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選下方小程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
綠樹濃蔭,薔薇花開,夏日的氣息愈發濃厚了。
到了夏季,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時節。我們經常說要“冬病夏治”,這裡邊究竟有怎樣的道理呢?
夏季養生,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一起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春夏養陽
《黃帝內經》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中醫重要的四時養生觀,冬病夏治便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產生的。同時,中醫認為,到了夏天,陽氣是“盛於外而虛於內”。
《傷寒論》說“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
夏季天氣逐漸變熱,陽氣上升,但是陽氣往往在外面,而此時胃中虛冷,人們的食慾也有所下降。
夏季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夏季應適當晚睡早起
《黃帝內經》雲:“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季是萬物繁盛的季節,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對增強體質有益。此處的晚睡早起是一個相對的說法,絕不是讓大家熬夜,而是白天變長,夜晚變短,讓大家順應自然。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會使睡眠時間減少,所以要適當午休,保持充沛精力。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天人相應。心屬火,與夏相應,夏季赤日炎炎,心通於夏氣,心陽在此時也最為旺盛。
《養生論》言,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失眠、煩躁、口腔潰瘍等等“上火”症狀,在此時尤為突出。
所以,老話講“心靜自然涼”。夏季養心去“火”,應該這麼做:一忌肝火,儘量避免生氣、焦慮、抑鬱;二忌心火,減少心煩、躁動不安的情緒,宜靜心寧神,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
“心靜自然涼”,說來簡單,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靜心的好方法呢?歡迎留言告訴科教授哦。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
播出時間:5月5日-5月10日 12:0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於毅 徐晟源(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