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1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孩子沒入學時,父母往往還看不出來孩子的“聰明程度”,等到真正上學的時候,父母就能夠從一些細節當中和成績上,慢慢了解孩子的聰明與否了。
比如父母可以從日常的一些作業當中看出來孩子腦瓜的“靈活程度”,接受新知識時的反應能力如何。
而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更注重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一般老師會留一些手工作業,比如說製作卡片繪畫等。如果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製作的卡片又精緻又好看,而且還能夠加入自己的一些“創意”,但自己的孩子卻不是這樣子的時候,媽媽心裡面肯定會有些不適感,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聰明,甚至開始買各種“補品”讓孩子吃。
孩子聰明與否,“秘密”全在手裡
而孩子聰明不聰明,其實小時候透過一些細節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其實孩子的聰明與否,看看孩子的手就明白了,根本不用做檢測。
這時有些家長就會疑問:“孩子聰明不聰明和腦袋有關係,怎麼和手有關係了呢?”
教授曾經說過,其實是否聰明看的是:小時候對手的“刺激”到底有多少。我們的手掌上面有很多的穴位,手掌被稱為“第2個大腦”,所以說在進行大腦的發育過程當中還要同時進行手的干預。
尤其是在孩子三四歲左右的時候是干預的最佳時期,如果要是能夠經常給孩子一些手掌上的刺激的話,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有一個很驚喜的結果。
那麼到底怎麼用手來判斷呢,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呢。
3個手部“刺激”遊戲,助力孩子大腦發育
1.多多使用筷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他灌輸自己用筷子這樣的想法,在孩子學用筷子的過程當中父母更要耐心一些,不要看到孩子夾不到食物就著急,要鼓勵孩子多誇誇孩子。
因為在使用筷子的過程當中,會讓我們的手掌變得更加靈活。
有的孩子可能左手會使用筷子,而有的孩子右手會,如果左右兩隻手都會使用筷子的孩子,那可能就會非常聰明瞭。
當我們經常使用筷子的時候,能夠在第一時間鍛鍊到我們的手部,刺激腦部的發育,還能夠讓孩子從小有一種自理的能力,自己一個人去吃飯就會變得更加獨立。
雖然說筷子很容易讓孩子受傷,但是父母在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耐心一些,自己看護好孩子,鍛鍊孩子自己用筷子,這樣能在無形當中鍛鍊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多玩拼圖。
現在市面上拼圖的種類越來越多,價格也不高,所以有的家長喜歡買拼圖讓孩子拼,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孩子智商和手腦協調能力的玩具。
拼圖總是能夠給孩子一些視覺上面的衝擊力,讓孩子非常的喜歡這些圖案,並且孩子在把他們拆開再還原的過程當中,能夠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
拼圖時,手指和大腦在同時運動,更能夠讓孩子對於這些事物產生敏感,所以從孩子一歲半以後,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簡單的拼圖,看著孩子如何一個個拼起來,這樣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
3.玩手指遊戲
就比如說“左手出一右手出二”,如果要是同時出的話,又會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就跟“左手畫圓右手畫方”是一個道理。
單手畫很多人都會,但如果要是兩隻手同時運作的話,可能就協調不好了。這樣的手指遊戲,需要大腦的左腦和右腦同時進行運作,這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協調性,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的腦袋發育的更快一些。
辣媽語錄
其實除了這以上三種遊戲以外,還可以讓孩子去做更多的其他遊戲,或者是日常的體育鍛煉,父母需要多思考多找一些鍛鍊孩子手部和身體協調的玩法。
雖然會有些操心,但教育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身為父母還是應該要多把一些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的。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怎麼厲害”,手也笨,怎麼教都教不會,但家長不能就此放棄。孩子小的時候很多事情做不好說明不了什麼,也不能代表基因差,只要父母堅持,孩子後天再不斷努力,是會變得非常優秀的。
好的基礎應該從小就打結實,不要錯過了孩子最佳的發育時間,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小時候發育的關健時期,讓孩子多動手動腦,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多陪伴孩子,也希望每個孩子可以越來越聰明。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