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最近這兩天,豆瓣的排行榜蠻有意思。榜首是《鹿鼎記》,榜二也是《鹿鼎記》,再往下翻翻,各個版本的《鹿鼎記》也赫然在列。由此可見,新版的《鹿鼎記》,給觀眾們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甚至有不少網友去黃曉明版本的《鹿鼎記》下面留言,向黃曉明道歉。新版的鹿鼎記到底有多爛?目前從豆瓣上來看,3萬多人參與了評分,截止發稿前,評分定格在2.6分。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按照前幾天的走勢來看,這個評分還有繼續往下跌的空間。這部劇到底有多爛?邏輯破碎、演技浮誇,劇本整個胡編亂造,演員行為舉止作做不已,像是吃錯了藥。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張一山所飾演的韋小寶。用網友最直接的評論來形容就是:這不是韋小寶,整個就是一“猴小寶”。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從最初《餘罪》的翻身,到《柒個我》的口碑炸裂,一路坎坷走來,好不容易坐穩了新生代演員的位置,卻在一夜之間“身敗名裂”。張一山,到底圖些什麼呢。1、從“韋小寶”到“猴小寶”作為這部戲的主角,選張一山來演韋小寶,有問題麼?在劇集正式播出之前,其實網上的多數網友,對於張一山的表演還是懷有期待的。畢竟在貫穿無數人童年回憶的《家有兒女》當中,張一山所扮演的劉星,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古靈精怪,偶爾搞點惡作劇,調皮中透出點天真,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所具有的氣質並不使人討厭。張一山身上所具有的氣質,恰好符合韋小寶的人設。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演出來的效果,竟然是這樣的: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還有這樣的: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別忘了,當年在《餘罪》中亦正亦邪的張一山,可是長這樣的: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不過在這部劇集播出之前,張一山曾也在採訪中提到:其實我們這個劇的畫風,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走了。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在這次採訪當中,張一山還說到,說我什麼都行,我無所謂,千萬別把我當成特好的演員,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也就是說,其實在拍攝這部劇的時候,張一山對最終效果的呈現,已經有了一定的預知了。可為什麼還要拍這部劇?我們先把張一山放一放,看看這部影視劇的配置。導演馬進,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國家一級導演,曾多次擔任影視劇導演,拍出《幸福來敲門》、《營盤鎮警事》、《家在鐵西》等高分劇集,在圈內也算是小有名氣。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編劇申捷,曾當過《重案六組》的編劇,後來所改編的《雞毛飛上天》更是一舉拿下了白玉蘭獎,絕對是國內編劇第一梯隊的存在。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至於演員陣容,看到“王老師”的臉,也能估摸個大概,按說不會特別差。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從硬體配置上來看,這部《鹿鼎記》的拍出就算沒有那麼優秀,也不應該落得人人喊打的境地才是。可到最後,還是煮成了一鍋亂粥。2、改編?還是創新?翻拍這件事,從來都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若是前作成為了經典,那麼你的翻拍要在不觸及原作經典的基礎之上,還要拿出新意迎合新一代的觀眾。可若是你的創新勢頭太猛烈,甚至改編了原著中的某些劇情,很容易成為觀眾們詬病的點。可惜的是,在新版《鹿鼎記》當中,這兩者我們都沒有看到。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先說在原作上的改編,用句最直接的話就是:新版的《鹿鼎記》,被閹割的太嚴重了。在原作的前幾章中,對於韋小寶、茅十八用了非常大的篇幅去描寫他們,整整前四個章節,全部都是鋪墊。為的就是將人物的人設立穩,給後面韋小寶進宮、能與皇帝誤打誤撞的發生交集作鋪墊。可到了新版《鹿鼎記》當中,前面用了僅僅30分鐘的時間,便把韋小寶一腳“踹”到了京城。連彈幕都在吐槽:這劇情也太快了吧?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為什麼去京城?去京城做什麼?觀眾看得一臉懵,估計演員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就因為韋小寶用一袋石灰“擊退”了官兵,便與茅十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要隨之走南闖北。對不起,這個邏輯多少有點生硬。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同樣生硬的劇情,在這部劇當中處處可見,比如茅十三和韋小寶被海大富帶進宮以後,海大富二話不說,就要斷了茅十三的胳膊,挖了他的眼。在原作當中,是因為海大富把茅十三帶進宮後,一直在對他進行試探,試圖套出他到底隸屬於哪方勢力,是否效命於天地會,而企圖斷他的胳膊,也是為了推動劇情的發展。可到了劇集當中,海大富沒有任何的緣由,就要廢了茅十三,最後還莫名其妙的親手殺掉了小桂子,又莫名其妙的讓韋小寶來代替。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韋小寶到與皇帝偶遇前的那段戲,為了營造所謂的“動畫感”,更是硬生生將那段戲設計成了孫悟空進蟠桃園。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跟皇帝的兩次衝突中,更是充斥著莫名其妙的“賣腐”。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對於張一山而言,或許他有機會把韋小寶演好,甚至營造一個全新的經典。只可惜,對於這部戲而言,韋小寶這個角色,的確有些“生不逢時”。3、要流量,還是要質量?新版《鹿鼎記》口碑碎裂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每當以前有這種劇集出現時,網上的輿論總是會清一色的倒向審查那邊,怒斥他們就不該把這部片子放出來。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這部戲的審查過程中,已經被砍去了11集的內容。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也就是說,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版本,是經過雙重“閹割”的版本。可就算是這樣,也沒能改變這部戲辣眼睛的本質。剛才也提到,就拿這部戲的陣容配置來看,但凡認真點拍,都不會有今天的結果。這部戲的劣質,不僅僅體現在劇本的湊合程度、導演的敷衍程度、演員的誇張程度上。作為一部古裝戲,最為重要的服化道上,都顯得格外扎眼。比如清一色白服裝的太監: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還有海大富那“麵粉”般的妝容: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並非專業出身的我們,都能看出其中的反感,為何整個專業劇組中的那麼多人,竟可以安之若無地拍上近半年的時間。不禁讓人懷疑,究竟是他們真的不懂審美,還是在刻意地進行話題的營造?而這一點,也是讓觀眾最為氣憤的。要知道,《鹿鼎記》這部作品,是金庸老爺子武俠作品中,為數不多的搞笑題材作品。《鹿鼎記》的表面,好像是一場鬧劇,其實其背後的實質,卻是俠義文化在大清時代的格格不入,是赤裸裸的諷刺。儘管它的風格是幽默的,可在背後所蘊含的深意,依然是陰冷的。對清代官僚制度的諷刺,對強權的自省。這些東西,才是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真正內涵。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而在新版鹿鼎記當中,我們所看到的,只有一場喧譁的鬧劇,以及雜糅的網路熱梗。在這部劇當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原創團隊的任何誠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才是最為恐怖的事情。在當今流量為王的時代當中,一旦優質的創作團隊也開始向流量折服,選擇重營銷、輕質量的話,那這個行業未來的前景,將會是怎樣一番亂象?希望,這是一場噩夢。也希望我們,都可以早點從這場噩夢當中醒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8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鹿鼎記》火了,卻揭開了這個行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