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評丨交易的“藝術”,還是勒索的“詐術”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葉書宏)位元組跳動與美國相關企業近日達成所謂的“三方協議”。與之前強制售賣、關閉運營TikTok等蠻橫做法相比,這次美方貌似退了一步,但從媒體披露的協議內容看,這其實是美方耍弄的伎倆和套路,其真正目的是透過極限施壓,步步為營,最終套取這家中國在美企業包括人事、股權與核心技術在內的全面控制權,是赤裸裸的打著“商業合作”旗號實施巧取豪奪。

隨著美方“圍獵”劇本逐步展開,“美式陷阱”的路徑已經非常清晰:先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名義發難,輔以行政命令與輿論放風,形成“欲徹底封殺而後快”的悲觀預期,之後再引入商業資本從中漁利,行政權力與商業運作相互配合脅迫交易,步步進逼目標企業核心控制權的底線。整個過程,舉大棒、搞恫嚇、設陷阱、帶節奏,貌似操控談判的“交易藝術”,實則空手套白狼的“無良詐術”。

所謂“協議”的達成可能讓一些人鬆了一口氣,認為現有方案至少能讓TikTok延續在美經營。然而,這正是美國政客精心操弄希望達到的效果。他們抓住了企業和投資人迫切止損的心理需求,讓疲於應付的受害者甘願犧牲協議的公平性以求瓦全,甚至還可能因此對引發這場非正義交易的罪魁禍首——美國政府感恩戴德。表面各有所獲的所謂“合作”,背後隱藏的卻是美國政客得了便宜又賣乖的狡詐,而一旦此次嚐到甜頭,美國今後便會如法炮製,更加肆無忌憚地掠奪他國企業和技術,危及更多國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因此,針對這種赤裸裸濫用國家權力訛詐外國企業的霸凌行為,一味綏靖無異於縱容,企業唯有據理力爭、堅定捍衛合法權益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8月10日,一對父女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參加大型抖音海外版(TikTok) 影片拍攝和粉絲互動活動。新華社發(阿爾弗雷達斯·普里亞迪斯攝)

回到“協議”本身,如果媒體披露的內容確認屬實,那麼這完全是大棒之下的“城下之盟”,不平等是其最大的汙點。其一,“協議”對公司人事權進行了強制安排,未來位元組跳動可能失去對新公司管理權的主導;其二,據CNN等美國媒體報道,“協議”一旦簽署,美方可能會以“審查”原始碼的形式獲得TikTok的全部原始碼及其更新,所謂“可信技術提供商”是否可信、核心技術資產能否保得住,這都是疑問;其三,達成所謂“協議”的同時,美少數政客又叫囂,“美國公司必須完全掌握TikTok,否則將拒絕批准協議”。如此一再出爾反爾,毫無解決問題的誠意,如果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掌控企業,那麼當前一切談判只是無謂的鋪墊和演戲而已。

未來TikTok交易案如何發展仍存巨大不確定性,但事實已經清晰地指向兩個結論,也是全球所有企業進入美國必須面對的現實:其一,美國對於具有競爭優勢的非美企業的打壓會毫不留情,為了維護其技術霸權可以公然違反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否定其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所以,心存僥倖,以為順應其單方面規則就可以避免損失,這絕無可能,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都是前車之鑑;其二,中國超大規模人口資料支撐將孵化出越來越多在全球擁有技術創新優勢的高科技企業,位元組跳動在美國的遭遇具有一定的先導性,其能否堅定捍衛自身權益,推動問題得到公正公平解決,將對中國企業的長遠利益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其初心絕不是變身一家美國企業。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以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企業方能行穩致遠。

來源:新華社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93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時評丨交易的“藝術”,還是勒索的“詐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