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新股、不融資,就是要快速上市。
文:張俊雯
編輯:曹瑋鈺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
張勇,即將收穫第三個IPO——海底撈的海外業務也要分拆上市了。
海底撈海外業務子公司——特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稱“特海國際”)於7月13日晚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計劃以介紹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和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本次上市採用介紹形式,意味著特海國際此次IPO將不發新股、不融資,省去了中間路演、配售等環節,以達到最快速度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餐飲消費賽道“大蕭條”,並非是上市的最佳時機。但海底撈為何如此著急,就連“不融錢”也要分拆上市?
01
上市不融資,“海外撈”著急了
特海國際將成為海底撈和頤海國際之後,張勇的第三隻“火鍋股”。
特海國際是海底撈海外業務獨立拆分出來成立的子公司。7月11日晚,海底撈釋出公告稱,正在考慮將Super Hi公司股份進行實物分派方式的分拆,並以介紹上市方式於港交所主機板單獨上市。Super Hi及其附屬公司主要系公司於海外從事的餐飲業務。
海底撈海外業務規模並不大,相比於海底撈全球1443家門店數,海外門店只有97家,佔比不到7%。新加坡是海底撈出海第一站,隨後又開拓了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海外業務收入規模也不大。特海國際於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所錄得的收入分別為2.33億美元、2.21億美元、3.12億美元、1.091億美元。對比海底撈2021年最新資料,海底撈海外門店營收規模佔總收入6.88%。
而且海外業務尚未實現盈利。特海國際於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淨虧損分別為0.33億美元、0.53億美元、1.51億美元及0.29億美元。
但相比之下,海外市場的客單價更高。根據海底撈財報顯示,2021年海底撈海外餐廳人均消費為197.9元,相當於公司平均值的1.9倍,境內一線城市的1.8倍。
早在2018年,首店新加坡的單店收入就已經超過境內一線城市。根據海底撈2018年上市時披露的資料計算,彼時新加坡門店的單店年收入高達5900萬元,而境內一線城市為4600萬元,二線城市為4400萬元,三線及以下城市為2200萬元。
而且在境內客單價呈下降趨勢的背景下,海外餐廳不降反升。2020至2021年,海底撈境內一線城市的顧客人均消費從116.2元降至111.8元,二線城市從105.7元降至101.7元,三線城市從100.2元降至95.7元。而海外餐廳勢頭不減,人均消費從192.6元增至197.9元,這說明海外市場還有增長潛力。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海底撈和頤海國際的股價在2021年初達到歷史高點後大幅跳水,市值蒸發80%以上。兩隻股票長期低迷,套牢了不少二級市場投資人。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對“火鍋股”情緒不高,海底撈現在衝刺IPO,顯然現在不是最佳時點。
但有意思的是,這次分拆方式系“實物分派+介紹上市”。“實物分派”意味著特海國際將股份直接分給海底撈現有股東,而非由海底撈直接控股;“介紹上市”意味著不發新股、不融資。
如此操作,有兩個好處。
一來,省去了發行新股、路演配售等環節,以最快速IPO,增加股東手裡股票的流動性。
換言之,在資本市場不看好消費賽道的情況下,海底撈把海外業務這塊相對優質的資產剝離出來,單獨掛牌上市,有助於投資者藉機“回血”。
二來,這起到了市值管理的作用。
如今海底撈市值整體偏低,將成熟業務獨立分拆上市,產生的增值收益,可以對海底撈價值產生“放大器”的作用。而且“實物分派”無疑對海底撈現有股東是一個利好,類似於向股東進行了一次“特別派息”,如果未來股價上漲,對股東則更是一種補償。
一位接近海底撈的頭部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市場行情不好,估值不理想,這個操作很正常。”他表示,有了上市主體,股東手裡的股票可以流通變現,等之後行情好轉公司可以再融資。
02
資本運作一把好手:
分拆、孵化子品牌、搞投資
海底撈輝煌不再,讓創始人張勇“操碎了心”。
近年來,“火鍋界天花板”海底撈頻頻受挫:翻檯率持續走低、疫情期間關閉近300家門店、2021年更是鉅虧41.6億元、市值一年蒸發3500億,這讓張勇揹負了不小的壓力,也曾承認自己誤判趨勢。張勇於2022年6月宣佈辭去海底撈CEO一職,由“最牛服務員” 楊利娟接任。
不過,縱觀海底撈發展史,且不說餐廳經營情況如何,單看張勇這一連串的資本運作,不可謂不是一把好手。
第一招,分拆。頤海國際是海底撈旗下專門從事火鍋底料生產的子公司,2016年在港交所獨立分拆上市,成為“海底撈系”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分拆一方面讓正處於擴張期的海底撈變得資產更輕,擴充套件更快,另一方面也讓頤海國際在公開市場上獲得了更多機會。財報顯示,2013至2021年,頤海國際的年收入從3.16億元增至5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4.3%;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從0.22億元增至7.6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5.8%。
之後,海底撈的分拆之路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沿著火鍋業務鏈,海底撈拆分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公司,覆蓋食材、調味品、人力資源、IT系統、店面裝修等環節。
·蜀海供應鏈,主要負責火鍋食材的自採和外購、清洗入庫、配送等服務;
·微海諮詢,從海底撈人力資源模組獨立出來,除了執行海底撈招聘和員工培訓,還向其他餐飲企業提供服務;
·紅火臺,是海底撈與用友合資成立的IT系統,提供會員管理、庫存管理、運營管理等餐飲SaaS服務。
而海底撈負責最關鍵的餐廳經營,居於中樞地位,賦能各子公司。
第二招,孵化子品牌。海底撈看到消費者對其品牌不再狂熱後,嘗試透過孵化子品牌探尋第二增長曲線。海底撈陸續推出了秦小賢、撈派有面兒、十八汆、佰麩私房面、孟小將、駱大嫂、飯飯林、製茶樂園、喬喬的粉、苗師兄鮮炒雞等多個子品牌,試圖趕上新消費的末班車。只是,這一策略收效甚微。
第三招,創而優則投,已經成為企業對外擴張的常見方式。張勇的投資版圖也頗為亮眼。他不僅親自成立了量化投資平臺,而且還悄悄成為了頂級VC的LP。
海底撈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成立於2019年,法人是苟軼群。苟軼群為蜀海供應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而蜀海供應鏈是海底撈的供應鏈子公司。天眼查顯示,根據股權穿透,海悅量化投資由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海悅投資)全資控股,最終受益人為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作為張勇的投資平臺,上海海悅投資對外投資了不少頂級VC,包括紅杉資本、雲鋒基金、鼎暉投資、景林投資、鐘鼎資本等。
但話說回來,資本運作只是一種金融手段,對於餐飲巨頭來講,歸根到底還是要回歸產品和服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