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謝斯臨
圖片來源:小鵝通提供
哪怕你沒聽說過小鵝通,也一定用過它的服務。
作為一家聚焦在知識產品和SaaS服務的創業公司,小鵝通並不那麼被C端使用者所熟知。其主打一分鐘搭建專屬知識服務平臺的能力,也並不面向普通消費者。但它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
在12月17日舉辦的小鵝通六週年慶典上,小鵝通COO 樊曉星向外透露了公司最新的發展成果。今年,小鵝通累計去重終端使用者8.2億,分佈在全球565個城市,全年C端使用者累計學習時長超14億個小時,累計建立知識商品4226萬個,全年累計開播直播256萬場。
這份亮眼的資料背後,是無數各行業各領域的“追光者”在默默的耕耘。財經作家吳曉波、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等大拿,樊登讀書、葉檀財經、十點課堂等一眾名聲響亮的知識付費產品,都是它的客戶。他們都使用著小鵝通的技術、服務,助力成千上萬的學員成長進步。
而對小鵝通能取得如此成績的原因,樊曉星總結道,小鵝通一直在和客戶做一樣的事:知識、私域、服務。“透過知識提升認知,透過私域構建信任,而服務就是最好的營銷。這也是小鵝通一直以來的實踐。”
一隻被需求逼大的“鵝”
小鵝通的創業故事,是一個不斷在挫折中找尋新生機的故事。
2015年鮑春健“出走”騰訊,自立門戶。但首戰就遭遇了滑鐵盧,僅半年就花光了自己在騰訊9年賺到的500多萬。一時之間,他們只能依靠接一些外包訂單,勉強維持。
直到2016年,鮑春健偶然結識了財經自媒體領域大V吳曉波,並應邀為其開發一款一款音訊收聽工具,而這也是小鵝通產品的雛形。得益於吳曉波的背書,小鵝通很快開啟市場,拿下十點讀書、張德芬空間等知識大V。只不過,此時的小鵝通還只是一款單純服務自媒體人的軟體,業務也只是由音訊+會員組成的簡單模組。
挑戰在2018年浮現,當時知識付費的熱潮逐漸滑落波谷,小鵝通急需尋找新的突破口。也正是在這時,鮑春健發現有很多教培機構開始在用小鵝通完成線上引流和教學。小鵝通迅速抓住這一次的機會,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為新教育賦能。
等到新冠疫情爆發後,線上教育更是迎來了一波爆發式增長。據媒體報道,彼時小鵝通的諮詢電話熱度有往常的十倍之多,公司內部甚至喊出了“小鵝通7天建網校”的口號。小鵝通的員工數量更是在18個月內從300人增長至1000人。
但很快,2021年中之後,小鵝通又要開始面對新的挑戰。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線上教育行業受到重創,小鵝通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調整和變革。
不過好在,相比於其他競爭對手,起家於微信生態鏈的小鵝通,最核心的一項能力就是能透過微信社交關係鏈,幫助商家搭建屬於自己的“人貨場”,用知識服務去實現企業品牌內容的有效分發和流量聚合,幫助企業把使用者全部沉澱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做深度私域運營。
這一項能力,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進入存量時代,公域流量的價格不斷上漲的當下無比稀缺。小鵝通藉此不斷拓寬應用場景,所服務的領域逐漸覆蓋到醫療健康、網際網路科技、財經金融、快消零售公益組織、自媒體人等各行各業。
從2016年創立至今,從最初的自媒體人知識付費,到直播、線上教育,再到如今的私域運營,多領域覆蓋,小鵝通似乎一直在變換行業,沒有定性。
但作為小鵝通投資人的吳曉波不這麼認為,他曾撰文總結道,小鵝通的成長,不是一場預謀,也沒有所謂的“頂層設計”,它完全是被需求“倒逼”出來的。小鵝通一直在做的事,不過是不斷滿足各個客戶在不同場景下衍生出來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理解,小鵝通的成功,“無非就算有一群像老鮑這樣的偏執型創業者,抓住了轉瞬即逝的縫隙機會,然後在不斷的迭代中,實現了公司和自我的價值”,吳曉波表示。
讓客戶教客戶
從自媒體知識付費、線上教育這樣較為細分的領域,向各行各業拓展,勢必將會碰到諸多挑戰。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難處、需求,只有而這也是SaaS必將逐漸深入細分垂直領域的原因,小鵝通就算是手眼通天,也無法瞭解、解決所有問題。
這個問題,早在2020年小鵝通平臺使用者以數十倍的速度暴增,累計客戶突破百萬之時,就已浮現。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很好的解法。畢竟當客戶數突破一定量級之後,再去密切的追蹤一線客戶的脈動,深入瞭解各行各業的獨特需求已不再可能。
直到有一天,鮑春健突然意識到,小鵝通沒辦法深入到每一個行業,但是可以設定一個視窗,讓有需求的客戶主動進行反饋。而當小鵝通接觸到足夠多的客戶之後,公司就有能力將很大一部分非標準化的需求標準化,向更多行業進行推廣。
基於此,“共享CTO”——《來給老鮑提需求》直播欄目正式上線。藉助線上直播的形式,小鵝通得以實時與客戶進行溝通互動,收集大家的需求。
而隨著《來給老鮑提需求》直播欄目順利開展,鮑春健很快又發現客戶除了技術上的問題,還有一系列運營的問題,於是小鵝通緊接著又開了一個直播叫做《老鮑對話標杆客戶》。
“有些問題我們不會,但我們的客戶會啊。”鮑春健曾如此總結髮起新節目的原因。透過每天與客戶對話探討業內最新的運營玩法,讓優秀客戶主動傳播自己,所獲得效果,遠比小鵝通講自己產品要更有效。
2022年開始,小鵝通更進一步,組建起面向自身客戶的訓練營。4月22日,《小鵝通7天知識變現加速訓練營》迎來了第一批學員。訓練營內容包括系統化的培訓課程、陪伴式社群交流和全週期服務。
一方面,小鵝通角色因此從工具的提供方變成工具的使用方,將有助於其更進一步理解產品。另一方面,私域運營的靈感往往是在思維碰撞中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小鵝通學員的關係也得到了昇華,他們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從普通網友變成同學甚至能處成朋友。
在訓練營專屬的鵝圈子裡,學員們提交的作業,能收到各行各業的上百字的建議。比如丟擲“如何讓購買過課程的老學員第一時間知道店鋪的課程更新?”的問題,就會有同學們給出了“1V1通知”,“固定時間養成習慣”等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學以致用也將成為訓練營學員的一種常態。包子堂聯合創始人楊馥嘉就受到訓練營啟發,在圍繞自身線上課程業務“轉化低”的問題,對店鋪裝修進行了升級,令整體模組更加清晰,也更有品牌感和故事性。
目前,針對不同階段、不同行業,小鵝通已陸續推出多個訓練營課程:《知識變現孵化營》帶客戶從0到1全方位運營上手;《知識變現訓練營》分別面向標準版/專業版/旗艦版客戶量身定製,助力快速啟動規劃和掌握運營玩法;《小鵝通行業訓練營》與客戶探討行業數字化升級玩法。
此外,2022年,小鵝通還圍繞著知識店鋪,在直播、圈子、訓練營、企微CRM等等拳頭產品上做了能力的升級和改造,並打通了影片號、抖音、快手等多個平臺與經營渠道,幫助商家實現全域經營閉環。
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對通用型SaaS平臺的詬病就在於它們缺乏自身的壁壘,產品同質化程度嚴重,能輕易的被競爭對手所超越。但小鵝通透過對客戶需求的深入挖掘,不斷完善和最佳化自己,逐漸構建起了自身的壁壘。
吳曉波曾總結過,“小鵝通殺出了一種新模式。它目前所擁有的200多項核心功能都是被使用者‘呼喚’出來的,即便是微信這樣的系統性平臺,都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再去開發一個小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