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半年報” 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邏輯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經濟資料。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增長由負轉正。這份以“穩步復甦”為突出特徵的年中經濟“成績單”,一方面反映了面對疫情嚴重衝擊,全國上下集中力量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積極推進復工復產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作為一片大海的中國經濟迎難而上、逆風飛揚的復甦力量,彰顯出嚴峻挑戰面前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守住“保”的底線。2020年是特殊之年,中國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衰退等多重衝擊。非常之年,施非常之策。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寒流”,黨中央沉著應對、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各地全力落實“六穩”“六保”。上半年GDP、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升,就業、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我們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實現了經濟由降轉升,牢牢穩住了經濟的基本盤,兜住了基本民生的底線,以保促穩,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築牢了基礎、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

  保持“進”的態勢。從資料可以看出,上半年中國經濟在經歷由降轉升、穩步復甦的同時,正積蓄髮展勢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遠端辦公、線上教育、智慧施工、無人配送等新模式逐步興起,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推進,數字經濟、智慧製造、生命健康等新產業更快發展。資料顯示,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高技術領域投入持續加大,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其中醫藥行業投資增長10%以上,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0%以上。新興領域動能增強,既有效對沖了今年以來疫情衝擊下傳統產業面臨的負面影響,又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和發展空間,彰顯出中國經濟“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的生機和活力。

  辯證地來看“半年報”,雖然有效有力應對疫情,保持基本盤穩定、實現逐步復甦的成績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但是上半年GDP、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仍處於下降區域,二季度的回升增長仍然屬於恢復性增長,疫情衝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推動經濟迴歸正常水平仍需付出艱苦努力。因此,我們要繼續堅持底線思維和戰略思維,化危為機、承壓前行,全面觀察中國經濟目前形勢和未來走勢,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的邏輯,以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4 字。

轉載請註明: 辯證看“半年報” 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邏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