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百病從寒起!身體這5處受寒太要命!這幾條招招都是在救你

由 忻素芹 釋出於 健康

一年當中,寒來暑往,受寒是平常事。尤其是在冬天,很多人更是“要風度不要溫度”。

雖然,一時半會凍不出什麼問題,但是,當體內的寒氣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危害你的健康。

百病寒為先

1

手腳冷

血液流通到身體末梢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冬天衣著過於單薄,就容易出現手腳冰涼。

長此以往,手腳皮膚就可能出現蒼白、皸裂、皺紋增多。

而且手腳穴位與心臟、腎臟、脾胃等內腑相連,寒氣滲入還容易引發胃寒、脾虛、胸痛、精力下降等症狀。

2

脖冷

脖頸皮膚薄,禦寒能力差,而且後頸有脊椎,頸側有非常重要的頸動脈,都是不宜受涼的部位。

尤其是頸動脈受涼容易使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同樣可能引起血壓升高。

3

腰腹冷

腰腹部雖然有衣物保護,但對寒氣非常敏感。

冬天活動少,久坐不動的人群更容易使腰腹僵硬、氣血不暢,以致於影響到脾胃健康,誘發腹瀉、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4

膝蓋冷

膝蓋皮膚薄,對溫度和疼痛都不甚敏感,即使受涼也很難發覺。

但膝關節承載了人體大多數的活動,很多人都是年輕時不注意保護膝蓋,到中年以後往往可能出現膝關節活動不利。

5

肺冷

冬季在戶外活動時,會吸入大量冷空氣,會刺激咽喉、支氣管、肺部,並造成一定損傷。

所以,冬季是哮喘、咳嗽、感冒、咽炎等疾病的高發期。

快看你“寒不寒”

  • 看臉色:面色發紅多為熱,面色發白則為寒。
  • 看尿液:尿液發黃則為熱,尿液發白則為寒。
  • 看痰色:痰液、鼻涕發黃為熱,咳痰清稀則為寒。
  • 看飲水:口渴喜冷為熱,喜飲熱水為寒;
  • 看冷暖:衣著單薄不覺冷為熱,全身發冷則為寒(注意,僅手腳涼是氣機不暢,不一定是虛寒)。此外,穿衣熱減衣就冷,也為寒。
  • 看大便:大便乾硬或黏膩,放屁有燒灼感為熱,屁少無味且大便清稀為寒。

體寒的人都知道要注意保暖,但是,很多時候,單純地新增衣物卻是無效的。

所以,不妨來學學這些暖身小訣竅,可以讓你的身體從內暖到外!

1

吃羊肉燉蘿蔔

羊肉性溫,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嚴寒,驅趕寒氣。蘿蔔有消食化痰的功效,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二者合用,可以起到補益中氣、驅寒防病的功效。

2

吃板栗燉雞

做法:將雞處理好,取熟慄肉二三十枚,和薑片一起放入砂鍋。

小火將砂鍋先預熱,然後用大火燒十分鐘,再用文火燉一個半小時即可。

3

喝蜂蜜紅棗茶

做法:取去核大紅棗30克、蜂蜜20克、薑絲10克、陳皮10克。

將紅棗、薑絲加水煎煮,燒開前放入陳皮,放至溫涼時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本方能暖胃生津、驅寒活血,適合氣虛血弱的人。

4

用花椒水泡腳

泡腳能促進血液迴圈,達到活血化瘀、補氣昇陽的作用。

用花椒水泡腳,則可以讓花椒的辛辣溫暖直接刺激下半身,由內而外地加快下半身血液流通,而且還能消除疲勞。

5

常備熱水袋

久坐的老人或上班族,可在膝蓋上放置熱水袋,既可以溫暖膝蓋,也方便隨時暖手。

在晚上臨睡前,可以將熱水袋放置在頸後枕一會,有助於舒緩神經,緩解骨骼僵硬。

不過,熱水袋灌水不要過熱,以免低溫燙傷。

6

每天都散步

每天花上35分鐘快步走,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加強新陳代謝,而且能推動體內脂肪向外排出,對因寒氣入侵產生的下半身肥胖有大作用。

7

常揉勞宮穴

手輕握拳,中指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此點對應到的手背位置就是外勞宮,每天揉外勞宮300下可以起到健脾胃、祛寒邪的作用。

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將雙手搓熱,然後用勞宮穴按摩自己的小腹,順時針100次,逆時針100次。

長期堅持下去,手掌之火會傳遞到身體了,慢慢地便會提升身體的陽氣,改善症狀。

【來源:老年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