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可用於炒股?接到這種電話千萬別上當 !

隨著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逐步轉暖,不少不法分子又開始了新的詐騙方式。

近日,就有網友表示自己接到了很多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打來的營銷電話:某某可以貸款多少萬元,而且是信用貸款,資金提取後可以用於炒股。

貸款可用於炒股?接到這種電話千萬別上當 !
那麼,這些人究竟是不是銀行的工作人員?真的可以用這些資金來炒股嗎?

據《證券日報》報道,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中介,他們表示:“雖然現在貸款流入股市的確是一個禁區,但是,還是可以有方法進行規避的。”並且他們還稱,只要身份證和銀行卡就行,如果額度高的話可以貸到80萬元至100萬元。

其實,這些中介口中的規避方法無非就是偽造虛假的收入證明和消費憑證,提供給銀行,從而達到應付銀行貸後管理的目的。

貸款可用於炒股?接到這種電話千萬別上當 !
內涵金融透過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是否可以透過其他變通方式用貸款進行炒股時,銀行人員均表示“不可以”。小編曾經也是從事銀行信貸的,所以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幾乎不可能。

第一,在貸款調查環節。目前大多數銀行的信貸系統都已經直連大資料資訊,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資料(工作單位、收入水平、徵信資訊、刑事處罰等)都是能直接或者間接查到的;

第二,在貸款審批環節。一筆非系統自動審批的貸款也是需要經過2-3個人的,除非借款人有過硬的關係,直接“買通”全流程的信貸作業人員,否則在貸款資料造假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透過的。

第三,在貸後管理環節。一般情況下個人消費貸款是自助迴圈使用的,而單筆50萬元以上的個人經營性貸款是受託支付的,但是無論是哪種,貸款資金去向是每一筆貸款必須要做的貸後管理事項。今年以來有多家銀行受到了監管處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貸後管理沒做到位,導致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和樓市。比如:

今年7月28日,浙江銀保監局台州分局公佈的一份行政處罰資訊表顯示,中國銀行臺州市分行因貸後管理不審慎,未發現信貸資金流入股市,被罰款25萬元。這也是近期公佈的行政罰單中,直接“點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

今年8月13日,海南銀保監局公佈的一份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顯示,中信銀行海口分行因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違規流入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被罰款30萬元。

貸款可用於炒股?接到這種電話千萬別上當 !
而且這兩份罰單的處罰依據均為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裡面的關於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和樓市的條例。

最重要的是,《刑法》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構成騙取貸款罪,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及罰金。

所以,大家在平時生活中若再接到類似的電話,建議直接找相對應銀行的網點工作人員核實清楚,因為貸款是遵循屬地管理原則的,接到貸款營銷電話,不管真假,去就近網點準沒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內涵金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77 字。

轉載請註明: 貸款可用於炒股?接到這種電話千萬別上當 !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