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主食吃下去,相當於“喝油”!

天氣炎熱難耐

又恰巧趕上水果大量上市,種類繁多

西瓜也是上市的好時候

這不,就有圈友發來求助

我夏天特別愛吃西瓜,但每次吃完都特別飽,就吃不下主食了,不知道這西瓜能不能當主食吃呢?

草莓寶寶

實驗得出結論,西瓜中的水分含量是94.1%,蛋白質的含量是0.8%,西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含量較低,與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推薦的主食標準具有較大的差別,因此西瓜是不可以作為主食來食用的。

把西瓜當主食過量食用會給身體帶來負擔,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作為主食大量食用會導致血糖的快速升高與降低,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食用後會對人體的迴圈系統和腎臟帶來巨大的負擔。最後西瓜作為一種生鮮的農產品,其儲藏期短不符合一般人類主食具有較長耐儲性的需求 。

主食,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也是我們每頓飯都離不開的食物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

多數人都知道炒菜要控油

但被吸收到澱粉內部的脂肪卻往往被忽略

如果把這些“含油大戶”當成主食來吃

很可能熱量超標

↓↓↓

5類“含油大戶”易被當作主食

1

炒飯類

加入油鹽等調味品後,原本只有米香的飯,脂肪含量會大大增加,而餐館中的炒飯更是“油光滿面”。

其實,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飯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飯之後,脂肪含量升高至6%~8%。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米飯多吃進去100~200千卡熱量。

不過,自己在家做炒飯,烹調油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粘鍋也有利於省油。

配合炒飯吃的其他菜可以優先選擇涼拌、水焯等省油的方式,有利於保持總體油攝入不超標。

2

炒餅炒粉類

炒餅、炒粉、炒年糕跟炒米飯類似,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於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來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時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鍋,所以烹調時更需要多放點油。

3

麻花油條類

麻團、麻花、油條這些都是使用油炸工藝製作的主食,整個在油鍋裡“洗了個澡”,脂肪含量大大提升。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4》中的資料,麻團脂肪含量高達30% ,麻花31.5%,油條17.6%。

而且,與油鍋裡的油接觸面積越大,脂肪含量越高。

4

油餅

麻醬燒餅、油餅這類食物製作時麵糰並未經過發酵,如果沒有油做出來會很硬。為了口感與質地“雙豐收”,都會在裡面“包”入很多油。

麻醬燒餅除了油還有糖,從營養與熱量來看,可以歸為糕點、點心之類。

5

起酥麵包

食品中,但凡帶著“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們脂肪含量高的事實。因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沒有油幾乎是不可能的。

類似糕點還有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都是“含油大戶”。

健康吃主食的3條原則

食物不分好壞,產生什麼效果關鍵在於如何吃。

從合理攝入角度來看,人們每天攝入的主食應占攝入總能量的50%~65%,因此還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① 少點細精,多些粗雜

米麵加工過細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由於口感更好,目前多數人的主食仍侷限在精白米麵。

2016年釋出的《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顯示,我國超過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也就是說,粗雜糧應占主食的1/3左右。

② 重食材,輕做法

人們在選擇主食時,要多想想它是用什麼做的,儘量讓三餐主食的食材豐富,而不是“早上吃饅頭,中午吃麵條,晚上吃餃子”,看似換著花樣吃,實則沒有跳出麵食的圈子。

最好的主食應該是不加糖的八寶粥,米、雜豆等全有,營養更豐富。

③ 小口吃飯,大口吃菜

過去資源匱乏,為了保證能量攝入,人們往往就著幾根鹹菜就能吃下一大碗飯,逐漸養成了“大口吃飯,小口吃菜”的飲食習慣。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我們現在應該將菜做得清淡一些,一大口菜配著一小口飯吃,這樣的營養搭配才更合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6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5種主食吃下去,相當於“喝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