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知不覺入了盲盒的坑…

由 希學英 釋出於 財經

轉載自:惠Thinker

最近幾年,盲盒崛起。Molly、盲盒、泡泡瑪特,這些詞高頻出現在大眾視野。

為何售價遠高於製作成本,依然很多人趨之若鶩?

未知的驚喜像抽獎一樣會讓人上癮,正反饋了當代消費者的心理。不僅是基礎功能被滿足,現在的消費者需要心理需求被滿足。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開啟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像買彩票,都有賭運氣的成分。

人性是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盲盒正是充分利用這一點,用好奇當抓手吸引使用者,在小眾市場崛起,透過現在各大平臺博主的分享擴大受眾群體。

“盲盒”這種營銷模式可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和收藏成就感,使用者會忽略產品的本身價值,更多關注產品帶來的心理需求和附加享受。

從入坑到上癮,背後反應了一個行動邏輯。

一種行為的複雜程度越低,無論是體力上的還是腦力上的,被人們重複的可能性就越大。

斯坦福大學福格博士構建了行動的公式模型BMAT:

B(Behavior)表示行為;

M(Motivation)代表動機——充分的動機;

A(Ability)代表能力——完成這一行為的能力;

T(Trigger)代表觸發——促使人們付諸行動的觸發。

消費者對盲盒從好奇、被種草到入坑、再到重複購買、滿足自己的收藏成就再到最終上癮,一步一步形成閉環。

細看盲盒的發展,從小眾市場發力,創造抓手、吸引使用者進入、透過不斷迭代的新設計新產品、滿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與新奇感,透過做成系列吸引使用者重複購買收集一整套,有時候買重複、使用者為了擁有不同的單品還是繼續購買、變相增加復購。

小眾圈子使用者固定,透過現在各平臺分享傳播,將小眾產品帶入大眾視野,擴大使用者群,在大的使用者池裡實現入坑到上癮的閉環。

受眾從孩子、到年輕白領或者收藏愛好者等,消費能力的表現都不俗,且他們都是願意為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視覺需求買單的人群。

所以即使盲盒的單價高,但是隻要產品、設計是出圈的,依然不乏使用者趨之若鶩。

2020年各大品牌開始入場盲盒,星巴克、迪士尼、各美妝品牌等都開始出盲袋、盲盒,被短影片等各平臺主播分享後,引起了一波購買浪潮,但達到一定的覆蓋密度以後,再想保持這樣的快速增長是比較難的。

未來可能會有一波下沉的紅利,能否保持高增長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看產品的創新速度,能否持續地開發出吸引使用者的新產品;另一方面則看能否採取新的手段,不斷地增加新使用者。

或許,未來也會出現一些新玩法、新產品或者新模式進入市場,會產生替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