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資料告訴你,為什麼2021是這些選秀偶像火了?

由 宮繼梅 釋出於 娛樂

4月17日,#利路修第十不太開心#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相信大家都聽過利路修的名字,一個在選秀節目中因為不想營業只想下班的男人,卻因為過於獨特的打工人人設受到了萬千筍絲(以“筍”出名的利路修粉絲)的喜愛。

隨著《創造營2021》(下簡稱《創4》)即將在這個週六迎來總決賽,孜孜不倦給偶像撐腰的筍絲們也在上一期晉級決賽的節目裡,將完全不想成團的利路修送上了第十名的高位。

DT君全程圍觀了這一季選秀五花八門的學員和跌宕起伏的劇情,發現除了利路修的精彩故事,今年的選秀節目真的有點東西。

不管是節目本身還是在這屆粉絲群體中,圍繞男團和練習生,除了唱跳實力和顏值,都湧現出更多的關鍵詞。DT君決定發揮自己硬核吃瓜的精神,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如今到底怎麼樣的偶像能夠獲得更多喜愛?

又有新的偶像火了

從微博超話榜排名(截至4月16日)來看,2021年的新晉熱門偶像主要出自《創4》。在超話活躍度TOP20的人氣偶像中,有14名都是《創4》的學員。

一直以來,精緻的外形、整齊劃一的隊形和節奏感極強的唱跳舞臺等多個要素,組成了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偶像形象。而這屆選秀季產出的偶像還真不大一樣。

在微博超話榜TOP20的新晉偶像們裡,靠著飄逸的民族舞和國風形象的劉宇圈粉無數,粉絲活躍度在絕對的高位,而這種風格在過往的成功偶像中非常少見;與唱跳實力毫無關係、也不怎麼打理外形的利路修,因為被迫繼續比賽的無奈和大寫的“喪”出圈;還有顏值出眾的甘望星,明明是帥哥卻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這樣的反差人設也受到極大歡迎。

另外,DT君也一下子注意到,在超話榜單上還有很多不太中國的名字,點開一看發現都是來自這季《創4》的外國學員。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學員,讓這屆新偶像的豐富性和新鮮感更加強烈。

如果我們拿過往偶像具備的標準要素去衡量這些新晉偶像,你會發現他們或許在各個方面都不那麼契合。但這屆粉絲似乎都挺買賬。

隨著粉絲經濟和國內偶像工業的發展,關於偶像標準的研究早已不是飯圈內的事,更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嚴肅命題。“什麼樣的偶像受歡迎”這個問題背後的答案,其實展露出了當代年輕人喜好的風向標。

憑什麼是這些人火?

年輕人的偏好發生了哪些變化

DT君準備先從b站入手,研究下追《創4》的年輕人,到底在看些什麼。

節目播放的第二天,b站上的娛樂吐槽UP主郭本尼在第一時間針對《創4》播出的第一期上進行了完整的亮點和槽點解讀,成功吸引了大家對節目的第一波好奇心。而更多人在b站開始發現《創4》這檔節目的魔力,主要源於UP主三代鹿人的影片。

三代鹿人的這條影片集中火力,給大家介紹了節目裡讓人一邊黑人問號、一邊笑吐的“糖果超甜”組合、個別選手充滿戲劇性的表演舞臺,以及作為發起人的鄧超、周深和作為創始人代表寧靜的精彩reaction。這一作品成為了目前b站關於《創4》播放量最高的影片之一。

而《創4》的第二波熱度高峰則出現在3月中旬。韓佩泉個人賬號釋出了自己在節目裡的主題曲二創作品。這一作品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唱跳風格,用摧毀顏值的表情管理和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歌詞,讓大家在《創4》裡見證了“進去一個韓美娟,出來一群韓美娟”。

而網友們更喜聞樂見的是三代鹿人對利路修的大型安利影片。影片用“陰陽怪氣”的解說,把利路修的反套路偶像人設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以看到,節目中的歡樂喜劇人是吸引年輕人入坑的第一步。越有趣、越特別的學員,越容易引起大家的持續關注。追《創4》,年輕人追的是每個學員身上鮮明的特色、富有幽默感的表現,以及出乎意料的劇情走向。

相關的微博熱搜話題也能印證這一點。幾位人氣高漲、路人緣極好的學員往往憑藉清奇的話題喜提前排熱搜。

當大家在微博集體刷利路修,那麼一定是利老師在新一輪的人氣排名公佈,筍絲們上趕著圍觀利老師再度面對人氣過高、沒法回家的絕望場面。而熱搜話題裡的米卡不僅展露出自己夏威夷男孩慵懶的氣質,和營內中國學員曾涵江的深厚友情也讓大家發現了他接地氣的一面。韓佩泉更靠這一張嘴,一針見血地說出大家的心聲,而成為和觀眾心靈距離最近的學員……

充滿個性的學員能夠在微博、b站出圈,和節目對這些男孩身上的特點進行深入的挖掘展示分不開關係。

《創4》開播以來,除了節目正片在騰訊影片達到累計超30億次的總播放量,各種衍生節目也受到粉絲們的喜愛。《大島日記》、《評級全紀錄》、《宿舍日記》等分別獲得了累計超6600萬、6000萬和5000多萬的總播放量。這些衍生節目透過vlog、遊戲、問答、模仿秀等多種形式,釋放出學員們在正片唱跳之外的人格魅力和多面性。在《大島日記》裡,每位學員就是自己vlog的導演,在這裡盡情發揮個人創意,所以我們看到有人做飯、有人搞樂隊、改編歌曲、甚至學員之間互相採耳等等……

可以看到,節目和學員們對粉絲的吸引點,除了舞臺實力,展現出每個人立體、鮮活的面貌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屆粉絲們似乎並不看重愛豆必須成為一個完美的典範,而更傾向於從他們身上看到鮮明的性格,甚至自我投射。對於實力並不強大、但給大家帶來歡樂的學員,網友們也毫不反感,紛紛玩梗表示“德雲社沒你我不看”,表現出了更大的包容。

比起觀看苦大仇深、充滿競爭氛圍的偶像選拔,這屆年輕人更喜歡能夠給他們帶來愉悅感和輕鬆的偶像。對他們來說,追愛豆,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偶像標準的變化背後

是時代情緒在改變

如果我們回溯過去幾年的偶像標準變遷,就能發現這些變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與當年的大情緒息息相關。

年輕人對偶像標準的制定,正是受到他們對自我與外部環境關係的認知態度的影響。

自嘲打工人、讓無心營業的愛豆也“休想下班”的年輕人,在現實中逐漸感受到的,其實是工作、生活與自我價值之間的深深矛盾感。

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的資料顯示,九成的年輕人在第一份工作中都在加班,只有13%的人因堅持要保留足夠多的個人生活空間而拒絕加班。但同時這屆95後、90後的平均離職時間相對70後、80後大大縮短,分別只有19個月和7個月。

一邊是996和加班文化的盛行,一邊是年輕人平均離職時間的縮短。而天天在社交平臺上喊著“卷不動了”的年輕人,面對社會競爭其實非常掙扎。即便改變不了環境,他們也希望透過明確表達對單一競爭標準和過度競爭的反感,來展現自己的態度。

隨之而來的是,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將就自己,能最大程度地獲得滿足自己對生活和娛樂的需求,同時也更加追求高效刺激的爽文化。

而創系列的選秀綜藝,從節目的理念設定、到觀眾pick出的偶像代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標準變化背後隱藏的年輕人趨勢態度。

回到四年前,《創造101》的熱播讓2018年成為國內的選秀元年。一時間,pick文化風靡,即便是飯圈之外對這檔節目和其中的學員們也有著超高的討論。

《創造101》作為國內首檔女團成長節目,用“逆風翻牌”的宣傳語打中了當時自稱佛系的年輕人內心深處對夢想和努力的希冀。之後兩年的《創造營2019》、《創造營2020》,透過輸出追求專業、實力和正能量的節目理念,契合了當時年輕人對缺乏實力的流量偶像的反感,對硬核專業能力的進一步追求。

而2020年末至今,代表年輕人態度的流行熱詞“打工人”、“內卷”、“躺平”等等,反映在節目中就是從過去粉絲追捧“哥哥這麼努力”的勤奮人設到更能接受打卡下班、無慾無求的偶像人設。同時,年輕人群體中的多元化審美和大國榮譽感,讓青年觀眾欣然看到外國學員的加入,在節目中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他們與中國學員透過文化碰撞創造出的舞臺作品也更引人關注。

這屆年輕人pick的新偶像,不需要脫胎於傳統偶像工業激烈、高壓的競爭環境,以整齊劃一的精緻形象包裝,去獲得粉絲的崇拜。

一個關於競爭和battle的故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力,畢竟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已經夠大。在選秀節目中,比起看到偶像們在唱跳上如何精進,大家更希望看到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突出自身的價值和特色。年輕人也更渴望跟隨一個真實而鮮活的少年,去感受和現實生活差異化的體驗、去獲得對多元價值和夢想的認可。

從這個角度來看,除了偶像本身,由一群少年譜寫出的扣人心絃的青春片,或許才是這屆觀眾最想看到的。

本文作者: 何書瑤,編輯:唐也欽,設計:鄭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