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立秋 | 養生:拒“貼秋膘”多“吃白食”

由 尉遲長喜 釋出於 健康

來源/東方IC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秋氣來臨,溼度慢慢下降。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即使有“秋老虎”,但早晚都會涼快些。華東療養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中醫科主任劉曉東說,立秋養生應順應時節變化而養生,應時節變化,保持“容平”狀態,調整起居飲食,小勞小動,方得形與神俱。

《黃帝內經》有言:“秋三月,此謂容平”,“容平”是指從容平和、不急不燥的狀態。夏秋之交,應凝神斂氣,靜心節制,減少情緒外洩,保持內心平靜,讓虛浮的陽氣歸於體內。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空調得到普遍使用,夏季沒了“疰夏”,立秋“貼秋膘”的習俗也就不必要了。立秋後雖早晚涼爽了些,但白天暑氣仍在,烈日當空,水溼在地,溼熱交蒸,合而為邪,最易困脾,所以容易出現疲憊、乏力的情況,過多的高蛋白食物並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負擔。拒“貼秋膘”,平衡飲食是常態。

劉曉東說,秋時肺臟當令,燥氣偏盛,肺五行屬金,對應白色,中醫認為秋季應“吃白食”以潤肺化燥。秋天上海周邊最時令的水果自然是梨——翠冠梨、秋月梨和黃金梨都是脆嫩多汁,能潤肺生津。山藥不僅健脾益腎,且其色白,入肺經補肺,乃“一食多得”之良品。還可多食百合、荸薺、甘蔗、藕、蘿蔔、銀耳等“白食”。

在秋季的鍛鍊方面,應遵守“秋季養收”的原則,選擇散步、長跑、爬山、騎行、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等運動。動作宜平緩溫和,周身微熱,稍有汗出即止,這樣保證了陰精內蓄,不隨陽氣外耗。小勞小動解決大動勞損與不動廢頹的兩難之虞。

在起居方面,經過了夏日的夜臥早起,到了立秋後,就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即晚上睡覺早一些,以應肺氣之收斂。早晨起床早一些,以助肺氣之宣發。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