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吼娃和吼完自責中不停切換
在崩潰的邊緣瘋狂試探
當媽不易,做娃也難
吼還是不吼
這題真難!
“說一遍,沒聽見;說兩遍,耳旁風;說三遍,頭都不抬!吼還是不吼?!”
“鋤禾日當午,兩岸猿聲啼不住;2乘以12等於10……吼還是不吼?!”
“問:9可以分成3和6,那9可以分成6和幾?不知道,等一等,答2。吼還是不吼?!”
……
總是有很多這樣的時刻,讓愛子心切、望子成龍的老母親,無法控制地開啟“吼娃模式”。然而,發怒有風險,吼娃需謹慎!
一位母親曾分享她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她在幫孩子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時,發現2歲的女兒又用蠟筆在床單上塗塗畫畫,床單被塗抹得一片狼藉。這位母親瞬間爆了,對女兒大吼:“不是告訴過你不要亂塗嗎?你聾了嗎?”孩子聽到吼聲嚇呆了,顫抖著把蠟筆掉在了地上,甚至不敢撿起來。大家都以為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處理“熊孩子”的經歷,不想從此以後,這孩子再也沒碰過蠟筆。很多家長不會想到,吼娃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被吼大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即便對成年人而言,那些包含著情緒的怒吼,都會令人感到非常不適,更別提孩子——尤其是對家長充滿依戀的孩子。
這種吼叫一方面是一種情感拒絕,將孩子的孺慕之情撕扯踐踏;另一方面也是溝通拒絕,用冰冷的要求替代溝通,不利於建立跟孩子的交流橋樑。
被吼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01
“繼承”吼叫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這種現象:一個孩子的說話方式、人際交往模式和他的父母十分相似。這是因為孩子與他人的交流方式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構建的,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態度、行為有重要影響。家長如果總以“吼”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孩子很可能也會學習到這種說話方式:或許是在年齡稍大後“吼”父母,使親子關係增加一層屏障;或許也以“吼”的方式和他人交往,影響社會人際關係。
02
喪失安全感
孩子在2歲~3歲時,由於自主性的萌芽,會讓家長覺得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了”。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進入了第一反抗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階段。然而,很多家長不會接受從前聽話的孩子變得叛逆,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變得嚴厲。面對無理取鬧的孩子,家長更傾向於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希望用更大的聲音壓住孩子躁動的情緒。1歲~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階段,家長的表現會讓孩子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感到害怕,無法獲得安全感,長大後也很難從別的地方感受到安全感。
03
產生自卑感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一直對你挑剔指責,你會不會感到難過,自信心受到打擊?同理,當一個孩子跟父母分享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困難時,家長不僅不給予幫助,反而加以批評,這會使孩子感到難過,覺得自己很笨,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漸變得自卑。
04
導致青春期叛逆
家長可能有這樣一個疑問,孩子之前很聽話,為什麼進入青春期後突然變得很叛逆?尤其是從小在父母嚴厲教育下的孩子,叛逆行為更為嚴重。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的逆反心理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專斷、強制型的教養方式更容易催生青春期叛逆。年幼的孩子因其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會認同家長、老師等“權威”。一旦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想法、追求等與父母不相同時,就會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吼叫式的父母,更容易激發孩子這種情緒,加劇孩子對自己的牴觸感,影響親子關係。
05
增加抑鬱風險
上面提到,吼叫式的親子交流模式很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喪失,引發自卑感,而這兩種心理狀態都是抑鬱情緒甚至抑鬱症的重要誘發因素。抑鬱的成因包括遺傳、個性特點、社會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在個性特點方面,自卑、敏感易造成個體自我價值感低,情緒壓抑,甚至對未來不抱希望,從而產生抑鬱。社會心理方面,吼叫式的親子交流常常帶來一種緊張感和壓迫感,這種長時間的負面情緒同樣會增加抑鬱風險。
愛娃
從“戒吼”開始
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是隨著年齡逐漸發展的。童年期的孩子未必能夠直接理解成人話語的含義,甚至會產生偏差。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心理獨立性與依賴性產生衝突的階段,對於父母一些指令性的要求,會產生較為直接的反抗情緒。
因此,家長們,單純的吼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那麼,想要改變現狀,想讓孩子變得更好,請先從避免吼娃開始!
1.吼娃之前,先“冷卻”情緒。當你忍不住想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時,試著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做幾個深呼吸,慢慢放鬆,等自己平靜下來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2.尊重孩子,與孩子做朋友。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應更多地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情緒,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如果將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庸,便容易陷入強硬要求—遭到反抗—更強硬要求—漸行漸遠的惡性迴圈。
3.接納“不完美”,與孩子共成長。沒有完美的父母,更沒有完美的孩子。家長要正視這份“不完美”,接納自己,擁抱孩子,拋開負面情緒,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