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煮粥喝,尤其是有孩子和老人家庭更是如此。煮粥喝比較方便,而且還很容易促進腸胃的消化,尤其是對於一些病人,經常喝一點粥不僅能夠調理腸胃,而且對於病情的恢復還是很有效果的。只是人們在煮粥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我們煮出來的粥並不粘稠。
怎樣熬粥更有營養?“小火慢燉”嗎?這5種科學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選擇一些增稠較好的食材:
比如說全穀類和大豆類的食材粘稠度會較差,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入一些適量的糯米、大米或者小米等,畢竟這些食材中含有的支鏈澱粉含量還是比較高的。另外例如銀耳中含有一些銀耳蔗糖,燕麥中的beta-葡聚糖,皂角中含有的各種膠質等,都有很好的起到粘稠的作用,所以這些食材也是可以共同混合食用的。
可以煮粥前提前浸泡一段時間:
其實在我們煮粥之前,我們都可以將食材提前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就能夠讓食材吸水膨脹,所以當我們再次開始煮粥的時候,所有的食材包括澱粉就會發生破潰,而且一旦澱粉發生了破潰的情況,就會讓食材的粘稠更好一洗。所以最好在煮粥之前浸泡食材幾個小時,不僅好喝,更有營養。
選擇電飯煲中的預約功能更有效:
一般來說,想讓粥品的粘稠度更好,就是讓煮粥食材的澱粉糊化,但是這個時候的維生素B族成分就會損失一點,但是各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基本上都是沒有變化的。只不過對於一些雜糧粥,即便是營養成分有所缺失也不會比白米粥品的營養少了很多的。而且預約功能有提前浸泡食材的效果,可以嘗試一下。
耐心多煮一段時間:
尤其是老年人,牙口會比較不好,所以這時候的粥品一定要保證是比較軟糯和香爛的,這時候如果不是用的電飯煲或者壓力鍋的情況下,你可以直接用普通湯鍋煮粥,但是一定要儘量多煮一會,這樣就可以保證食材能夠完全的煮爛,這時候的粘稠度一定不會比你想象的差的。
不建議加入食用鹼的方法: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在煮粥的時候加入一點食用鹼,這時候就能夠讓食物有更好的粘稠感的,只是這個方法不建議大家使用,因為在煮粥的過程中,一旦這個食用鹼加入後,就會形成了一個化學反應,而這個化學反應就會破壞了食材中的維生素B族元素,我們之所以喜歡喝這種雜糧粥,如果營養元素都被破壞了,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