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宏觀調控要領明確 財政貨幣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

  “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點明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操作要領。

  專家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政策明確定調,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明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執行情況靈活調整,保持精準有效,但在操作上不會驟然大幅收緊。具體而言,貨幣政策方面,全面降準降息機率不大,但諸如對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援政策料有一定延續性;財政政策方面,專項債發行規模擴張程度有限,但財政政策總體力度不會收縮,對重點領域支援將更為集中。

  宏觀政策保持“三性”

  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援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視窗,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年,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國出臺了較多的臨時性、階段性措施。隨著近期經濟指標向好,2021年經濟和社會迴歸正常,這些措施如何進行調整備受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讓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不急轉彎”意味著宏觀政策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驟然大幅收緊。2020年為對沖疫情影響,逆週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槓桿率上升明顯,隨著疫情防控見效、經濟逐步好轉以及穩槓桿必要性加大,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槓桿的關係。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在確保政策連續、穩定的基礎上,要強化前期政策效果,繼續推動政策工具的創新,進一步保證政策的可持續性。例如,2021年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將到期,需要提前進行前瞻性的政策考量,確保政策的延續性。

  “考慮到2021年,新冠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外部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尤其全球超低利率環境可能會促使資本加速流入,這對我國的政策操作空間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宏觀政策既要考慮為經濟穩健增長保駕護航,又要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合理把握調控的時機和節奏,確保我國經濟金融保持健康穩定。”梁斯稱。

  在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看來,宏觀調控的重點不只在於“松”或“緊”。從明年開始,我國要把宏觀調控的整體視角,逐步轉回到疫情前的總體思路上來,即,解決長期問題、解決深層次問題、解決“十四五”發展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穩健貨幣政策靈活精準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援,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貨幣政策在堅持穩健基調不變的同時,強調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八字方針。”董希淼認為,靈活,要求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進行適時調節,如果經濟恢復速度較快,部分階段性政策可能退出;精準,要求流動性更加精準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支援;合理,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流動性將保持在合理水平;適度,既不會讓市場感覺到“缺錢”,也不會“大水漫灌”,保持宏觀槓桿率穩定,在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之間尋求平衡。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有些政策到期可以退出。比如,今年年初,央行拿出3000億元再貸款支援金融機構對防疫物資生產運輸企業加大支援,提供超低水平貸款利率,目前生產已進入常態,這項政策可能到期就會退出。但一些政策仍然應該“應延盡延”。比如,針對小微企業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在小微企業承諾穩崗就業的情況下,要繼續鼓勵金融機構透過無還本續貸方式支援小微企業,保持其資金流穩定,防止政策斷檔導致小微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對於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應考慮作進一步最佳化和完善,定位於定向支援中小微企業的長期政策工具,更好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他建議。

  談及明年政策操作,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預計,2021年央行全面降準降息機率不大,但不排除會透過定向降準支援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尹恆表示,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貨幣政策出現邊際調整,應密切關注當前經濟執行狀況,維持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特別要防範經濟技術性下行風險。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明年政策利率有望保持穩定,但市場利率中樞會有所上移,新增信貸、社融規模會有小幅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定向滴灌特徵將更加明顯。

  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

  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尹恆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國實施了超常規積極財政政策,未來一段時期內不應過早設立超常規積極財政政策向常規性積極財政政策轉變的時間表,而應當密切關注經濟走勢。財政赤字率的調整、專項債規模的適當調整、對中小企業補貼的退出、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的調整等都要根據宏觀經濟走勢審慎地作出決策,儘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另外,目前財政政策支出效率和效果還有待提高,應給予重點關注。

  溫彬表示,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這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明年財政力度不會明顯收縮。在今年疫情影響下,財政政策力度空前,包括特別國債、專項債等在內的廣義財政規模超過8.5萬億元。明年廣義財政規模仍要保持適度增長,財政赤字率設在3%左右比較適宜。在地方政府專項債方面,明年新增專項債券規模可能在3.3萬億元左右,較今年小幅減少。但要看到,當前有個別地方政府面臨較大財政壓力,要注意更好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作用,支援財政發揮在穩增長、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強調財政支出的效果。對一些民生短板、薄弱環節等要加強財政支援力度,繼續對實體經濟實施減稅降費,降低市場主體的經營成本。

  唐建偉預計,明年抗疫特別國債不會再發,財政赤字率可能回到3%左右,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應該也會有所下降,但全年財政支出規模仍會大於今年,財政支出力度不會減弱,質效會更高。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7 字。

轉載請註明: 2021年宏觀調控要領明確 財政貨幣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