於庫存急劇攀升,不得不減少生產線生產,以緩解庫存帶來的資金佔用壓力;有的出口型企業,由於國外訂單取消,出口轉內銷不暢,企業面臨停產風險。

  報告上報後,省裡開始著手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稅務部門也繼續透過稅收大資料,進一步打通產業鏈,幫助出口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助力企業更好復工復產。

  從此,稅收大資料在省內聲名鵲起。去年5月底,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釋出會,開始用稅收大資料“說話”,準確反映經濟執行狀況。“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以及一攬子稅收減免及精準服務政策的落地實施,山東省市場活力指數自3月份起明顯好轉,到4月份基本上回升到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個別指標甚至超過了2019年同期。”

  目前,山東稅務部門初步構建了稅收指數體系,建立了每月結束後10日內釋出納稅主體活力指數和發展指數、綜合指數,每季度申報期結束後5日內釋出納稅主體盈利指數的固定工作機制,稅收指數的編制明顯增強了稅收大資料服務大局的指向性和精準性。

  “看到我們的稅收指數成了釋出會上的‘明星’,幫企業解決了諸多難題,我們打心底裡高興,工作也更有幹勁了,準備進一步深挖資料‘富礦’,讓更多稅收大資料‘開口說話’。”尉小寶說。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運用大資料提升稅收治理現代化水平。資料顯示,到2020年年底,全國稅務機關精準引導產銷對接,已累計幫助企業實現成交專案超過400億元,稅收大資料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利器”。

  “資料服務大局要加力。”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表示,稅務系統要用好用足稅收大資料,盡最大努力為各類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

  -記者手記

  深挖資料“富礦” 釋放發展潛力

  稅收大資料是什麼?它是讓企業應急週轉的“救命錢”,是使產業鏈上下暢通的“生命線”,還是能幫助宏觀經濟決策的“好參謀”。

  據國家稅務總局介紹,從量上看,稅收大資料涵蓋近7000萬企業納稅人和數億自然人納稅人資訊。從質上看,稅收大資料既涵蓋稅收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覆蓋各類經濟主體經營活動的基本過程。每類資料均可細化到每位納稅人的具體情況,可以細分成行業、地區、規模等不同維度。深挖稅收資料“富礦”,將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稅收資料有價值,其他資料同樣如此。去年釋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資料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強調要加快培育資料要素市場。當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覆蓋面廣、滲透力強,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資料的價值應當被充分重視。

  重視資料的價值,發現是基礎,利用好更關鍵。當前,各部門各行業中還有一些好的資料沒有被發現,或是利用得不充分。尤其是政府部門,更應主動加強資料探勘和利用。深挖資料“富礦”,就應推進政府資料開放共享、提升社會資料資源價值、加強資料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等,抓住機會啟用更多“沉睡”的資料資源。資料的生產渠道可能各不相同,但如果加以分析、整理、應用,很可能就會像稅收大資料一樣大放異彩。

  我們期待,資料這一重要生產要素在未來能發揮更大作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784 字。

轉載請註明: 稅收大資料:幫助宏觀經濟決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