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教爨姓兒子寫名字時崩潰?再難寫也不必後悔

耐心地教會孩子自己的姓,讓孩子耐心地學會自己的姓,既是一種基本能力,也是體味歷史的過程。

近日,河南一女子曬出教娃寫名字的影片,引發網友熱議。影片顯示,女子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寫名字,“爨”筆畫複雜,女子十分崩潰,配文稱:“後悔給你找了個姓爨的爹,你的姓真難寫。”

快評丨教爨姓兒子寫名字時崩潰?再難寫也不必後悔

爨(cuàn)筆畫數為30畫,確實是一個不常見的姓氏,也是筆畫較多的姓氏之一。面對這麼難寫的姓,網友進行了熱烈而未必靠譜的討論,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意見:其一,調侃型,難上加難,取名“爨懿曦”等,並編排瞭如“爨稀”“爨爨”等段子;其二,同情型,建議取名“爨一一”,姓沒辦法改,就把名起簡單一點;其三,逃避型,建議改成母姓。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表示,第一次知道這麼複雜的姓。

其實,爨是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姓氏,最早見於戰國時期。《戰國策》提到“魏有爨襄”。後人認為,“此爨氏之最先者。”關於爨的本義,《說文》解釋為,“齊謂之炊爨。”清代學者徐灝進一步解釋說,“此象形、指事、會意三者兼之。”對爨字的解釋歸納起來就是:煮飯;灶、爨、炊互訓。在灶上煮飯必有炊爨者。

雖然爨字和做飯有關,可是爨卻是以官職為氏的姓。戰國時,澮北戰役是三晉間一次重要戰役,爨襄為魏將,隨主將公叔痤在此次戰役中戰勝了韓趙聯軍,因功受田十萬畝。這就是最早的爨地,在今天山西西南的運城地區。後來,爨氏一族播遷南土,於東晉成帝鹹康五年(公元339年)至唐玄宗天寶七年(公元748年)以刺史、都督等名號統治南中(今雲南、貴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凡400餘年,創造了燦爛的爨文化。今天,在雲南陸良的薛官堡鬥閣寺儲存的《爨龍顏碑》就是爨文化的遺蹟,這塊古碑不僅在我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應該說,有個爨姓的爹和老公,不僅不應該“後悔”,還應該感到驕傲,尤其不應該以“難寫”而“後悔”。我們知道,姓氏在其產生之初是標誌氏族或者社會血緣關係的識別符號。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它已經承載了關於血緣圖譜、家族演變以及時代沿革的大量資訊。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它所包含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比如權勢、地位、尊卑、貴賤等特質和家國一體的社會構建;作為一種制度文化,它的綜合性文化特徵又是非常明顯的,中國古代提倡的倫理道德、祖先崇拜和宗族制度等意識在姓氏文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作為構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姓氏具有強大的紐帶作用,是社會人的群體性符號,其所賦予的文化意義,讓每個炎黃子孫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歷史歸宿。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文化思想更為多元,姓氏文化也表現出了新的文化內涵。姓氏既是個人作為家族成員的符號標記,是家族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標誌,也是個人的家族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的標誌,更是一個人對於“我從哪裡來”的哲學思考的科學回答。

“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祖先的血脈流傳千年至今,如果僅僅是因為“難寫”就易姓改宗,豈不令人痛惜?推而廣之,如果更多的稀有姓都因為“難寫”而改姓,那豈不是傳統文化的損失?耐心地教會孩子自己的姓,也讓孩子耐心地學會自己的姓,既是一種基本能力,也是體味歷史的過程。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趙清源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96 字。

轉載請註明: 快評丨教爨姓兒子寫名字時崩潰?再難寫也不必後悔 - 楠木軒