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版權爭議不斷 丁磊喊話反被懟
“買點版權吧,謝謝!”“只管收錢不管買歌?”9月1日,網易CEO丁磊針對音樂獨家版權,說出:“希望這是一個真心實意、不含任何陽奉陰違的決定”時,收到的回應卻是網友的怒懟。網友的反diss並非毫無根據。靠社交、情懷籠絡到一眾使用者的網易雲音樂,這幾年的路走得並不平坦,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版權上。而前一天網易釋出的2021年Q2業績顯示,網易雲音樂的會員付費率同比翻番,同時本季度毛利率首次轉正,網易雲音樂由此站到聚光燈下。無論是喊話還是亮出成績單,都沒有讓使用者徹底買賬,說到底,網易雲音樂彌補版權短板的拖沓,終究耗沒了使用者的耐心。
“買點版權吧”
9月1日,丁磊又一次將自己和網易雲音樂送上了熱搜。
在網易釋出Q2財報的當天,丁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反壟斷處罰決定為音樂行業釋放出了積極的訊號,網易非常期待,希望這是一個真心實意、不含任何陽奉陰違的決定”,同時還稱“網易雲音樂準備了充足資金,並願意以最大的誠意,與版權方開展公平開放的合作,共同建設良好健康的音樂市場”。
這一次,面對丁磊的此番言論,使用者們不再買賬。一時間,眾多網友掀起對網易雲音樂的爭議。有不少網友質疑網易雲音樂“歌沒多少,付費卻最多”“買點版權吧,謝謝了”“丁總你知道那種上一秒還可以聽歌,下一秒就提示你沒版權的感覺嗎?”
回看網易雲音樂的業績表現,8月31日,網易釋出2021年Q2業績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淨收入為205億元,同比增長13%。對於業績向好的原因,“網易雲音樂淨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管控的改善”則成為推動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網易雲音樂近年來毛利率首次實現轉正。資料顯示,2018-2020年,網易雲音樂調整後淨虧損均在10億元以上,今年一季度,網易雲音樂經調整後,淨虧損為2.84億元。
資深樂迷邢露表示,“無論是喊話還是亮出成績單,都沒有讓使用者徹底買賬,說到底,網易雲音樂彌補版權短板的拖沓,終究耗沒了使用者的耐心”。
侵權質疑難解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版權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痛點。在社交平臺上以“網易雲音樂”“版權”為關鍵詞進行搜尋,會發現大量使用者稱自己喜歡的作品無法在網易雲音樂上收聽,“版權少”的評價也頻頻出現。
針對網易雲音樂後期在版權上的佈局,北京商報記者向對方發去採訪函,網易雲音樂官方回應稱,“目前曲庫擁有6000萬首作品,確實正在抓緊推進與多個版權方的合作洽談,我們也歡迎更多合作伙伴與我們建立合作、恢復合作,網易雲音樂願意以最大誠意進行版權採買合作,以提供給使用者更完整的音樂體驗”。
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網易雲音樂不僅面臨著缺少版權的質疑,如今還有不少使用者在公開平臺上反映該平臺存在侵權的情況。
今年5月,有多位使用者在網路上舉報網易雲音樂未經康姆士允許,上傳音源、音訊。此外在今年2月,還有使用者稱,在網易雲音樂上發現了周杰倫《晴天》《簡單愛》等多首作品的同版音質歌曲,引起不少樂迷的質疑。
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再次令人們聯想到2018年的網易雲音樂侵權周杰倫音樂作品一事。當時,網易雲音樂在周杰倫相關作品版權授權期限屆滿時,製作了一張包含200首歌曲的《周杰倫熱門歌曲合輯》的數字專輯,以付費售賣的形式透過多個客戶端提供給平臺使用者。同時,官方微博、網易雲音樂小秘書等也向使用者全網推送,建議使用者以400元/張的價格進行購買後實現終身免費收聽,而這被指出是公然實施侵權行為。
也正是因為這一“侵權前科”的發生,當下也有使用者懷疑網易雲音樂是否能拿到更多版權。樂評人王樂認為,侵權行為的出現確實會給公司和平臺的品牌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後期版權合作需要看是否能獲得音樂公司的認可,雙方在協商溝通中達成一致。
頻繁“上新”難討使用者歡心
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動作頻頻,尤其是在近三個月裡,先是在今年5月宣佈赴港上市,並向港交所遞交申請表,但沒想到透過上市聆訊後卻又決定延遲上市,引得業內議論紛紛。
與此同時,網易雲音樂在拓展業務層面也動作頻頻。其中在8月3日,網易雲音樂還把目光瞄向了“音樂+短影片”領域,宣佈與抖音正式達成合作。在此次與抖音達成合作之前,網易雲音樂在短影片、直播、雲村社交等領域均已進行相關佈局,同時在線上K歌方面也上線了以年輕人為受眾的App“音街”。
但在一系列佈局之下,網易雲音樂在使用者層面也得到了不一的評價。在部分使用者認為圍繞直播、短影片等領域的佈局豐富體驗感的同時,也有另一部分使用者認為網易雲音樂的定位不再像過去具有自己的特色,並正漸漸失去自己的色彩。
使用者翟先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過去使用網易雲音樂主要就是看重其具有設計感的頁面,以及較好的體驗感,但現在各種模組上線後反而覺得亂了,浮躁了,或許也是因為我最核心的需求是要有良好體驗的聽歌氛圍,所以對這些變化並不適應”。
數字文創產業智庫研究員李傑認為,平臺需要拓展業務模式來獲得收入,從而穩定自身的經營,而如何佈局則需要結合平臺自身情況、使用者需求與特徵、市場客觀環境等因素考慮分析,推動實現預期效果。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周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