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使用者眼中的DeFi是什麼樣?看這份報告你就明白了

由 藍樹芬 釋出於 財經

免責宣告: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鏈聞

作者:ARPA

2020 年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大熱之年。DeFi 的應用方向眾多,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平臺、穩定幣等等,目前市場上已經圍繞這些應用方向出現了上百個 DeFi 專案。DeFi 借貸龍頭 Compound 透過用 COMP 代幣來吸引使用者參與存貸,一個月內資金沉澱量飛增 10 倍,COMP 估值高企,拉開 DeFi 的狂歡序幕。在這之後,DeFi 新概念層出不窮,借貸平臺,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穩定幣,預言機不斷湧現,優秀的 DeFi 專案紛紛利用 token 流動性挖礦實現使用者冷啟動。這讓 DeFi 成為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總體鎖倉量超過 30 億美元。在 DeFi 眾多業務領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三大方向為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借貸業務。其中,DeFi 借貸業務的發展尤為迅速。

問卷背景

本次使用者調研主要研究課題為中外普通使用者對錢包和 DApp 的使用情況、流動性挖礦的參與程度、以及在目前使用 DApp 的痛點。ARPA 團隊在 2020 年 7 月面向 ARPA 社群的區塊鏈從業人員、區塊鏈資深使用者、幣圈炒幣使用者、前沿科技愛好者等區塊鏈相關使用者投放了《2020 關於 DeFi 的有獎調查問卷》。中文版問卷共收集到了 300 餘份有效回答,英文版問卷共收到了 400 餘份有效回答。受訪群體中大部分 (約 70%)為接觸加密貨幣 2 年及以上的資深使用者,23% 為 1-2 年的普通使用者,7% 為剛剛接觸不到一年的新使用者。本次使用者調研兼顧了不同地域、年齡層、職業和性別,具有行業代表性。我們對調查結果進行了資料分析,最終用以瞭解並挖掘區塊鏈相關使用者對 DeFi 的認知程度、潛在需求和使用偏好,從而指導 DeFi 產品的設計、解決 DeFi 使用者的需求、促進 DeFi 行業的發展。

執行摘要

  1. 受訪群體大部分為加密貨幣資深使用者,並不能完全代表小白使用者的行為。參考 Compound、Uniswap、Curve 等活躍地址數,我們預計目前 DeFi 的使用者量在數萬人左右,相對於全球 500 萬 crypto 交易使用者僅 1% 的滲透率。現階段行業需要的是能讓大眾,而非僅大戶和巨鯨才能參與進來的 DeFi 產品。
  2. 調查顯示,DeFi 認知程度和炒作程度要遠超使用者實際參與程度。而使用者參與的單一最大訴求是獲得流動性挖礦獎勵,亦或是超額利息收益。綜合收益率要超過年化 15% 使用者才用動力參與。
  3. 流動性挖礦 (Yield farming/Liquidity mining) 作為一種創新的激勵方式,透過去中心化借貸平臺發行平臺代幣,發放給存貸使用者以補貼資金收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早期吸引使用者的獲客機制。
  4. 中外資深使用者中,雖然去中心化錢包非常普及,但用途仍然以轉賬和儲存為主,使用各類 DApp 的使用者僅三分之一。使用 DeFi 需要熟練使用錢包,導致使用者使用路徑長,學習門檻高。
  5. 面對由智慧合約驅動的 DeFi 產品,使用者對其缺乏安全感。智慧合約互動速度慢體驗差導致使用者中途流失。合約呼叫費用常高達 10-20 美元,大幅高於普通使用者 2 美元的預期,導致僅大戶才能參與的窘境。以太坊基礎設施急需升級,以滿足普通使用者的需求。
  6. 目前 DeFi 主要集中在 ERC-20 代幣,資產豐富度相對低,尤其缺乏安全、使用者體驗佳、手續費低的 BTC 抵押品的支援。目前 WBTC、RenBTC 的出現有望開啟新市場。

具體資料

去中心化錢包使用情況調查資料顯示:去中心化錢包在海內外區塊鏈使用者群體中普及率極高,海內外受訪群體使用去中心化錢包的數量均達到 90% 以上。使用錢包的原因中,安全和轉賬快佔主要原因,佔比均達 76%。海外受訪群體中,93% 的海外使用者每週或每天使用錢包,40% 的海外使用者將過半的數字貨幣資產放在錢包裡。而國內受訪群體中,每週或每天使用錢包的使用者為 66%,將過半的數字貨幣資產放在錢包裡的使用者為 30%。

DeFi 認知及參與度現狀

調查資料顯示:海外使用者對 DeFi 概念的認知度、對產品的參與度都普遍較高。聽過 DeFi 這一概念的高達 97%,曾經購買過 DeFi 概念幣種的使用者則高達 78%。相比之下,中國受訪群體中聽過 DeFi 這一概念的受訪群體比例略低於海外使用者,達 86%,曾經購買過 DeFi 概念幣種的使用者為 58%。

在本次受訪群體中,有 75% 的海外使用者和 25% 的國內使用者使用過去中心化的存貸功能,雙方差距較大。相比較之下,國內的受訪群體對 DeFi 的認知,以及 DeFi 產品的接受程度相較海外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DeFi 使用者訴求和學習門檻

我們詢問了海內外使用者使用 DeFi 產品的預期。調查資料顯示:海內外使用者均對 DeFi 產品的手續費金額較為敏感,普遍期望交易手續費不高於 2 美元(國內 76% vs 海外 65%)。目前由於以太坊網路擁堵,合約呼叫費用常在 10-20 美元,大幅高於 2 美元的預期,導致眾多中小型使用者無法參與到 DeFi 中來。從對存款的回報預期來看,大多數海外使用者 (75%) 和國內使用者 (74%) 表示,綜合年化回報需要超過 15% 才能對其使用 DeFi 產品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其中約有一半的海內外使用者期望有 20% 以上的年化收益。

過半數(60%)的海外受訪群體表示自己曾經參與過流動性挖礦,與之相比,國內參與過流動性挖礦的使用者佔比僅有 22%,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大多數參與 DeFi 的使用者存款或參與流動性挖礦的金額為 10,000 到 50,000 美元。

從對 DeFi 產品的學習意願來看,40% 國內使用者表示最多願意花 1 小時希望學習使用一個新的 DeFi 產品,這個比例在海外調查群體中約為 56%。約有 12% 的中國使用者和 2% 的海外使用者根本不願意花時間學習使用 DeFi。

使用與不使用 DeFi 產品的原因

調查資料顯示:海外受訪群體使用 DeFi 產品的人數佔比達到 75%。此題為多選題,受訪群體可選擇多個使用 / 不使用原因。其中驅動力以流動性挖礦 (Yield Farming/Liquidity Mining) 為主,佔比 74%,其餘依次為利息可觀 (29%)、無需 KYC (27%)、方便(21%)以及安全(18%)。

使用阻力以利率吸引力不大為主,佔比 58%,其餘以此為使用者體驗差(20%)、擔心合約安全性以及不會訪問 dapp 或沒有錢包(17%)。

使用過 DeFi 產品的中國使用者佔比總人數為 25%,驅動力依次為流動性挖礦(58%)、方便(52%)、利息可觀(42%)、無需 KYC (34%)、安全(33%)。

使用阻力以擔心合約安全性為主,佔比 52%,其餘依次為不會訪問 dapp 或沒有錢包(25%)、存貸款速度慢(25%)、以及使用者體驗差(21%)。

因此,DeFi 產品若要提高產品吸引力,更高的利率和值得信賴的安全性是其要務。

對於開放金融的展望

從宏觀的角度來講,區塊鏈對於傳統金融屬於正規化更替。區塊鏈本質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在未來不論多長時間內都存在兩個屬性:一、投機屬性;二、對於金融領域的升級。從 DeFi 的角度來講,未來更大的市場是在央行數字貨幣 CBDC,官方數字貨幣的出現將帶動很多的資產上鍊,那個時候 DeFi 就能走到大眾的認知領域中被更多人熟知。在未來的一兩年當中,DeFi 發展會大於它所承載的公鏈。而 DeFi 所依賴的穩定幣將會發展到比比特幣更大,原因是它能不斷把圈外的資金帶到圈內。

【來源:火星財經】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