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發區塊鏈金融應用評估規則

  新華社上海7月23日電(記者 張豔芬)《上海證券報》23日刊發題為《央行下發區塊鏈金融應用評估規則》的報道。文章稱,央行近日下發了《關於釋出金融行業標準推動區塊鏈技術規範應用的通知》。該通知顯示,《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下稱《評估規則》)已經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透過,並開始執行。

  央行要求金融機構結合實際認真落實《評估規則》,建立健全區塊鏈技術應用風險防控機制,定期開展外部安全評估,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範應用。同時,要求金融機構應在滿足金融相關標準和規定的基礎上,按照《區塊鏈資訊服務管理規定》,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備案工作。

  區塊鏈技術由於具備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能夠解決銀行在支付與清結算、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等業務領域的“痛點”,有著前景可期的落地場景。

  近年來,國內多家銀行積極佈局區塊鏈領域。目前,已經有不少銀行將此技術落地應用到一些具體場景,例如農業銀行釋出了國內首個養老金聯盟鏈,建設銀行開發了區塊鏈國際銀團資產轉讓平臺,浙商銀行推出了“應收款鏈平臺”,微眾銀行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和多金融機構間對賬平臺。

  7月21日,央行上海總部公示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2020年第一批),在8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中,就有7個採用了區塊鏈技術,例如浦東發展銀行的“基於區塊鏈的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服務”等。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務方面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具體到應用場景以及怎麼應用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雖然有一些銀行已經推出落地應用的產品和服務,但更多隻是針對業務範疇的,區塊鏈應用技術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整體上仍處於探討和研究階段。”一家股份銀行的資訊科技部人士說。

  儘管如此,很多銀行正在大力投入積極研發。微眾銀行、工行和中行都設定了專業的研發部門或區塊鏈實驗室,它們也是目前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較多的3家銀行。

  由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務落地的場景越來越多,對資料資訊的保護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前提。

  在安全評估方面,《評估規則》就涉及基本要求評估、效能評估、安全性評估等多個方面,規定了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的具體實現要求、評估辦法、判定準則等。其中,在評估方法上,推出了查閱材料、檢視系統、訪談人員、測試系統四個方法。(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57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下發區塊鏈金融應用評估規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