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既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二十週年,也是WTO事業發展關鍵年和改革大年。WTO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久拖未決,與此同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區域自貿協定陸續簽署。
明年是RCEP正式生效的啟動之年,也是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重要一年。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國際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成為全球經貿規則的新趨勢。CPTPP體現了高標準、廣覆蓋的基本特徵,CPTPP規則從經濟領域擴充套件到社會領域。
他認為,CPTPP有可能成為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重要藍本,並促進WTO改革,進而推動全球新一輪自由貿易程序。
遲福林。受訪者供圖
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
新京報:中國加入WTO二十年間,我國的對外開放是一個什麼樣的路徑?
遲福林:加入WTO以來,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首先,從工業市場開放到服務業市場開放。加入WTO以來,中國加快工業領域的市場開放,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體系,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成為“世界工廠”。201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自此以後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服務業市場,我國入世時承諾開放九大類100個服務業分部門,目前實際開放近120個服務業分部門,在金融、保險、法律服務、分銷等諸多領域推出重大開放舉措。例如,我國入世時承諾3年內證券企業的外資佔比達到三分之一,僅用一年就兌現承諾。
其次,從貨物貿易為主轉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20年來,我國切實履行貨物和服務開放承諾,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7.4%,低於9.8%的入世承諾;貨物進出口總額從2002年的6208億美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46559億美元,年均增長11.8%,貨物貿易規模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第三,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到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我國從加入WTO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從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到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機制,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構建新發展格局對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依賴性全面增強。由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要求推動以保障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為主的流動型開放向規則導向的制度型開放轉變;適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開放措施需要從關稅減免等措施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措施延伸;而作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我國更需要透過制度型開放擴大對全球多邊規則框架的影響力,共同維護並推進世界多邊貿易體制變革。
新京報:加入WTO對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
遲福林: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WTO以來,我國積極融入世界經濟,既釋放了巨大的發展潛能,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也重塑了自身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以消費為例,受疫情影響,雖然短期內消費市場恢復增長面臨較大挑戰,但從中長期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68萬億美元,是美國同期的97.6%。若按過去5年平均增速計算,估計到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6.06萬億美元,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品零售市場。
我國成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推動者。加入WTO以來,我國已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從大國責任出發,我國努力倡導各國維護經濟全球化大局,堅持多邊主義,積極推進多邊雙邊自由貿易程序,在完善全球治理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比如我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成果,不僅積極促成具體專案落地,而且發起設立亞投行、絲路基金等,主動提供開放合作的全球性公共產品。
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自2002年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30%。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5年全球排名第一。2020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下,我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未來5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與動力源。
國際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
新京報: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疫情衝擊,促使國際格局重新洗牌。國際經貿規則發生了哪些變化?
遲福林:國際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首先是“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成為全球經貿規則的新趨勢。比如日本與歐盟簽署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中,歐盟取消99%針對日本商品的關稅,日本取消94%針對歐盟商品的關稅;在英日自貿協定中,英國對日本99%的出口都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在汽車關稅中,英日雙方同意將分階段降低關稅,直至2026年全部取消。將於明年生效的RCEP中,90%的貨物貿易關稅將被取消。
其次,國際經貿規則調整向區域內“高標準”和區域外“強排他”的方向演變。區域內“高標準”,比如美墨加新自貿協定(USMCA)主要內容涉及三國間農產品貿易實現零關稅、汽車配件零關稅,不對出口到對方市場的產品使用出口補貼或WTO特殊農業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條款。區域外“強排他”,主要表現為原產地規則的“高標準”、毒丸條款等域內成員國對域外成員的非關稅貿易保護工具。例如,USMCA、CPTPP和EPA針對紡織服裝產品均設定了“從紗開始”的原產地標準;USMCA要求包括乘用車、輕型卡車和汽車零部件在內75%的汽車配件需在北美生產,以滿足“零關稅”待遇。
第三是規則措施由“邊境上”向競爭中性等“邊境內”轉移。“邊境內”規則明顯增多,從最新簽訂的區域貿易協定內容看,更多強調智慧財產權、國有企業、政府採購、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競爭中性等“邊境內規則”。競爭中性原則已經成為超大型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章節,美國、澳大利亞與韓國、以色列、智利等18個國家透過簽署雙邊FTA強調或蘊含了競爭中性原則,適用競爭中性原則國家的GDP比重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60%以上。
加入CPTPP將面臨比入世更復雜的局面
新京報:我國正在申請加入CPTPP,你認為CPTPP的實施將對WTO的多邊貿易體制產生什麼影響?
遲福林:目前,中國、英國、泰國等都已正式提出加入CPTPP的申請。我國主動申請加入CPTPP,是建設高水平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大舉措,體現我國推動形成更加開放的全球市場的決心和行動。
CPTPP體現了高標準、廣覆蓋的基本特徵。首先是“高標準”。CPTPP致力於實現各成員99.5%的稅目和貿易額“零關稅”;在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要求以負面清單方式實施市場開放。其次是“廣覆蓋”,CPTPP共30個章節,主要為六大領域: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規則、合作與便利化、一般法律條款。CPTPP規則從經濟領域擴充套件到社會領域,比如強調環境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強調保護勞工權利,改善勞工條件和生活水平;強調透明度,反對貿易投資中的賄賂與腐敗等。
CPTPP為全球第四大自貿區(次於RCEP、歐盟、北美),涵蓋11個成員國,覆蓋約5億人口,GDP總和超過13.5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3%。CPTPP中具有先進性的條款成為其他自貿區談判的參考樣本。例如,CPTPP是首次將國有企業寫入協定章節的自貿區協定,將雙邊、區域貿易協定和國內製度及改革要求相聯絡,以規範成員國政府和企業行為。
所以我認為,CPTPP有可能成為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重要藍本之一,並促進WTO改革,進而推動全球新一輪自由貿易程序。同時,中國加入CPTPP,將面臨著比20年前入世更加複雜的局面。
新京報:服務貿易仍是我國對外貿易的突出短板。我國申請加入CPTPP將帶來更深層次的市場化改革與制度性變革。對此你有何建議?
遲福林: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對標高水平經貿規則,對此,我的主要建議是:首先,對標CPTPP實現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重要突破。在自貿試驗區內全面推廣已經出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標新加坡、中國香港等自由貿易港,制定實施與CPTPP服務貿易開放水平基本相近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同時,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探索實行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與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的一體化管理。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且條件比較成熟的時候,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跨境服務貿易清單。
其次,對標CPTPP服務貿易國內規則中實現高水平制度性開放。適應全社會日益增加的國際化服務型消費需求,率先實現與發達國家在旅遊、教育、醫療、商務、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監管標準與職業資格的互認或單向認可;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提升市場監管部門在競爭政策審查與公平競爭執法中的權威性、有效性與透明度,強化對國有企業與指定壟斷企業的公平競爭監管;加快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儘快實現廣東服務業規則、規制、管理標準與港澳銜接。
第三,對標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加大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數字服務貿易規則敏感領域的壓力測試;在跨境資料安全有序流動及隱私保護方面加大開放力度,並探索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監管制度與法規體系。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