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間,科創板對科技創新的引領示範作用已經充分顯現。透過科創板,已有300餘家科技創新企業籌集到了發展急需的資金,推動了我國高階裝備、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硬科技”成色持續提升,使科創板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積極響應。
科創板正日益成為暢通科技、資本和產業良性迴圈的重要平臺,並有力詮釋資本市場如何服務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兩年前,黃浦江畔的開市鑼聲現在彷彿還回響於耳邊。今天,科創板已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年間,科創板對科技創新的引領示範作用已經充分顯現。透過科創板,已有300餘家科技創新企業籌集到了發展急需的資金,推動了我國高階裝備、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作為註冊制改革的第一步,科創板開市以來總體執行平穩,“試驗田”功能有效發揮。科創板在發行、交易等關鍵制度上的市場化改革,科創板企業的“硬科技”成色,都已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科創板公司隊伍穩步擴容 “硬科技”龍頭持續湧現
2019年1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準確把握科創板的定位,即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基於上述定位,科創板從首批25家公司起步,在兩年間實現了穩步擴容。
截至2021年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家數已增至311家。以六大科創主題劃分,其中,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公司數量達108家,生物醫藥、高階裝備製造產業公司分別為71家、53家。
從市值維度看,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已升至4.94萬億元,其中包括7家千億市值科創鉅頭:中芯國際、華潤微、中微公司均是積體電路領域的龍頭企業,此外還有電子辦公龍頭金山辦公、透明質酸龍頭華熙生物、手機產業龍頭傳音控股和生物疫苗龍頭康希諾。
研發費用投入是衡量“硬科技”成色的重要指標。
2020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421.93億元,增長22.61%。其中,中芯國際、君實生物、中國通號等15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寒武紀、金山辦公等8家公司連續兩年研發投入佔比超過30%。
高研發投入換來的是技術突破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兩年來,科創板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康希諾與軍科院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獲多個國家緊急使用授權及國內附條件上市批准;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電晶體架構工藝已進入成熟量產階段,第二代FinFET技術也在加緊研發;滬矽產業推出300mm大矽片,率先在國內實現規模化銷售。
上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2020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新增智慧財產權163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4500餘項。截至去年底,科創板公司擁有發明專利的中位數為27項。
目前正值2021年半年報披露期。在資本賦能下,科創板企業盈利高增長的趨勢明顯。101家已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的科創板公司中,有61家淨利潤預增,有5家公司預計扭虧為盈。稍早前,中芯國際、仕佳光子、九號公司等在2020年度首次實現盈利,證券簡稱完成“摘U”。
各方投資者廣泛認可 科創50指數走向歷史新高
“硬科技”成色持續提升,使科創板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積極響應。
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公司聯合釋出的科創50指數由科創板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根據編制規則,科創50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
隨著今年科創領域景氣度持續兌現,優異的基本面業績進一步提振科創板公司股價。今年以來,科創50指數累計上漲12.39%,大幅跑贏同期上證綜指。截至7月21日收盤,科創50指數報1565.64點,已接近再創歷史新高。
個股層面,311家科創板公司最新股價較發行價平均上漲192.62%,較上市首日開盤價平均上漲17.90%。主營LED驅動晶片的明微電子一季度、半年度業績均超市場預期,推動公司股價今年以來漲幅超過500%。熱景生物、美迪西、昊海生科等,今年以來股價均完成翻倍。
機構投資者跑步進場,是推動科創板公司股價穩健攀升的重要力量。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市場主動管理型科創主題基金共54只,總規模在600億元左右;被動型產品中,科創50ETF及聯接基金規模合計超過450億元。不久前,首批9只橫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雙創50ETF上市交易,為市場參與科創領域投資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近年來,互聯互通機制的建立為A股引來源源活水,外資的加速流入使二級市場投資理念愈發成熟。隨著科創板日益展現出強大的成長能力,其投資價值同樣獲得外資認可。
今年1月,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釋出,明確自2月1日起,屬於上證180、上證380指數成分股及A+H股公司的科創板股票正式納入滬股通範圍。截至目前,23只科創板滬股通標的股共獲北向資金持有約1.40億股,對應持股市值達113.95億元。
今年5月,國際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公佈了最新一期的指數季度調整結果。康希諾、中國通號、瀾起科技、杭可科技、睿創微納等5只科創板股票新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這是科創板股票首次進入MSCI旗艦指數系列。
邁向高質量發展 高科技企業市值有望不斷增大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之際,科創板的推出正當其時。面向科創企業的科創板既能扶持科創企業不斷壯大,也使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得以分享科創公司蓬勃發展的紅利。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曾發表題為《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的文章,闡述了科創板對我國資本市場,以及投資者的重要意義。李迅雷表示,在美股等發達經濟體市場,“買不到的東西”多與科技創新有關。因為從歷史來看,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便是科技進步,科技進步觸發偉大企業的誕生,並帶來新的供給與需求。
然而,A股市場此前的中大市值公司以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為主,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類企業偏少,投資者難以買到具有領先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公司股權。此時,科創板落地既能給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能給投資者提供“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的路徑。隨著投資者透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分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未來高科技企業的市值有望不斷增大。
“核心資產”是近年來A股市場的關鍵詞。過去,核心資產主要由各大消費領域龍頭構成;但在未來,核心資產或將集中於以科創板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雙迴圈驅動”的新階段,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經濟增長動能漸露崢嶸。“科創硬實力”和“盈利真本事”將成為未來核心資產行情的主導,而科創板、創業板正是未來核心資產的孵化器。
縱觀科創板兩年來的發展歷程,實踐已充分證明,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提高了我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優化了市場的上市公司結構。更重要的是,科創板對科技創新的引領示範作用巨大。科創板正日益成為暢通科技、資本和產業良性迴圈的重要平臺,並有力詮釋資本市場如何服務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311家
截至7月21日收盤,311家科創板公司最新股價較發行價平均上漲192.62%,較上市首日開盤價平均上漲17.90%。
“核心資產”是近年來A股市場的關鍵詞。未來,核心資產或將集中於以科創板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
記者 費天元 編輯 孫放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