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萬惡之源,會惡化和誘發很多身體問題,傷害人體的五臟六腑,需及時排除體內的溼氣.可以試試這個辦法,快速祛除體內溼氣,在家即可自我調理,簡單又方便!
這兩個部位越“大”,說明您的溼氣越重,壽命“越短”,需警惕!
1、小肚子大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溼。脾喜燥而惡溼,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溼功能正常,溼邪則不易致病。溼氣重導致水溼留在人的身體內,脾胃受損,水溼也就無法順利排出來,然後慢慢的就會造成小腹的水腫,這種情況其實嚴格來說還不是肥胖,因為只有小肚子那裡會顯得比較大。
2、腿部變粗
對於體內溼氣嚴重的人來說,溼氣會逐漸下沉在人體的下肢,從而使下肢的血液迴圈出現一定程度的阻礙。
除此之外,溼氣重還會導致下肢的新陳代謝變得緩慢,從而形成水腫的現象,導致腿部水腫粗大。
溼氣重的女人,要注意不做五件事
1、不溼發入睡
女性頭髮長,不少人平時洗頭不方便,習慣在晚上洗頭。
然而,洗好頭以後,一定要等頭髮晾乾才可以睡覺,否則溼法入睡,會格外加重溼氣!
最好的方法是,洗頭後用吹風機吹乾,這樣不但頭髮幹得快,還會避免頭髮上的水份侵入人體,造成溼氣。
2、不開空調
溼氣重的人,不宜開空調,天涼時不宜穿太少,皮膚長期暴露在外,容易導致溼氣加重!
此外,晚上睡覺時也不要開空調,天氣過熱時更不要將門窗緊閉,因為室內潮溼容易導致溼氣加重。
3、不喝酒
喝酒不止傷肝、傷胃、傷神經、傷血管,對溼氣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女性喝酒,是招溼氣的關鍵因素,酒精很容易引起溼氣,特別是喝猛酒、喝大酒,最重要的是,越涼的酒,引起的溼氣越嚴重。
4、不吃涼食冷飲
夏天天熱,很多人都喜歡吃冰淇淋等涼食,尤其是女孩格外喜愛!
然而,生冷食物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造成脾虛胃寒。
而冷飲吃多了會讓腸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現停滯,形成溼氣。
5、不熬夜
現代人把我們的睡眠是時間顛倒了,白天睡覺,晚上工作,玩手機等,這樣的生活方式導致我們身體的陰陽失衡,就容易讓溼氣趁虛而入!
因此,溼氣過重的人,要禁止熬夜。
想要健康祛溼,謹記四多、三少!
【四多】
1、多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都缺乏運動,久而久之,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病症。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適當運動,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的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如慢跑,散步,太極,瑜伽等非劇烈的運動,這些運動,都有助於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2、多喝茶
白鼓丁薏仁茶:白鼓丁、芡實、薏苡仁、馬齒莧、赤小豆等。
白鼓丁,也叫婆婆丁,用來治溼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記載:婆婆丁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
其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芡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溼,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補肺清熱、可祛除風寒,排溼毒等 。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溼,避免溼氣的侵蝕,增加溼氣的代謝,減少體內毒素的堆積。
赤小豆,是我們常用的祛溼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3、多泡腳
中醫認為,夏天泡腳,溼邪乃除!
也就是說,夏天多用熱水泡泡腳,有利於排出體內的溼氣。
泡腳時,水溫要適中,時間大概保持在30分鐘左右為宜,泡到微微出汗,而不是大汗淋漓最佳。
4、多按穴
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有一個穴位:陰陵泉穴。
此穴是脾經的合穴,也是人體的排溼大穴。
作用:經常按揉,可排滲脾溼,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祛除體內的脾溼。
方法:用力點按此穴,再揉按,每次按摩10分鐘左右,每日一次即可。
【三少】
1、少酗酒
中醫認為,酒,助溼邪!意思是說,酒精,是加重溼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我們都說,喝酒,有助於提神,能放鬆心情。
但是,你也要知道,喝酒會損傷肝臟,導致酒精肝;會傷害血管,導致血管堵塞;同樣,更會加重身體的溼氣,進而誘發一系列疾病。
2、少貪涼
不論是寒涼的環境,還是寒涼的食物,都會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足,讓溼氣加重。
所以,日常要避免貪涼,尤其是夏天。
不要洗涼水澡,少喝冰飲料,少吃冰棒等,這些都會刺激腸胃,造成脾胃不和,導致體內溼氣重!
3、少重口
腸胃功能好壞,直接關係到營養及水分的代謝,一旦代謝變差,體內的溼氣不易排出,便會加重。
所以,想要腸胃好,最重要的就是,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如油膩、過鹹、太甜等,都是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的食物。
經常食用,不僅會加重炎症的反應,還會導致溼氣越來越重,損害身體健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