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爸氣”又“暖爸”,當好爸爸很難嗎
既“爸氣”又“暖爸”,當好爸爸很難嗎
■本報記者 王星
在如今的不少家庭,育兒焦慮頻頻出現。為什麼好爸爸越來越少了?在一個小家庭裡,父親的“人設”應該是什麼?是要成為堅強威嚴的家長,還是要成為把溫暖帶給孩子的玩伴、朋友亦或知己?
圍繞在家庭中父親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家長學校近日開展的一次線上育兒論壇,吸引了近8萬人次家長參與和熱議。
放下成年人的傲慢,好爸爸須“一人飾演多角”
當個好爸爸有多難?這次論壇上,有位平時工作比較忙碌的爸爸,就以今年父親節的遭遇說事。那天,他受到了來自孩子的靈魂拷問:“爸爸你怎麼總不在家?”“爸爸你成功嗎?你要求我的,你自己都做到了嗎?”
童言無忌,卻讓不少父親心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本能地去靠近、追尋父親的行為、思想和品質,所以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獨特的。那麼,父親在家庭中該如何更好地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呢?
上海開放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軼斌是一位初三學生的父親。憶及孩子一路的求學、成長,張軼斌坦言,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任務十分艱鉅,不僅要成為家庭經濟的頂樑柱,還要成為家庭關係的定盤星。“在家庭中既要有‘爸氣’,展現父親的威嚴,同時還要是‘暖爸’,能同時成為孩子的玩伴、朋友、教練、榜樣。”
為父者該如何一人飾演多角?張軼斌的感悟是,不管從哪個角色切入,父親面對孩子,首先要放下成年人的傲慢,要學會尊重孩子。“如果我們願意真正去了解孩子,瞭解他們的喜好,就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暑假來臨,不少家長根本顧不上跟孩子商量,就忙著在網上“秒殺”課程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不少爸爸一面掏腰包,一面還要來一句“我是為你好”。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補習對你有用,我已經幫你決定了。但如果換位思考,真正‘為你好’,應該讓孩子也有學習的選擇權,應該傾聽一下孩子的意願再決定。”在張軼斌看來,類似的口頭禪家長不妨先戒掉。“父親與孩子不能只是教練和學員的關係,還應該是肩並肩的夥伴關係。父親要和孩子共同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主動分享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看法,在平等交流中促進親子溝通。”
為什麼有些爸爸會從“榜樣”變成被“嫌棄”物件?
在這次論壇上,和一些家長們熱烈討論父親的“理想人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些家長則從“底線思維”出發,聚焦另一個熱門話題:怎樣的爸爸,在家裡才能不遭娃“嫌棄”?
不少父親吐露真言:貌似只有在孩子很懵懂,還沒有接觸網際網路的時候,父親可能會成為榜樣;而一旦孩子有了自己認知世界的途徑,手上有了平板電腦或手機,父親往往會從榜樣變成被嫌棄、“鄙視”的物件。
為父者該如何告別這樣的尷尬地位呢?“我帶娃的目標,就是讓孩子願意跟我分享他的快樂和不快樂、開心和不開心。”《能爸逗娃》專欄作者商建剛結合自己的育兒實踐支招。今年疫情期間,不少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讓家長大傷腦筋。商建剛也遭遇了類似的煩惱,但他很快想出了破解之道。
“孩子跟我說,最討厭我在他玩遊戲的時候打斷他。於是我就告訴孩子:你出生在數字時代,電子產品可以幫助你學習,所以不會沒收它。但每天玩多久,什麼時候玩?我們要定一下家庭協議約法三章,然後打印出來,按照協議執行。”透過和孩子簽訂家庭協議來緩解因為電子產品引發的親子焦慮,最終,父子倆形成一個彼此能夠接受且互相尊重的方案。
“即便是在職場較為‘成功’的父親,也不能把自認為成功的一套規則帶到家庭教育裡,指導家人該如何生活,更不能回到家就開始教訓孩子。如果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教導裡蘊含太多壓力或功利性較強,很可能他們就會早早地對父親關上‘心門’。” 商建剛說。
當著孩子面處理不同意見,這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既然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如此重要,為什麼眾多“老母”仍時常抱怨自己的配偶在孩子教育上不上心?在論壇上,觸動人心的話題一個接一個。
不少父親有苦水要倒:自己工作忙,沒法做到職場與家庭兩全其美,這可怎麼辦?其實,現實中的“暖爸”可不少。“我認識一個爸爸,他的工作需要長期出差,出門前他會給孩子寫很多小紙條,放在玻璃罐裡,並對孩子說:你什麼時候想爸爸了,就拿一張出來讓媽媽念給你聽。”張軼斌的分享,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還有的“老母”抱怨,爸爸是家裡的甩手掌櫃,不管是否真的忙,都習慣性逃避帶娃。“在一些家庭,剛開始的情況可能是:媽媽覺得爸爸‘笨手笨腳’,看不慣。在雙方意見不一的情況下,有些媽媽覺得,爸爸最好不要管,爸爸們多數也就樂得兩手一攤。”在這次論壇上,有專家做出如是剖析,但育兒專家們結合這一案例發出提醒:在育兒過程中,夫妻要學會欣賞對方、讚揚對方,無論丈夫做得好與不好,妻子都應該持支援、鼓勵的態度。當妻子遇到育兒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丈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冷嘲熱諷。
須知,在家庭關係中,衝突不可避免,關鍵是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相親相愛的同時也能妥善處理不同意見,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