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創業圈 作者:黃宇昆
文|記者黃宇昆
隨著存款利率進入“2”時代,銀行理財逐漸成為投資者青睞的投資方式。銀行理財產品迎來下半年的“開門紅”,國信證券研報的資料顯示,截至7月16日,銀行理財規模恢復至26.1萬億元的水平,這與6月末相比增長超過1萬億元。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得益於債券市場的良好表現,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表現亮眼。據普益標準資料,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6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98%,環比上漲1.83個百分點。
對於下半年理財產品的走勢,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記者分析稱,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債券價格變動取決於利率走勢,當前國內市場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水平,雖然仍有降息預期,但繼續大幅調降市場利率的機率並不大。
隨著資管新規的正式實施,理財行業監管政策日臻完善。今年以來,有不少金融機構因為理財業務違規受到監管處罰,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因理財相關業務違規受罰的機構超過20家。
圖源:圖蟲創意
理財規模、固收類收益率雙雙回暖
“業績變好了,客戶又回來了。”一位銀行理財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根據普益標準資料,今年6月末理財產品存量規模24.76萬億元,較5月末相比下降0.85萬億元,環比下降3.31%。
對此,國信證券研報認為,一般出於存款考核要求,封閉式產品到期多設定到季度末;季末效應結束後近期規模又轉擴張,截至7月16日,銀行理財規模恢復至26.1萬億元規模水平。這表明,僅半月時間銀行理財規模已增長超過1萬億元。
不過,雖然目前理財市場規模有所回暖,但與去年相比仍有所不及,資料顯示,去年年末,全市場理財存續規模為27.65萬億元。中信證券研報稱,按照下半年衝量發力的管理,預計今年下半年理財整體規模有可能恢復到29萬億元以上的水平。
“這個預測實際上還是有條件的,前提是債券市場保持平穩,收益不會出現大的波動。”上述銀行理財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今年6月初,六大國有銀行共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這是自去年9月以來國有大行第二次下調存款利率,此後,股份行和地方中小銀行紛紛跟進。央行資料顯示,今年6月,活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0.23%,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
與存款利率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顯然更具吸引力。普益標準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3.82%;近3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4.17%,環比上漲2.37個百分點;近6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98%,環比上漲1.83個百分點;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62%,環比上漲0.31個百分點。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主要以固收類產品為主。普益標準認為,從近4個季度來看,今年二季度理財產品收益表現已回到“破淨”前的水平,並在2022年三季度的基礎上,還有略微上升。
銀行理財權益投資待突圍
對於下半年固收類理財產品高收益率的趨勢是否還能延續,薛洪言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債券價格變動取決於利率走勢。一般來說,降息環境下債券容易走牛市,市場利率趨勢性上升時,債券容易走熊市。當前,國內市場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水平,雖然仍有降息預期,但繼續大幅調降市場利率的機率並不大。
根據投向的資產,銀行理財的產品分為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混合類等大類。權益類銀行理財產品是指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的銀行理財產品,其本質與股票型基金沒有多大區別,淨值隨市場波動。
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上半年理財收益有所回暖,但部分權益類產品表現卻不盡人意。
Wind資料顯示,目前存續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共39只,其中多隻產品上半年收益告負,例如光大理財旗下的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陽光紅ESG行業精選、陽光紅300紅利增強上半年收益率分別為負15.98%、負8.85%、負4.37%,招銀理財旗下的招卓消費精選周開一號、招卓滬港深精選周開一號上半年收益率分別為負6.02%、負5.44%。
當前銀行理財市場的權益投資還處於初步階段,規模較小。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2年,銀行理財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分別為9.92%、7.56%、4.75%、3.27%、3.14%,整體呈下降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對於理財業務保持著嚴監管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因理財相關業務違規受罰的機構超過20家,其中既有對銀行,也有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處罰。
從處罰案由來看,有不少是因為理財業務投資運作不合規而受到處罰。7月3日,金華銀行因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不達標,理財產品持有的資產以非公允價格在不同理財產品之間轉倉調節收益,被金華銀保監分局處罰60萬元。
7月7日,浙江禾城農村商業銀行因未按規定進行資訊披露、全部公募理財產品超比例持有單隻證券等原因被嘉興銀保監分局處罰110萬元。
除了中小銀行,國有大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也被監管處罰。今年3月,建信理財因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不達標、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使用攤餘成本法未採用影子定價進行風險控制、投資資產相關風險資訊披露不到位等六項違規行為,被處以540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理財銷售業務也是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今年3月,興業銀行黃石分行因理財銷售行為不合規被罰款25萬元,相關責任人均被予以警告;4月,杭銀理財因理財產品資訊披露及銷售管理不規範,資訊登記及資料報送不準確被罰款45萬元;6月,交通銀行黔東南分行因銷售理財及保險產品存在違規代客操作行為被罰款30萬元。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釋出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指出,監管從快從嚴,有助於理財行業進一步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塑造行業良好生態,引導行業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