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確定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就著手推行全國鋼鐵限產。不過,對於鋼鐵生產大國來說,短時間沒法完全“剎停”鋼鐵產能增速。資料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粗鋼5.63億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8%。
與此同時,我國下半年的鋼鐵減產程序正式拉開序幕。據媒體週一(8月16日)最新報道,我國統計局釋出的資料統計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鋼材產量達1110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1月至7月累計鋼材總產量達8090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5%。
中鋼協表示,國家宣發了有關粗鋼產量和鋼鐵產能的控制措施,在這些措施之下,我國今年下半年鋼鐵產能將會大幅下降。
為了加大鋼鐵限能力度,我國財政部還宣佈今年8月1日起,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換句話說,我國鋼企需要根據鋼鐵生產成本及時調整鋼鐵產能,以免虧損。如此一來,我國對於鋼鐵相關原料的需求熱度就降低了。
我國鋼鐵限能穩步進行,以鐵礦石出口為“王牌”產業的澳大利亞卻慘了。據悉,該國有40%的鐵礦石是流進我國鋼鐵市場,並且有媒體指出,該國鐵礦石出口對中國鋼鐵市場的依賴度越來越高。資料統計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從澳大利亞購進的鐵礦石僅為8850.6萬噸,同比大幅下降21.4%。
更糟糕的是,若澳大利亞扯開鐵礦石帶來的經濟繁榮“面紗”,該國其他產業的出口存在一個“大窟窿”。由於中澳兩國目前存在著“面子”問題,導致兩國貿易上也出現了一些阻礙。資料統計顯示,拋開鐵礦石,只看牛肉、葡萄酒、棉花、煤炭等8種澳大利亞受歡迎的出口商品,出口金額推算至全年,該國損失的收入將達到230億澳元(摺合人民幣約1095億元)。
一旦澳大利亞連“王牌”都開始不好使了,該國想要儘快恢復經濟顯得更加舉步維艱了。
文| 張建琳 題 |徐曉冰 圖 | 盧文祥 審 | 呂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