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偉明
設計 | 程美玲
多次衝刺A股未果,於疫情後迎來短暫的喘息之機,老牌民營電影公司博納又宣佈再戰IPO。
8月24日晚,證監會披露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這也是博納影業自美股退市後第二次衝刺A股。
招股說明書顯示,博納影業計劃募集資金14.25億元,主要用於博納的電影專案及博納的電影院專案。公司預計發行不低於1.22億新股,且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同時,招股說明書也披露了博納的豪華股東陣容,包括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及章子怡、張涵予、陳寶國等明星,均參與到這場資本盛宴當中。
不過,曾於當年認為被低估而從美股退市,因主旋律電影再度站穩腳跟,而如今卻又遭遇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博納的再戰A股之路也並不輕鬆。《八佰》單日票房過億的同時,原定於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博納重頭戲《緊急救援》卻仍未定檔。博納也於招股說明書中提示風險,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較上年將下滑50%以上。
·01
博納的資本市場夢
據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直接持有博納影業25.60%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1999年成立的博納是國內首家獲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頒發“電影發行許可證”的民營公司,在創始人於冬的帶領下,博納已然躋身國內民營影視公司第一梯隊,透過近年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數部主旋律專案,博納旗下發行的電影也成為叫好又叫座的保障。
博納一直有資本市場夢。在中國民營影視公司中,博納最早接受外來資本注資,也是首個前往海外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2010年,於冬在施南生、鞏俐、袁立等人的陪伴下在納斯達克上市敲鐘,發行價為8.5美元,博納市值最高時達60億人民幣。不過,由於恰逢米高梅破產,影視公司當時在華爾街成為“夕陽產業”,博納市值始終低於國內光線、華誼等公司,於冬本人也多次發聲稱博納“被低估了”。
2015年年中,博納由此宣佈私有化。一年以後,曾於內地電影論壇放言“電影公司都要為BAT打工”的於冬接受阿里影業、騰訊、中信證券金石基金、賽富資本、紅杉資本等在內的投資。私有化後,博納曾完成多輪增資,包括明星章子怡、陳寶國等均被引入股東行列,2017年5月份,萬達院線以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博納影業由此估值達到160億元。
並未放棄IPO之夢的博納隨即於2017年衝刺A股,不過彼時正逢影視行業泡沫破滅,電影票房增速放緩,證監會出具的反饋意見由此多達38條,涉及到財務資料、股權變動及私有化程序中的融資細節;之後,服務博納IPO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暴雷被查,博納也由此中止IPO程序,迴歸A股之路再耽擱接近兩年。
目前,新冠疫情對於影視公司造成震盪,博納再上市無疑要冒一定風險。此外,上半年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因故離世、新片《冰雪長津湖》因疫情停止拍攝,而博納的業務重心在上半年轉移至線上影視發行,下半年則尚未有主控影片定檔,對於博納再上市而言並非利好。
不過,隨著《八佰》、《奪冠》等影片上映或定檔,影視行業已有上揚趨勢,截至發稿時,《八佰》票房已破10億,華誼市值迴歸184億元,已走出年初至今的最低點。其餘民營電影公司也有不同幅度上漲,包括定檔國慶的《姜子牙》製片方光線傳媒,其市值達到467億元。
另一方面,已自主旋律走通的博納影業已於近期官宣未來數部主旋律電影的拍攝計劃,包括聚焦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中國抗疫題材電影《中國醫生》、講述民族英雄林則徐故事的《欽差大臣》以及影片《克什米爾公主號》等。
在風險提示一欄,除了影視作品不被市場認可,稅收優惠政策變化,影視行業稅收秩序規範,淨資產收益率攤薄等影視公司的常見因素,還特別指出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受疫情影響以及在本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其他風險疊加發生的情況下,將有可能導致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較上年下滑50%以上,提請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02
多位明星持股博納影業
據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直接持有博納影業25.60%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同時於冬透過影視基地及西藏祥川持有博納影業共計2.43%的股份,合計控制博納影業 28.03%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發行前,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持股7.72%,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為4.84%,還有寧波興證賽富股權投資持股4.85%,中信證券投資持股4.69%,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為1.88%,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為0.94%,都是市場上比較知名的公司和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影業、騰訊參與了博納影業的私有化過程,隨後在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的A輪融資,由阿里影業、騰訊領投,還有中信證券金石基金、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銀行、新華聯集團等參投。
還有多位明星也是博納影業的股東,黃曉明、張涵予分別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為0.13%,黃建新持股為0.06%,韓寒持股0.06%,毛俊傑持股0.03%。
這些明星多數是在博納影業私有化以後進入的,回到國內博納影業還進行了多次融資,為登陸A股做準備,包括在2017年3月,博納影業引入了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
·03
如果博納成功IPO,
對影視業意味著什麼?
博納IPO的故事異常曲折,大部分折戟大多不是因為博納業務和公司方面的原因,而是客觀環境不湊巧。
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宣佈正式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從納斯達克退市,眼看距離迴歸A股的日子越來越近,但從2016年10月,新一屆證監會發審委上任,收緊了重組併購政策。
這導致大批影視公司很難實現資本化,那準備IPO的影視公司更加艱難,其中就包括博納影業。
但於冬很執著,他在2016年年底融了25億,引入了包括阿里影業、騰訊、中信證券、國開金融、中植企業集團、招銀國際、工商銀行、新華聯集團等多家大牌機構,為博納排隊上市做了充足的糧草準備。
“博納不借殼,不走捷徑,就老老實實排隊IPO。”於冬這句話背後,包含著太多不甘。
當年博納影業在美股上市,2015年前後,博納影業的市值一度在40億左右徘徊,被嚴重低估,而華誼兄弟的市值卻有將近400億,相差10倍。只是因為中美兩個股市對同類型公司的價值判斷不同。
於冬曾感慨,“我問過王長田,也問過王中磊,你們覺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10幾倍嗎?”
私有化之後,博納老老實實排隊上市,但除了遇到政策收緊之外,2019年,博納受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風波的牽連,一度被退回上市申請資料。
根據證監會當時IPO排隊情況顯示,博納已經排到了第10號,是當時瑞華代理的IPO申請中排隊最靠前的一家。
好在,於冬足夠堅定,而博納的各項業務也比較健康。從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盈利情況就能看出來。
2020年上半年,對於影視公司來說,絕對是大災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影院無法開業,劇組無法開機,絕大部分影視公司的業績都是虧損的。但博納今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在700萬左右。主要是博納向影片平臺出售了一些電影專案的新媒體版權。
儘管700萬的扣非淨利潤相比往年並不多,但在當下的時間節點再次遞交招股書,已經顯示出博納影業的信心。
況且,一旦博納影業IPO成功,帶來的意義絕不僅限於這一家公司。
從2016年下半年證監會政策收緊開始,有多少影視製作公司都不抱有上市希望了。文娛投資機構也認為,影視公司的投資缺乏退出渠道,也不怎麼看影視標的,導致整個影視資本環境降溫。
這時候,有些影視公司開始轉向籌備港股上市,有些轉向借殼,或被併購。此前包括基美影業,銀潤影業等在內的公司,都有傳出籌備港股的訊息。
當時,行業內對影視公司能否IPO的判斷,都在等兩家排隊公司的動靜,那就是博納影業與新麗傳媒。
曾經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兩家算是電影和電視領域最頭部的兩家公司了,如果他們排隊也沒法上市,影視行業就都甭惦記IPO這件事兒了。
新麗傳媒從2012年就開始申請IPO,一直到2017年,5年的時間,身邊唐德影視,慈文傳媒相繼透過IPO,借殼等方式登陸A股,但新麗傳媒遲遲未上市。2019年中,等候已久的新麗傳媒,終於不堪曠日持久的排隊,轉而被閱文收購。
最後,只剩下博納影業還在堅持排隊。如果博納影業上市能透過,無疑是整個影視行業最大的一劑強心針。
參考來源:金融界、36氪、AI財經社等
最近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保持一定的互動才能收到嗨牛財經的推送,看完文章順手點下“贊”或“在看”。
點“贊”或“在看”支援嗨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