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一個七歲小男孩,在記者的面前,表現地有點膽怯,當記者問他最怕爸爸媽媽什麼樣子時,他慎重地回答:“不怕他們罵,就怕他們突然發脾氣”。
這句話引起了我對自己童年的回憶。
記得我小的時候很淘氣,作為孩子,我似乎比男生都要更淘氣一點。自然,我這樣的孩子是少不了捱打受罰的。但每次我媽媽打我,都是先將戒尺舉得高高,讓我對她的舉動全面注意,然後才是問話,才是打在身上,但實在的說,往往第一下都不疼,我一直以為那是因為恐懼心理掩蓋了痛疼,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下,打的第二下才是最痛最痛的。
直到我有了孩子,媽媽要教育我如何打孩子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打孩子的講究很大,打孩子要預熱,誇張的動作是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打下去是提醒孩子我要打你,第二下才是真的打在孩子身上,讓他痛到長記性。
而這個記者採訪的七歲男孩顯然最怕的也不是被爸爸媽媽罵兩句,打兩下,而是父母毫無預兆地就發起了脾氣,讓孩子沒有反應的機會,甚至嚇到孩子,讓孩子無所適從。
其實,早在幾年前,網路上就對這樣脾氣暴躁的父母做出了很好的總結:詐屍型育兒。
所謂詐屍,就是平時不管不問,遇事就坐不住,上來一頓劈頭蓋臉,讓孩子根本反應不過來,自己犯了什麼錯誤。對於如此武斷的育兒方式,受傷的不僅僅是孩子,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庭關係。
這類父母的特徵:
1.自己平日忙,不管孩子,難得有時間了看孩子一樣卻對孩子評頭論足,毫無依據的瞎指揮。
2.自己不行,非要要求孩子,正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
3.孩子有求不應,孩子用不著你,亂摻乎,結果幫了孩子的倒忙。
4.毫不預熱,直接介入,強行管理孩子,孩子除了懼怕,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
5.總想在被人面前刷存在感,卻沒有真正的陪伴孩子過。
6.爸的親爸,媽就是後媽,簡直就是坐等教育成果。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對小夫妻,生了一個男孩,丈夫想要考取功名常年不在家。一日學成歸來,卻發現自己的兒子一無是處,長得不好,學習基礎一點沒有,甚是嫌棄。決定眼不見心不煩。再次離開家前還不忘對妻子訓誡一番,稱她教子無方。
一轉眼十年,二十年,當女人辛辛苦苦把兒子培養成秀才時,全家鄉的人大擺宴席,這時一個老和尚款款而至,索要紙墨,上書: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給兒孫做馬牛。
有人認出,這就是秀才的父親,並通知到了內堂,兒子出來迎接出勤,內堂的老母親卻遲遲不見動靜。秀才帶著父親來請,老母親卻隔著門扔出一句話:那有什麼歲月靜好,還不是我替你負重前行。或許,在看完這個故事後,身為父母的你會對教育孩子有個全新的認識吧。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