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財產保險公司陷入P2P的坑。
由於以信用保證保險產品承保的P2P平臺集中出現逾期違約情形,易安財險近年來頻頻陷入理財投資人的索賠糾紛中,且銀保監會消保局釋出的《關於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其被投訴量居於首位,其2019年被投訴量309件,同比增長15350%。
近期,多名投資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映稱,所投資的有易安財險資金債務履約保證保險承保的產品出現到期無法兌付、保險亦無法理賠的情形,包括從富管家平臺APP、同程旅遊APP等各類網際網路平臺上購買的P2P類產品即百達金融的理財產品,也包括金交所類理財產品。
一名對整體情況頗為了解的投資人對記者說,已經逾期尚未理賠的資金規模一個多億,還有兩個億左右尚未到期,涉及的投資人人數可能有幾千名,這一資料未經核實,但在一份百達金融所在地政府部門與投資人的反饋溝通錄音中,對方表示,共涉及約5000人,其中部分已獲理賠。
逾期理財產品的集中索賠為保險公司流動性帶來不小的壓力,易安財險不是第一家遇到此類問題的保險公司。事實上,在此之前天安財險、眾安財險、中華財險、長安財險等多家財產保險公司都在這一領域“栽了跟頭”,隨著P2P監管的收緊,此前一度頗為活躍的保險公司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合作模式逐步淡出公眾視野。
不過從記者透過這群投資人處瞭解到的情況來看,這些產品大多為1年期,2019年底開始出現集中到期違約現象,還有一部分尚未到期,也就意味著,產品是在2018年底-2019年大量發行的,該階段不僅很多保險公司已經退出網際網路理財專案,P2P平臺自身的清理退出也在加速,縱有前車之鑑,易安財險仍接了這樣的山芋,燙手在所難免。記者獲得的一份投資人在易安財險辦公室的溝通影片中,該公司一名接待人士稱“我們也是受害者”。
在P2P平臺出現大面積違約和跑路事件之後,“有保險承保、保本保息”成為這些互金產品最大的賣點。
失守互金
這些投資人主要是透過兩大渠道投資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北京百達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達金融”)釋出的P2P產品,即富管家APP和同程旅遊APP,其中絕大部分人是透過富管家APP渠道購買的,每個投資人的投資金額從數萬到百餘萬不等。
富管家是佰盈富信財富(北京)投資管理公司自營的第三方網路資訊平臺(以下簡稱“佰盈富信”)。佰盈富信今年4月釋出的公告資訊顯示,2017年10月,經易安財險介紹,公司與百達金融簽訂合作協議。
公告指出,百達金融當前所有逾期產品均由易安財險承保,投保人為借款人,被保險人為百達金融產品實際出借人,並約定保險合同理賠等待期為0日,保險理賠時效為2個工作日。
去年以來,這些產品開始陸續出現集中到期逾期,且易安財險未能如約理賠的情形,平臺與保險公司經過交涉,2019年10月23日,後者出具了承諾函,承諾在90個自然日內完成理賠。截至目前,時效已過,仍有大量投資人未獲理賠。富管家平臺認為,保險公司的行為構成根本違約。
除了百達金融平臺釋出的P2P產品,易安財險承保的另一類金融產品,即天金所平臺上釋出的金交所產品亦出現同樣情形。彼時,易安財險就此對記者回應稱,啟動理賠程式後,正式委託保險公估公司介入本批次案件的理賠收集工作。但公估公司多次郵件催促情況下,所需要提供的理賠資料都未收到。
在投資人看來,需要補充材料只是緩兵之計,因為要求補充的這些材料並不在原保單合同約定中,並且在此之前,正常理賠的案件也未要求有這些相關材料。
投資人與易安財險現場溝通的相關影片顯示,保險公司並未否認應當對這些逾期產品進行理賠,但同時表示,公司流動性存在問題,“建議向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進行反映,或者走司法訴訟,如果監管明確要求理賠一定會賠”。
不過,據記者瞭解,易安財險確實在理賠中,近期已有少部分投資人獲得理賠。
易安財險2019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保證險產品保費收入約1372萬,賠付支出約536萬,承保虧損約1.85億;易安財險保證保險2018年承保的虧損資料為800萬。
剪不斷理還亂
財險公司與互金平臺之間有著複雜的愛恨糾葛。出現此類狀況之後,往往會出現互相推諉、相互扯皮的局面。
2018年底,由天安財險和安心財險承保的互金平臺米缸金服產品出現逾期情況,後保險公司和平臺雙方公開互懟了幾個來回,平臺指責保險公司不按規定理賠,保險公司表示“合作的其他平臺都沒有出現這種問題”等。
事實上,財險公司與互金平臺之間的合作關係十分緊密,不僅限於產品承保,還包括互相導流介紹客戶等。以此次易安財險承保的百達金融產品為例,據記者瞭解,富管家平臺上銷售的百達金融產品,此前很多是由天安財險承保,但2019年上半年之前,出現了無法理賠逾期產品的情況,天安財險流動性吃緊。
事實上,富管家平臺即佰盈富信公司,本身是天安財險旗下的理財平臺,平臺介紹顯示,定期理財主要分為三大系列:百達系列、小贏系列、智贏系列,承保的保險公司分別為易安保險、眾安保險、眾安保險。
大多數投資人表示,是透過“天安的員工”宣傳介紹開始接觸到富管家平臺併購買了相關產品,事實上,一些天安的員工自身也是這些產品的投資人,據來自重慶、南通等不同地方的天安員工透露,當時公司要求員工“拉人頭”加入富管家平臺。
不僅在獲客投資者一端如此,平臺業務對接的是投資人和借款人雙方,在借款人的篩選上也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百達金融產品逾期事件發生後,易安財險一度要求理賠提供借款人無法償還債務的證明檔案並加蓋借款企業公章,百達金融表示“我們沒有借款企業的公章,借款企業是保險公司推給我們的”“他們推的企業,他們承保,我們才上的專案”,而保險公司則表示“借款企業是平臺推給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聯絡不上借款企業”。
合作初期往往是甜蜜的。在P2P平臺已經出現大面積違約和跑路事件之後,“有保險承保、保本保息”成為這些互金產品最大的賣點,確實大量投資人都是奔著這一安全墊而來。在此過程中,雙方也是“互惠互利”,一家與上海某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緊密合作的互金平臺內部人士就曾對記者表示,當時,對方一位領導稱“我們手裡互相握著對方半條命”
頂風前行為哪般
手握對方半條命的“交情”可以回溯到幾年前。
2015年之後,互金平臺與保險公司的合作開始成為一種風尚,合作的產品型別包括賬戶安全線、壽險、意外險、履約保證保險等,其中,只有履約保證保險是直接觸及互金平臺核心要害的險種,費用也相對較高,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十多家保險公司涉足該業務。
根據百達金融平臺釋出的收費標準,借款人從平臺借款,需要承擔≤8.5%(年化)的借款利息,年化2%的服務費,5‰(借款金額)的違約金,以及年化1.2%-1.5%的擔保費或保險費。
但事實上,雖然保險公司,尤其是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熱衷該業務,但是監管的態度則相對謹慎,一直在嚴格約束規範,但並未明令禁止。隨著風險事件頻發,很多保險公司的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都出現虧損,逐漸淡出與互金平臺合作這一模式。
對於保險公司與P2P產品以及其他金融產品的合作,業內一直有所爭議,這一模式剛出現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認為,P2P是新事物,包括資金流向和債權風險等普遍存在不規範、不透明的情況,而且,保險公司承保是建立在大數法則之上,而單個P2P平臺上債權標的的數量本就不多或存在“天標”的現象,難以統計成量化模型並進行精算。
2016年發生的“僑興債”事件一度震驚行業,當時,惠州僑興集團旗下企業私募債券出現違約,給該專案提供相關保證保險服務的浙商保險,因此陷入了鉅額理賠的窘境。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後來很多保險公司在開展此類業務時尤其謹慎。
從網際網路平臺的角度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歡迎保險的加入,事實上,從網際網路平臺增信歷史來看,一開始是透過擔保的方式為產品增信,後來隨著“去擔保化”的開展,與保險公司合作成為一個新的方向。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既然存在較大未知和不確定,且行業裡慘痛案例時有發生,為何仍有保險公司鋌而走險?這或許與財險行業經營模式和競爭壓力有關。一位保險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財險板塊中,車險業務增速明顯下降,一些財險公司面對較大業務增長壓力,而且信用保證保險市場需求旺盛,比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及資金提供方也希望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共同承擔風險。但要以風控能力為前提,審慎經營,嚴格審貸。(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