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立新: 我對話劇前景充滿信心

  做一個話劇演員,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和角色?在舞臺經驗和技巧上需要注意什麼?近日,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受山東省話劇院邀請,與該院演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並分享了自己的“秘方”——愛與忠誠自己的職業,這份職業必定會帶給你快樂與滿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黃體軍

  做自己喜歡的事

  是幸福的

  “話劇在您的生活中處於什麼位置?”面對記者的提問,楊立新笑著打了一個比喻,“我曾說我有‘五個一’,一個母親,一個老婆,一個兒子,只在一個單位——北京人藝,一輩子幹了一件事——話劇。能在北京人藝做話劇,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自1975年進入北京人藝,楊立新從跑龍套開始,一直演到在《茶館》《雷雨》《天下第一樓》《窩頭會館》《龍鬚溝》等北京人藝看家戲的主角,再到1991年踏入影視圈,參與主演電視劇《半邊樓》《我愛我家》《風車》《楚漢傳奇》《大江大河》《大江沉重》《中國餐館》等。從藝四十餘年,楊立新先後創作了大量觀眾耳熟能詳的藝術作品,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他還導演了《我的西南聯大》《牌坊》《小井衚衕》等多部話劇作品,今年11月份將來濟南演出話劇《戲臺》,在劇中飾演“大嗓兒”。

  在“多棲”的道路上如此一路走下來,楊立新自稱“話劇仍是我創作的重點”“原來的角色照演,新的角色不斷嘗試”“狀態很好,比退休前還忙”。

  這份話劇帶來的快樂,楊立新很樂意分享給山東省話的同行們,給大家鼓勁加油。他說,有一位演員曾向他講述自己的困惑——演話劇很辛苦,收入並不高,為了演好人物,有時寫人物小傳,寫到凌晨幾點,就問自己,我這是在幹嗎呀?楊立新接著他的話繼續描述——你寫到早晨,拉開窗簾,第一縷陽光照進來,然後下樓給家人買完早點,帶著劇本到你的排練場,一天都在裡面進行自己喜歡的創作,這是讓多少人羨慕和嚮往的事啊。“幹話劇可能不如干影視風光、賺錢,但一個人一輩子能幹自己喜歡的事已經很幸運了;雖然舞臺是假定性的,但透過你創造性的勞動,和觀眾一起體驗到劇中人物真實的喜怒哀樂,產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一起完成作品,收穫掌聲和喝彩,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啊。”講到此處,現場笑聲和掌聲一片。

  藝術團體

  要有自己的看家戲

  “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山東省話劇院的作品中不能沒有《孔子》,這次排《孔子》體現了山東省話劇院的責任和優勢,真誠期待這部戲能成為山東省話劇院的一部代表作、看家戲。”楊立新表示,每個藝術團體都應該有自己的代表作、看家戲,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北京人藝有北京人藝的風格,山東省話也會有山東省話的風格。

  一個院團要出好作品,人才是關鍵。“話劇特別吃功夫,特別磨鍊人,需要你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場一場去演,去尋找觀眾,磨鍊自己,一個好的話劇演員的素質是慢慢積累出來的。”對此,楊立新特別強調了三點:文字理解能力,讀劇本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舞臺表現能力。

  “要多看戲,培養審美觀。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即便跑龍套,演配角,也要演到最好。”他舉例說,北京人藝有的老藝術家一輩子大部分時間演的看起來是小角色,但照樣演得光芒四射,精彩不輸於主角演員,照樣成了大藝術家。

  楊立新表示,作為一個演員,瞭解自己院團的歷史、代表作、風格也很重要,這樣你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變成院團發展這條河流上的一股清流,至少是一朵浪花,而不至於成為沉沙。“因為話劇是一種集體創作,你必須在這個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看山東省話的演員們狀態很好,很努力,也很有實力,加上這些年來山東省話已創作了很多有全國影響的好作品,所以我很看好他們。”

  把戲做好

  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如何看待戲劇現狀的問題,楊立新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電影、電視代替不了戲劇,它們是彼此共存各領風騷的關係,不管哪種藝術形式,關鍵不是市場景氣不景氣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好作品的問題,所以不要怨觀眾,要怨就怨自己沒有拿出質量過硬的作品。“這些年,北京人藝的《茶館》、《窩頭會館》等保留劇目,每次演,觀眾都會提前一天甚至連夜排隊買票看,這說明了什麼?只要有好作品,觀眾就不會離開你;只要有好作品,我們就沒有理由對市場喪失信心。”

  1992年於是之等老一輩藝術家在《茶館》“告別”演出時,於是之先生因為身體原因,居然出現了忘詞的現象。但在演出結束後觀眾仍然報以熱烈的掌聲,對老藝術家們的敬業和他們對藝術的痴愛表達最高的尊重。當時楊立新和這些老藝術家們同臺演出,見證了這一切。“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愛這個工作,要有恆心,否則你就沒有必要乾了,當演員同樣如此。如果話劇是你喜歡的事,你就要愛和忠誠於自己的職業,你也一定會從中獲得幸福和滿足,觀眾的掌聲也會告訴我們這一點。這是我特別想跟年輕演員分享的。”

  談到自己的“多棲”發展經歷和保持藝術常青的秘訣,楊立新說,1991年踏入影視圈時,他已在話劇舞臺上跟著老一輩藝術家們磨鍊了十五六年,這是一筆豐厚的財產,終生受用不盡。“一個演員有話劇的功底,再有機會演影視劇就特別有底氣,可以走得更遠,但反過來,影視演員未必敢站上話劇舞臺。所以,一個話劇演員,不管一直做話劇,還是將來有機會踏入影視圈,一定先要好好磨鍊自己,打好自己的功底。長江後浪推前浪,我相信年輕演員,相信他們會做出好作品,我對話劇前景充滿信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03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楊立新: 我對話劇前景充滿信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