囑患者出院後功能鍛鍊持之以恆,但應避免勞累,防止外傷;加強營養增強體質,詳細講解下地活動時間的重要性。一般患者在治療6~7周後,視恢復情況下地站立、邁步,時間不宜過長,3個月後開始練習彎腰前屈,堅持臥硬板床,持續墊枕,定期***複查。
(1)病因病理和臨床特徵:腰椎壓縮性骨折,古稱“腰骨損斷”,是指以椎體縱向高度被“壓扁”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見的一種型別。臨床多以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最為多見,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的緣故,發生率更高。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間接暴力:最常見。多見從高處跌落,臀部或雙足著地後,力向上傳導致腰部;或者是重物從高處掉下衝擊頭、肩、背部,力向下傳導到腰部導致骨折;有些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嚴重,某些輕微損傷,如乘車顛簸、平地坐倒等,也會造成椎體的骨折。
②肌肉拉力:當腰骶部的肌肉突然強烈收縮時,可產生相當大的拉應力,常見的會造成椎體的附件,如橫突、棘突等的骨折;嚴重的如破傷風或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肌肉強烈收縮,可導致胸腰椎體的壓縮性骨折。
③直接暴力:平時少見。可見於交通事故、火器傷,或是腰部被直接打擊等,這類損傷往往造成脊髓損傷而有不同程度的癱瘓等嚴重後果。
(2)診斷依據:多有明確的外傷史;胸腰區域性腫痛,外觀可有後突畸形,區域性有壓痛及叩擊痛,腰部活動不利;伴有骨髓損傷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x線攝片可明確骨折的型別和程度;ct和mri檢查可明確脊髓受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