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繼續抱團取暖,漲指數跌個股,普通股民該怎麼做投資?

週五的行情,上證指數小跌0.4%,深證兩大指數均翻紅,創業板漲幅更是達到了2.27。

然而個股漲跌幅的比例卻是1118比2945,成交額1.11萬億,很明顯,大部分人沒賺到錢。

這讓菜頭想起了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當時的中字頭、環保股、科技股(大多數與移動網際網路沾邊)漲得龍飛鳳舞,整個市場的情緒一片高漲,好像這些風口上的公司,可以永遠漲下去一樣。

當前的情緒,越來越相似了。

機構繼續抱團取暖,漲指數跌個股,普通股民該怎麼做投資?

當前創業板指數的市盈率(TTM)估值,處於開市以來的94.44%的歷史百分位上,離上一次狂歡的歷史頂部,僅一步之遙。

機構繼續抱團取暖,漲指數跌個股,普通股民該怎麼做投資?

寫這些,沒太多意義,相信每個人都能看到風險的,只是人們在情緒高漲時,容易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次不一樣。

這次不一樣,從荷蘭的鬱金香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其實每次都一樣。

菜頭寫這些平和的文字,僅僅是提醒你,哪怕是博傻,這個機率也是不值得去參與的。

當前的行情,其實之前的幾篇文章,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了,就是機構抱團博傻的行為。

機構也存在割韭菜的行為,明星基金(高瓴)之類的割草根基金的韭菜,然後草根基金抱團博傻。

大量的股民因為去年下半年的基金收益高,把之前炒個股的資金,抽出來買基金了,然後基金髮行越來越大,市場解讀為去散戶化。

實際上,這個解讀不是完全正確,正確的解讀應該是,機構散戶化。

當然,未來機構會逐漸從散戶化到專業化過度,只是以目前的行為看,談專業化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

大家不要忘了,在2015年後的兩三年時間裡,破產清盤的公募、私募基金數都數不過來,要說這些機構專業,可能就是比普通散戶多看了幾個財務資料而已,專業——專業坑基民。

可以說,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基金的投資能力,都垃圾,市場下跌的時候,全是狗熊。所以如果你真相信A股基金投資能力,還不如相信自己。

真的,他們比你強不了多少,你隨機拉一個組合不動,都有可能跑贏他們的平均值。

當然,不是所有基金都是這樣的,也有長期跑贏市場的好基金,比如傅鵬博老師之前在興全操盤的基金,現在操盤的睿遠成長基金,都是能夠穿越熊市的好基金,好基金有,但是不多,幾個手指頭數得過來的那種。

因此,當前投資基金,無論是定投還是主投,都是風險遠大於收益的,需謹慎。

如果你恰好重倉了那些風口上的股票,也賺了錢,菜頭的建議是,落袋為安就好了,只有揣到你兜裡的錢,才屬於你的錢,其他都是一個賬面數字而已。

記住,市場下跌的速度,大多數時間是快於上漲的,熊長牛短,是股市的典型特徵。

最後,再來說下機構抱團的事情。

關於機構抱團,菜頭個人沒什麼偏見,這個市場,本來就有很強的投機博弈在裡面,投機賺的就是資訊差。

所以抱團能否延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資金的供給,資金的供給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流動性是鬆緊,另外一個就是市場的信心。

但是一般來說,市場的信心是由流動性決定的,菜頭個人認為,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的全球普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會逐漸迴歸常態。

全球經濟也會有所恢復,但是,當經濟逐漸恢復正常時,就不再可能繼續像2020年這樣大幅度放水,大家冷靜下來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已經這麼爛了。

市場給予這些高估值的股票,是需要業績兌現的,能夠給你100百倍200倍的市盈率,也就是期待也是希望你的業績能夠持續翻倍成長的。

現實情況大多數公司做不到,這樣一來,就會陷入到高成長陷阱中去,當這些幻想最終破迷的時候,就會形成雪崩效應。

說真的,每一輪股災下來,這些叫囂最厲害的韭菜,沒有一顆是無辜的。

菜頭看了20年,屍體一片一片的。

我賺不了大錢,不能暴富,但是要說股市的收益,拉長到任意一個三年五年來看,絕對是超過90%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

很多人經常在聊天中說,我不能像你那樣啊,堅持10年,我的錢放不了這麼久啊,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不適合做股票投資的。

有個朋友說,財不入急門,你看中華文字,多有智慧。

最好的投資不是追漲殺跌,而是提高自己的認知,透過學習,瞭解漲跌背後的邏輯和關聯,收穫自己能力圈的收益。

透過時間的累積,賺公司成長的錢,這是大部分普通投資人,最正確和安全的投資道路。

股價不漲,我賺股息,股價漲了,皆大歡喜。

本文來源於“CT600519”

作者: 菜頭日記

我每天都會寫深度分析,望大家點贊評論,歡迎關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45 字。

轉載請註明: 機構繼續抱團取暖,漲指數跌個股,普通股民該怎麼做投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