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賬戶・投資市場化・稅收支援――個人養老金制度這樣建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這意味著,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將更加均衡完善。個人自願參加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廣受關注,如何發揮好它的支柱作用,讓我們的老年生活更“保險”?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
從國際上看,在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上一般採取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擔養老責任的體系,也就是業內常說的“三支柱”體系。
在我國,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初步建立並逐步完善,第三支柱發展不夠規範,特別是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沒有出臺。
很多人關心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怎樣設計,借鑑國際經驗,我國第三支柱應包括兩部分,其中有國家稅收等政策支援的個人養老金和市場化的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
關於個人養老金制度,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總的考慮是以賬戶製為基礎、個人自願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援、資金市場化投資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以賬戶製為基礎是制度頂層設計的重要突破。第三支柱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英國等均有專門的第三支柱養老賬戶。
記者瞭解到,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都可以成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產品。
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表示,探索建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專屬賬戶體系,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發行的養老產品賬戶打通,進行投資管理等統一歸集,能調動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性,豐富養老產品供給,激發居民個人積累養老金的動力。
夯實財富儲備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基礎。要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可靠的經濟來源很重要。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自我保障能力,變儲蓄養老為投資養老,透過市場長期投資運營,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透過長期領取養老金安排,發揮養老功能。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和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儁生表示,由於老百姓的需求和風險偏好不同,保險、基金、銀行理財等都將進入養老金融領域,投資能力的提升和投資收益的保證是其在激烈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的關鍵。
實際上,近年來以保險系、基金系、銀行系等為代表的金融產品在種類和規模上都實現了較快發展,但在產品設計、投資收益等方面還有待提升。
稅收政策是撬動個人養老金融市場的重要槓桿,一來可以減輕個人負擔,二來能激勵老百姓和金融機構參與市場的積極性。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能否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起來,稅收政策的運用與設計是關鍵因素。應提高稅收優惠額度,簡化操作流程,提高產品吸引力,激發購買積極性。
隨著養老金融產品日益豐富,老百姓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鄭秉文認為,應讓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在唯一的第三支柱個人賬戶上而非產品上,讓賬戶持有人能夠用一個賬戶“通吃”所有合格金融產品,以提高第三支柱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為了鼓勵金融機構的積極性,為其量身定製合格金融產品稅費優惠政策也值得探討。業內人士建議,對將來納入第三支柱範圍的合格金融產品減免投資交易環節的相關稅費,降低交易成本,增厚投資收益,突出養老投資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