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完整而真實的中國形象,需要宏大敘事,也離不開很多個人化、情感性的微觀表達。期待中國文化與世界表達深度融合,創造出更多“冰墩墩”,也希望更多可愛的形象“組團出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冰墩墩不在的第一週,想他!”北京冬奧會落幕,話題熱度不減,特別是對陪伴大家多日的冰墩墩,網友們不捨地喊話“別下班”,同時呼喚雪容融趕緊“營業”。人氣超高的吉祥物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一份獨特記憶。
冰墩墩在這個冬奧週期可謂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社交利器”——半個月內超一億人次湧入官方網店,毛絨公仔、手辦擺件、徽章胸針等產品上架秒空;話題榜上,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用筆畫、用雪堆、用紙剪的“二次創作”,各種逗趣的表情包、短影片滿天飛;同時,“Bing Dwen Dwen”火遍世界,運動員們愛不釋手,外媒記者成了“追墩迷”,海外網友求“購買連結”……可以說,冰墩墩完成並超越了吉祥物彰顯奧運理念、標識地域特色的“本職工作”,形成了一大奧運文化景觀。
冰墩墩“紅到發紫”,看似意外,卻在情理之中。除了冬奧會的品牌效應、高曝光度,其本身確實自帶很多“出圈要素”。一是原型知名。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為中國獨有,幾十年來一直是“外交明星”“友誼使者”,近年來關於熊貓的紀錄頻道、影視作品風靡全球,具有世界範圍的粉絲基礎。冰墩墩依託於這一認可度高、辨識度強的基礎形象,再搭配“冰糖殼”“宇航服”“萌虎裝”等裝扮,把國風國潮體現得淋漓盡致。二是設計“簡約不簡單”。冰墩墩身上沒有過於複雜的寓意負載,多是輕鬆、治癒、軟萌的表達。比如手掌上的小紅心代表友愛、環繞臉部的“冰絲帶”象徵賽道,奧運理念就蘊含在最直白的意象中。三是IP運營完善。在周邊開發上,結合盲盒、變裝等潮流玩法,吸引年輕受眾;在賽場上,與奧運賽事深度互動,跟著運動員“挑戰4A”,與志願者“到處鬥舞”……在冬奧會這場全球歡樂嘉年華中,又有誰能拒絕這樣一個戳中萌點、活力滿滿的小夥伴呢?
大型國際賽會吉祥物不少,但冰墩墩絕對稱得上是“現象級”的一個。這既證明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為對外傳播提供了啟示。如業內人士所言,目前國產代表性潮玩IP身上,大都有境外流行文化的身影,但冰墩墩“不僅擁有中國皮,也擁有中國芯”。這首先證明了,並非模仿追捧海外元素才是高階,純國產IP也可以成為爆款。文化多元,但人類的情感和審美總有互通之處,外國網友為北京冬奧會點贊,還有人開玩笑,建議讓冰墩墩成為“常駐吉祥物”。這讓我們看到,一個小小吉祥物也能搭建起傳播文化、溝通友誼的大橋樑,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熱情大方、自信包容的中國形象,可以說是一種成功的對外傳播正規化。
冰墩墩終會“下班”,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汲取創作的“破圈密碼”,推出更多“冰墩墩”。就文創產業本身而言,“潮玩”消費正盛,用更多高品質產品滿足大眾需求,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更大視野來看,基於文化進行國家形象塑造和表達,也是軟實力的一部分。今天,中國已經來到世界舞臺的中央,需要研究“表達自己”的重要課題,世界同樣想要了解中國,但很多時候,鑑於文化差異以及人為製造的種種屏障,往往會產生扭曲誤讀。構建完整而真實的中國形象,需要宏大敘事,也離不開很多個人化、情感性的微觀表達。此前,“國風女孩”李子柒詩意棲居的田園生活、“甜野男孩”丁真純真率性的原生態形象、“大象旅行團”的溫暖和諧,都消融著“語言壁壘”和“文化隔膜”,讓中國的文化感召力、形象親和力鮮明起來。更多“冰墩墩”一類的文創產品加入其中,“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和代言人就會越來越多,一個“可愛的中國”將更豐滿地站立在全世介面前。
當然,文創產品如何做好,中國故事如何講好,讓人聽得懂、願意聽,要真下功夫、也要會使巧勁兒。但首要一點還是堅持文化自信。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長,文化寶庫裡有著豐富的形象譜系,為創作積累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同時要善於將IP原創的上游、產品設計與製造的中游以及渠道、營銷與社群的下游,統籌起來,精心運營。比如,“熊本熊”原是日本某縣的吉祥物,當地政府賦予其“幸福部長”的幽默身份推動這一形象火遍全球;“玲娜貝兒”是遊樂園中的角色,卻深諳當代青年的心理,將“萌”文章做到底……一個治癒人心的特徵、一個別出心裁的動作,都可能是好形象、好故事的“破圈之道”,其中的學問值得好好揣摩。
隨著冬殘奧會臨近,雪容融官方宣傳片上線——小朋友做出的紅燈籠抖抖身上的雪,變身成會滑雪滑冰的吉祥物,網友們直呼“可愛又元氣”。藉由奧運的東風,文創外宣正迎來大發展的契機。期待中國文化與世界表達深度融合,創造出更多“冰墩墩”,也希望更多可愛的形象“組團出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原標題:讓更多“冰墩墩”帶世界認識可愛的中國)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鄭宇飛
流程編輯:u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